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漯河 >> 新闻资讯 >> 浏览漯河

探访传统村落漯河裴城村:赏古宅 跨拱桥 走官道

2013/12/4 15:09:32 点击数: 【字体:

探访传统村落漯河裴城村:赏古宅 跨拱桥 走官道

    大河网讯裴城村位于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紧邻省道洛界公路南侧,因唐朝宰相裴度的姓氏而得名。裴城村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村里古建筑群多,且保留尚好。2012年12月,裴城村入选的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且是漯河市唯一入选的村庄。

    11月25日,大河网记者从漯河市区出发,向西驱车近30公里来到裴城村,亲身感受这座村子的古朴与现代。

    唐朝宰相裴度伐蔡有功裴城村因此得名

    据史料记载,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年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犯上作乱,割据蔡州。朝廷多数大臣希望求和罢兵,身为宰相的裴度力战讨贼,并亲自督兵。裴度率兵来到了郾城洄曲村,当时郾城属蔡州。

    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李愬雪夜入蔡州》一文,相信许多人对文中章节都记忆犹新。但很多人不知道,指挥李愬攻打蔡州叛将吴元济的是当时唐朝宰相裴度。因叛军烧杀抢掠,当地百姓恨透了叛军。

    裴度率军在此驻扎四个月之久,驻扎平乱期间,裴度亲兵爱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唐宪宗因裴度讨伐有功,封他为“晋国公”。老百姓为了纪念裴度便将洄曲村更名为裴城村,并为裴度建祠立碑。

    如今,当年的祠堂已变成为裴城村小学,当年的两块石碑仍矗立在学校门口,石碑上详细记载着裴度在郾城的事迹。

    裴城村民薛进庄说:“这两座石碑,现在对学生用处可大了。学校的学生下课了就来到碑前,识记碑上的字,还比赛看谁认识碑上的字多。”

    村内现存30多处明清古建筑部分房屋保存尚好

    今年70多岁的彭海欣是一名退休教师,对村里的古宅院颇有研究。据他说,裴城村现存的明清古院落就有30多处,只不过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后来经过几代村民的修缮,这些宅院算是勉强保留下来了,有的现在还被村民使用。村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彭家和贺家大院,现在部分房屋保存尚好。

    彭家和贺家是裴城村的两大家族。彭重收是彭氏的第三十代后人,今年已67岁。在斑驳沧桑的古宅边,他告诉记者,在他小的时候曾在彭家大院里生活过,彭家大院是典型的北方建筑,坐北朝南,院落与院落之间是相通的。“当时能从北街直接从院子里穿过到南街。房子与房子之间有老式的圆拱门相通,都是三四层的楼房。”

    彭家高院原先有3栋楼,最壮观的是北边的3层楼,有12米高,是当时村里最高的建筑,所以大家都叫该院为彭家高院,高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所厢房,遗憾的是,现在只剩下东厢房了。现存的东厢房为两层楼,约8米高。房子由青砖和条石组成,造型古朴典雅,布局设计合理,可以想象出当时彭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

    经考证,彭家高院应该是乾隆年间所建,当时彭家的主人非常富有。说起彭家高院的三层楼房,还有一个故事流传至今。当时,36里外的一个王姓女子嫁到彭家,但嫁过来后没多久,丈夫就因病去世,王姓女子非常思念娘家亲人,她常站在三层楼上,眺望36里外娘家楼上悬挂的灯笼。

    据彭重收老人说,彭家人是明朝的时候从江西庐陵迁徙过来的,彭家的先人曾是朝廷一品官员。朝廷拨给彭家先人2000顷官田,从此彭姓族人在此定居下来。

    彭家大院紧邻的北街,在古代是一条官道,“从洛阳到安徽、江苏都要途经这条官道”。裴城村现存的老宅几乎都分布在这条官道两侧,好多老宅子都是从官道开始往南北延伸,彭家高院在官道的南侧。当年的街道两边设有驿站,商铺林立,非常繁华。“现在剩下的房子少了,家道败落了以后有的房子就卖了。”

    在中心街道北边的有一处房子,在1947年至1949年间,曾是漯河市沙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如今已变成裴城村民开办的卫生所。

    贺家大院与彭家大院仅一墙之隔,现所剩的房屋已是寥寥无几。房屋的墙面尽管有些脱落,房子早已不再住人,但古宅院里的青砖黛瓦却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

    明代诗人谢公翼曾赋诗赞美“裴城夜雨”

    裴城村南面有一片开阔高地是“裴城遗址”所在地,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10米,面积约75600平方米,这里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生活的地方,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地已被命名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子十字街西侧有一座石拱桥,据村民介绍,该桥始建于北宋年间,叫做洄河桥,只因以前河底凹处铺了一段两米多长的条石,水从石桥下流到北头,正好落在条石上,每到夏季雨水多时,水击条石声传得很远。因此,当地村民就给小石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响水桥”。村民惋惜的告诉记者,现在再也听不到响水桥的水声,河底的那块条石早已找不到了。

    说起裴城村,就不得不提到郾城八景之一的“裴城夜雨”。裴城西门外,原是外坡地,每当傍晚时分,远望坡地,但见雾蒙蒙,雨霏霏,松摇柏晃,雁鸣鹤飞一派将要下雨的景象。可当人走近时,却又云走雾散,不见了雨迹。第二天清晨再来看时,却又见树润地湿,一番雨后的景象,“裴城夜雨”因此得名。

    明代诗人谢公翼的诗曰:秋雨疏村暗古城,草堂留客对棋坪,一行雁度长空里,疑是当年人蔡声。这是对“裴城夜雨”最好不过的赞美。

    如今的裴城村,一幢幢新楼房沿着街道拔地而起,现代民居与古宅院相得益彰,井然有序。当年的“官道”已变成用水泥修建而成的环村公路,走上去仿佛还能让人感觉到那段沧桑的历史。(原标题:探访传统村落漯河裴城村:赏古宅 跨拱桥 走官道)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2013-12-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