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始于清代
驾车出东花坛,沿洛阳至吉利的公路向北行数公里,便来到常付路与白常路的交叉口,向右拐是平乐村,向左拐便是太仓村,两村相距不过几公里。
今年65岁的太仓毛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占堆的家就位于太仓村村口。记者采访老人时,说起太仓毛笔的渊源和昔日的辉煌,他颇为动情。
潘占堆介绍,太仓村也是一个很有说头的地方,这里距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都不远,相传过去曾经做过皇家的粮仓,因此起名小仓村,后来村名才改为“太仓”。现在,村里共有1100多口人,95%的村民姓潘。
潘占堆说,据祖辈相传,太仓毛笔的制作始于清代,距今有300年左右的历史,他是太仓毛笔的第十代传人。过去,太仓毛笔多以家庭作坊为主,手工制作,代代相传。
“旧社会在农村,教书先生最受尊重,其次便是制售毛笔的。”潘占堆说,当时,卖毛笔的担着笔篮走村串户叫卖,每到一地,都有人免费管饭。
收入殷实,加上受人尊重,太仓村制售毛笔的越来越多,清末民初时期达到兴盛。那时太仓村民不过几百口人,从事毛笔制作的就有二三十家,“玉天斋”、“潘友文”、“潘书冒”、“潘云升”、“潘太升”等尤为著名,当时的太仓村民大都以制作毛笔和耕种庄稼为生。
潘占堆的父亲潘三多就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制笔高手。1962年,潘占堆高小毕业后随父亲学习毛笔制作技艺。他说:“当时,太仓毛笔供不应求,许多买笔的人就等在村里,生产一批买走一批。”
因为该村毛笔生产历史久、质量好、销路广,后来有了“南湖北潘”的说法。其意是,南方制作的毛笔以浙江湖州的为佳,而北方制作的毛笔以太仓潘家的最为出众。
2 声名远播
潘占堆介绍,太仓毛笔制作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因此留下了许多故事。
相传,第一代传人潘振志制作的毛笔已经闻名乡里,传遍洛阳,孟津籍的大书法家王铎亲试此笔,并为家乡能制作出这样精美的毛笔感到骄傲,在文人间和官场上广受推崇,太仓毛笔由此确立地位。
第二代传人潘留记更把毛笔制作当做立家之本,强调不能以次充好。当时流传这样的说法:“娃娃笔最难做,做不好娃娃笔不能出师。”因为学生用的笔最能经得起宣传,宣传的时间也最久。
第三代传人潘仓建在制作毛笔上善于总结,肯钻研。他吸收南方毛笔制作的精华,逐渐形成太仓毛笔独特的制作方法。
第四代传人潘长安扩大用料来源,添加本地的动物毛,如马毛、狸猫毛等,制作的毛笔更胜一筹,销路更广。据说,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也曾派人来洛阳购买太仓毛笔。
第五代传人潘合印在毛笔制作中大胆引入玉料,使毛笔身价倍增。他制作的毛笔“卧墨青云”曾被地方官员当礼品进献河南巡抚,直至京城。
第六代传人潘合德时期,制作的毛笔品种更加齐全,质量更好,曾经作为中央吏部的办公用笔,出现了“南方状元红,北方太仓行”的佳话。
第七代传人潘登云制作的记账小楷笔最为著名,深得豫商、晋商等客商的好评。
1952年,潘占堆的父亲、第九代传人潘三多在洛阳地区手工业大赛中,毛笔制作拔得头筹,活动组织者曾给其颁发奖状予以鼓励。
1963年,村里成立毛笔制作工厂,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统一制作、统一销售,制作规模空前,生产的学生描红毛笔以外形美观和经久耐用而著称,在学校和社会上有很高声誉。潘占堆因为制作技艺高,曾任该厂的业务副厂长。
3 工艺复杂
“毛笔看似简单,制作起来非常复杂,一年半载根本学不会。”潘占堆说,旧社会拜师学习毛笔制作,一般得4年左右的时间。
毛笔制作全靠手工,流程精细复杂,分干活、水活两大类。一支毛笔从原料准备到制成,要经过梳毛、齐毛、切毛、轧毛、撕毛、折毛、倒毛、圆笔、富笔、拢笔、染笔等72道工序,大小制作工具数十件。
在所有工序中,最关键的是“梳、齐、切”三道工序,需要丰富的经验,稍有不慎,制作出的毛笔笔头就会出现鼓、凹等,成为残次品。
“太仓毛笔之所以远近闻名,主要是因为质量过硬。而质量过硬,第一在于选料精良。”潘占堆说,太仓毛笔以湖南羊毛,北方黄鼠狼毛、狸毫、马毛及植物麻等为主要原料(冬季采毛),配以江西出产的精致斑竹以及玉器、瓷器、象牙、牛角等制作,“仅湖南羊毛,如今每斤的售价就达2000元左右”。
第二在于舍得用料。制作毛笔笔头,用料多少大不相同。用的羊毛多,制成的笔头才会绵里藏针,经久耐用。“用料少,笔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不行了。”潘占堆说。
第三是制作技术高超。太仓毛笔制作历史约有300年,最盛时几乎家家户户制作毛笔。由于历史的浸染,加上历代制作人的不断创新,太仓毛笔的制作技艺不断提升。
潘占堆介绍,太仓毛笔分羊毫、狼毫、兼毫三大系列,品种齐全,高、中、低档产品皆有。其毛笔以“笔齐、肚圆、头尖、体健”著称,使用起来刚柔相济,遒劲有力,笔尖凝聚,毛不掉,不分叉,吸墨充足,可胖可瘦,深受使用者喜爱。
4 孤独坚守
历史上,太仓毛笔曾经远销河南各地及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北京等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北方地区闻名遐迩,洛阳地区仅此一家。
如今,随着新型书写工具的普及,毛笔用量锐减,太仓毛笔的销量受到极大冲击,毛笔制作业也陷入低谷。“如今,村里掌握毛笔制作技艺的除了我,还有两个80多岁的老人。这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已经不再制作毛笔了。实际上,村里制作毛笔的就剩下我一个人。”说起这些,潘占堆满脸忧愁。
毛笔制作工艺复杂,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因为制作毛笔利润薄、销量小、收入少和劳动强度大、水长时间浸泡手臂、脏活苦活太多太重,不愿学习、传承这项技艺。
潘占堆的家位于常付路与白常路的交叉口附近,是座两层小楼。一层开了间面馆,面馆的主人是潘占堆的儿子。“我有两个儿子,都不愿意学习毛笔制作技艺。被逼急了,他们会说:单靠毛笔制售,俺们怎么去养活全家、养活你们二老?”潘占堆说,每每听到这里,他也就不劝儿子们学习毛笔制作技艺了。
目前,潘占堆仍在家里从事毛笔制作,但在外面并没有设立任何销售点,只在网上开设了一个网站做些宣传,“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他们中有本地的,也有山东、陕西的,来了之后,会买上几支毛笔带走”。
就靠这点点星火,潘占堆在顽强地传承着太仓毛笔制作技艺。“如果俺不做了,祖辈传承的毛笔制作技艺就会失传,俺怕愧对祖宗!”老人说。(鸣谢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记者 张亚武 文/图【原标题:太仓毛笔:选料精良工艺优 “南湖北潘”声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