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北宋仁皇帝景估三年(1036),在今小梁村附近的荒野上,同时期迁来了两户人家。一户姓萧,携三子一女,从河北大名府迁来;另一户姓梁,带两男两女,从江西景德镇迁来。初迁来时,由于各种困难较多,两家人克服语言差异之障碍,互助合作,亲如一家,边打窑凿井,边烧荒开田。经过三年艰苦创业,终于安好了家园,庄稼也连续获得好收成。
第4年头新春佳节,两家人聚在一起,共同商讨新一年的打算。萧家提议除种地外,两家合伙建个铁匠铺,打铁器卖钱,增加收入。理由是两家人合起伙男人多;萧家人打铁都是行家。梁家人提议合伙烧制陶器,建成个治陶工厂。理由有三:一是陶制品在市场上较缺,只要有货上市,生意一定不错;二是梁家在自家地里发现多处前人留下来的烧陶窑,窑尚完好,稍加修整,即可使用;三是梁家长子原在江西老家就精通制陶技术,曾当过窑场师傅。两家人相互商讨了好久,最后决定按梁家的主意办。
春节过后,两家人合在一起,立即行动起来。修整了陶窑,建造了作坊,又进行各种材料的筹备。辛苦一年,终于烧制出大量陶制品,且品种多、质量高、实用性强。拉了两车到市场上试销,很快就卖完了。几年间,两家因制陶都赚了大钱,废弃了窑舍,搬进了新建的砖瓦房。后来,两家儿女相互通了婚,感情愈浓。
当时的市场上,萧梁两家的陶器最出名,销售最快,销量也最大。一些买主买陶器,都先问是“萧梁”货不是,如说不是,扭头就走。日子久了,人们习惯地称萧梁两家的住处为“萧梁村”。“萧”“小”同音,后来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一些不知情者又将“萧梁”村误称为“小梁”村,一直误称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