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小调曲,又称曲子戏、小调曲剧、洛阳小调曲子。因洛阳曲子和南阳曲子的曲牌、调式、民俗特色风格的不同,后更改为洛阳小调曲。
洛阳小调曲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明代中叶在黄河流域弹唱的俗曲小调,在经历了最初的“哼海神”、“高跷曲”,再由高跷曲搬上舞台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哼海神”起源于明未清初时期,是民间在敬神、祭祀、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动中,场所固定、自由参与的哼唱形式。1875年,洛阳南郊素有“老编仙”之称的王凤桐先生,把一个人以第三人称独唱全剧的哼唱曲本,改变成四个踩跷人,都以第一人称踩唱、对唱、对白的形式,进行排练演出,1880年演出成功,高跷曲正式形成。随着解新富先生对高跷曲的进一步深化创新,朱万明先生对高跷曲的进一步润色,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一九二六年农历四月初七,“高跷曲”由踩跷演唱的形式终于登上了高台,一个新的剧种“洛阳小调曲”诞生了。
洛阳小调曲作为洛阳本地的一个地方戏,与历史悠久的河洛文化一脉相承,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发展史中民间戏曲艺术、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
2015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