特教老师的师德大爱
——记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教师刘文婷
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名成才,桃李满天下,可是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也许一辈子与这种成就感无缘。但是,能跟孩子在一起,我就感到很充实,很幸福……
女孩的17岁,真是花一样的年纪,本该是追求梦想、享受多彩青春的时候。而17岁的刘文婷,却开始日复一日地教比她还大一两岁、智力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发音、说话、系鞋带、练唱歌,这一干就是20多年。
“跟孩子在一起我感到很充实”
刘文婷是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特教教师。“20多年过去了,我一个小丫头,也成了学校的老教师了。”刘文婷调侃说,真不敢想,20年一晃而过,她已从孩子嘴里的“姐姐”变成了“妈妈”。
1990年,17岁的刘文婷从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走上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的讲台。迎接她的是一群目光呆滞的孩子。有的已十八九岁,比刘文婷还大一两岁,但智力顶多相当于八九岁小学生的水平。年龄大点儿的学生不好意思叫她“老师”,就喊她“姐姐”。
上班第一年,刘文婷就拿了洛阳市特教音乐优质课一等奖。一些普通学校认为她能力突出,想调她过去。刘文婷没有答应。她从未放弃对智障教学的探索与追求,她觉得孩子们需要她。
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名成才,桃李满天下,可是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也许一辈子与这种成就感无缘。“婷婷,长年累月和这些智障的孩子在一起,你急不急?”朋友时常问起这个问题。刘文婷每次都回一句:“不急,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日子很充实。”
16年过去了,当年的同事如今退休的退休、调出的调出。尽管和当年一样,刘文婷还是学校最年轻的教师,但她已是这所学校工作年头最长的人。
“智障,即使在残疾人中也是最弱势的群体。”刘文婷说,“对孩子们来说,我是老师,也是朋友、亲人,要帮助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帮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她用心地教孩子发音、说话,教孩子握笔、写字,教孩子上下楼梯,教孩子唱歌、跳舞,教孩子洗衣、叠被、系鞋带,为孩子换洗尿湿的衣裤、床单,为孩子修指甲、理发、擦鼻涕。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
“我无法拒绝这些无辜的生命”
“老师,我想学唱歌。”2000年,刘文婷在一节音乐课上,突然发现窗户外有个小女孩在偷偷学唱歌。女孩的双手冻得通红,被发现后睁着大眼睛恳求她。“孩子那句话,说得很认真,那种认真让我没法放弃。”刘文婷回忆,小女孩只有6岁,因为智障,说话都很困难,但就喜欢唱歌,听到音乐声,她还会很快乐地跳舞。
从那天起,刘文婷的音乐课上,就有了最小的学生。女孩叫笑笑,因为有残疾,每首歌都要学15遍以上,才能勉强记住音调。但就这样,笑笑一直坚持着,每次学会一句,她都高兴地给自个儿鼓掌。笑笑没父母,从小跟着爷爷。一次偶然机会,笑笑告诉她“笑笑唱歌,爷爷会笑”。“孩子们的想法很单纯,也想证明自己,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刘文婷说,正常孩子几分钟能弄懂的问题,他们却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但孩子们用他们特有的坚持告诉人们:他们行。
在许多孩子心目中,刘文婷是老师,也是妈妈。正常孩子几分钟能弄懂的问题,这些孩子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很多孩子话都说不清,路也走不稳,更别说上音乐、舞蹈课了。上音乐课、排节目时,每个音符、每个动作刘文婷都要千百遍地教,难度可想而知。
付出总有回报。1997年5月,刘文婷带领6名智障学生赴香港参加了“心连心妙舞星辉迎九七”——弱智人士舞蹈大赛。当他们不负众望捧回季军的奖杯时,孩子高兴得只会简单表达:“老师,我还想跳舞!”刘文婷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为了那次比赛,刘文婷和孩子们整整集中训练了3个月。刘文婷甚至推迟了婚期、牺牲了婚假,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音乐课,从未停止过一天排练。去香港参加比赛,刘文婷告别了新婚才三天的爱人。然而,刘文婷从不后悔。望着金灿灿的奖杯,她百感交集,激动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演出虽然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