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湖环护的贾湖村
张居中教授在贾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农业革命”,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事实上,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的一次巨大革命,其意义完全可以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相提并论。
漫长的采集年代,人们逐步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一次次的尝试后,渐渐学会栽培作物;与此同时,狩猎的人们也一点点学会了驯化动物,狗、猪、羊等渐渐被蓄养。
学会种庄稼意义非凡,毫不夸张地说,这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曙光。人从食物的采集、攫取者,转变为生产者,从此与自然的关系发生飞跃性的变化,从依靠、适应自然,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为了种好庄稼,人们需要观察气候变化,了解水土特点,对日月星辰的活动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进而踏上认识客观世界的伟大旅程。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根本改变,过去四处迁徙,为了种庄稼只能定居一地,以便播种、管理、收获,并借此获得稳定而丰富的食物来源。农业的发展,让人类第一次获得并储存了超出维持生命的食物,这就使得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从事维持生存之外的活动,从而产生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产生宗教文化和音乐文化等。
贾湖所在的“舞阳凹陷”,土肥水美,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先民又成功培育出栽培稻,使这里成为最为成功的早期农业文明基地之一。尤为幸运的是,贾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持续了很长时间,先民得以在此定居1200年左右,各种经验和技能,各种观念和信仰,得以生生不息、延续发展。千年的创造和累积,方使贾湖创造了各种精致的工具,以及精美的骨笛、最早的文字性符号等卓越不凡的成就。
现代考古不仅证实了贾湖人的辉煌成就,也研究这些创造辉煌的人,他们有多高?长得跟我们一样吗?他们吃什么?住得咋样?
贾湖人的“四居室套房”
贾湖自西到南,环绕贾湖村。
“这湖其实是灰河一段比较宽阔的河道。”舞阳县文化旅游局张杰民局长说,“几年前,这里的水质还很好,水里的螺蛳什么的,有拳头大,农民捞起来砸碎了喂鸭鹅。”最近这几年,灰河污染严重,水产品大大减少了。再往前说,灰河叫万泉河,“河身随处有泉”,是一条清澈纯净的河流。
贾湖先民到达此地的时候,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生存:夏季风势力强劲,冬季风萎靡不振,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贾湖周围植物繁盛,动物众多。发现了乐土的先民择地居住下来,并驯化了野生水稻,培育出栽培稻,这种新的生存方式,让他们在贾湖长期定居下来。
定居之后,建造住房必定是一件大事。贾湖考古,共发现房基50来座,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开口距地表深1米多,门道有台阶,屋内地面垫有8~10厘米黄灰土,较硬。发现有很多表面平整光滑并烧成灰白色的烧土块,有的另一面有清晰的植物茎秆印痕,推测可能是墙壁的残块。
贾湖居民有不少“套房”,两室、三室、四室都有。“套房”大多由一间依次扩建而成。每间面积2~6平方米不等,各间房之间有门坎(或者是隔墙)。
贾湖早期(距今8600~9000年)就有套房,而且建造得还相当讲究。如编号为F17的房基,是一套四居室的房子,房基半地穴周壁涂净泥,底部一侧还铺设有专供休息用的黄土台,房基柱洞底垫以青膏泥和纯净的黄土,并经夯打,有的底部还垫有一完整龟甲。
青膏泥是一种细腻而有黏性的土,潮湿时呈青灰色,晒干后是白色或青白色,所以也叫白膏泥。经化验,这种泥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钙、镁、钠、钾等氧化物组成,分子紧密,有很强的防腐效果。可见该房建得相当讲究,是贾湖一期最高档次的建筑。
不管是单间还是“套房”,灶坑是房子里必不可少的。灶坑中有大量草木灰,内含大量动物骨骼、炭化植物种子以及陶片,也发现有完整的陶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借助火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陶器一般认为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渔猎得来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即可,但种粮食后,就需要煮和蒸,不同地方的人们,先后学会将泥土烧制成容器、炊具。
贾湖陶器以泥质陶、夹砂陶为主,泥质陶主要用来盛东西,夹砂陶多是炊具。
所谓夹砂陶,就是在泥中加入细砂或粗砂颗粒,使陶胎中形成小气孔,在火上烧时不容易炸裂,并且加热快、耐用。贾湖陶器的器形多样,其中煮东西的陶鼎,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鼎。
贾湖人口知多少?
2013年第八次发掘时,发现一处很特别的房基。这座房基分上下两层,上层近方形,长4米,宽3.6米。被叠压在下面的另一个房基,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米,宽2.8米。
下层居住面之下30厘米,又有两个东西向的灰土槽,对称分布,各置人骨架一具。北边的骨骼健壮,被埋葬在宽仅36厘米的墓内,肋骨明显受挤压变形,头部有一钝器击打痕,圆角方形,推测为石斧顶部敲击造成,有可能为墓主的死亡原因。其头部随葬有一个陶壶,脚部有一个石斧,大腿上搁置一个象牙雕板,腰部有两支骨笛,小腿处还有骨镖、獐牙等。M69宽仅40厘米,墓主头部北侧随葬有折肩壶1个、侈口罐1个及一组龟甲,腰部北侧随葬两支骨笛,左足有一獐牙。
这个房基的发掘报告公布后,引起了多种猜测。喜欢看现代推理小说的人认为,一定是发生了谋杀行为,但如果是谋杀,何以有那么多的陪葬品呢?有人认为这两个人是部落的英雄,建造这所房子,是为了祭祀他们。但如果是这样,墓穴何以如此局促?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居中等人推测,这两个墓葬可能与祭祀或房屋奠基行为相关,但难以做出确切解释。
贾湖八次发掘,共发现人骨500多个。早期墓葬区与居住区混杂,后期渐渐分离。有人统计前6期的350个个体,男性212个,女性108个,性别不明的有5个,未成年个体25个。男性陪葬品明显多于女性。
贾湖墓葬的共同点是,都是东西向,头朝西。但具体情形很复杂,有单人葬、多人葬、二次葬,还有新生儿瓮棺葬。考古人员也发现了几例男女合葬墓,其中一例,男的1.9米,女的1.7米,在当时都算是“高人”。较为完整的统计显示,贾湖男子的身高,一般在1.7米到1.8米之间。
贾湖人的一大特征是“铲形门齿”。所谓“铲形门齿”,指上颌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据说中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而白种人这种门齿只占8.4%,黑人占11.6%。也就是说,八九千年前的贾湖人,与今天中国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根据墓葬、房基等因素综合考量,学者们认为贾湖人口在160~260之间,早期少,晚期多。也有人认为,晚期可能有三四百人。这样的数字,现在看起来不显眼,但对于新石器早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聚落,只有农业较为发达,才可能有如此多的人口。
近些年,人类迁徙路线探索是国际考古的热点。这一研究主要依据牙齿珐琅质和骨骼中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一般认为,第一颗恒牙的珐琅质的锶同位素比值,主要与人出生地区的地质环境有关,而人骨的锶同位素比值,则取决于其生前7~10年间所生活地区的地质环境。若两者显著不同,则表明此人生前至少进行过一次迁徙。
有学者选择可靠的贾湖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一个人牙齿和骨头的锶同位素比值不同。也就是说,研究所涉及的个体,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长期定居在贾湖,而这位不同的,应该是一位新来的移民。这个人死时只有15岁,他从哪里来?为何来贾湖?他的家乡与贾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一切疑问,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原标题:河南新石器时代遗址:“农业革命”成就贾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