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漯河 >> 新闻资讯 >> 浏览漯河

召陵会盟竟是源于一桩“跨国离婚案”

2014/1/17 9:47:37 点击数: 【字体:

召陵会盟竟是源于一桩“跨国离婚案”

位于今召陵镇召陵路的齐桓公点将台,如今已不见踪迹

    引子

    “东望嵯峨一土岭,人传小白驻霓旌。水滨义问勤匡合,熊耳先登退结盟。壁垒萧萧唯古寺,荆棘寂寂但荒域。不堪更说沧桑事,汉关秦都总幻情。”清代诗人谢公翼的这首诗说的是当年召陵会盟,齐桓公率领齐国大军驻扎于此,烽烟会诸侯的往事。

    诗中的“一土岭”,就是召陵人俗称的“齐桓公点将台”。召陵村李大爷告诉我,在村南门原来有一座土堆,比路面高出两三尺,面积有两间屋子那么大,当地人说,当年齐桓公就是在这里检阅军队的。因此,老百姓把这个土台子称为“齐桓公点将台”。

    出召陵村往南,就是召陵路,宽阔的马路两侧找不到任何土台的痕迹,只有高高的楼房。一位村民告诉我,这两年镇上搞基建,当年的齐桓公点将台已经被推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楼房。

    这让我颇为失望,无法领略当年一代春秋霸主登临点将的豪迈。

    从山东到河南,从临淄到召陵,齐桓公带着军队一路南下。有趣的是,威名赫赫的召陵会盟竟是源于一桩“跨国离婚案”。

    这一桩离婚大戏记载在《左传》等史料中,大致是可信的。

    公元前657年的某一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齐国都城临淄,齐桓公带着妃子蔡姬乘船游玩。

    蔡姬自幼在淮河流域的蔡国长大,虽是金枝玉叶,但从小就有一身弄舟戏水的好本领。济水虽然不如淮河清澈,但也算北方大河,蔡姬一时兴起,就邀请齐桓公同乘一艘小舟泛水。

    齐桓公愉快地答应了。

    两个人乘坐一艘小舟,畅游于碧波河水之上,挺风雅的一件事。

    不知道是蔡姬玩性大发,还是过于激动,她开始快乐地晃动小船,小船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齐桓公的袍子都被河水打湿,笑容由僵硬开始转为恐惧,看着丈夫的窘样,蔡姬更加肆无忌惮,小船被摇得更欢了,齐桓公死死抓住船舷,生怕自己掉下去。

    游玩结束了,齐桓公噩梦一般的泛舟之旅也结束了。但这段婚姻也结束了。

    齐桓公兴“八国联军”讨伐蔡国

    一踏上岸,齐桓公惊魂已定之后,立刻叫来负责内宫的竖刁,下令将蔡姬送回蔡国。

    这一下大家都惊呆了!

    女人嘛,不就是玩性大了点,这就要休了?齐桓公给出的理由是:有损国君威严。

    蔡姬被撵回了蔡国。

    按照当时的惯例,这种跨国婚姻应该有国书送达,有了这玩意才宣告婚姻彻底结束,但齐桓公只是把蔡姬送回蔡国,并没有送来国书。

    蔡国国君蔡穆侯看到妹妹被休,勃然大怒,随即将妹妹改嫁他人——蔡姬改嫁给谁,史书并无具体记载,有的说是楚国国君,有的说是蔡国人——总之是改嫁了。

    闻听自己的妃子法律离婚程序还没走完就改嫁,齐桓公勃然大怒,第二年,即前656年春,齐国组织起由齐、宋、鲁、陈、卫等组成的“八国联军”对蔡国发起了进攻。

    有人说,这是春秋版的“特洛伊故事”。

    齐桓公冲冠一怒为红颜。

    齐桓公晚年虽然昏庸,但正当壮年的他岂会干这等傻事,况且身边还有一个老狐狸般的管仲。

    这桩跨国离婚案只是齐桓公讨伐蔡国的一个借口。

    无论是《左传》还是《史记》都告诉我们,公元前657年,齐桓公接到郑国的多次求援后,非常忙碌,泛舟休闲是有的,但还不至于到怄气离婚那一步。从撵蔡姬回娘家到后来的召陵会盟,都是齐桓公和管仲这一君一相精心策划的大国谋略,目的是为了提高齐国威望,实现所谓“尊王攘夷”的总体战略。

    看到郑国这样的中原哥们被楚国蛮夷欺负,齐桓公召集管仲等大臣商议如何既解郑国之围,又能提高齐国威望。郑国是必须要救援的,当时随着楚国实力的扩张,郑国已经成了中原诸侯阻挡楚国进一步北上的第一道防线。如果郑国垮了,中原的核心地带便直接暴露在楚军面前。这种局面自然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所以中原诸侯国的外交官们穿梭往来,在宋国开会,讨论磋商如何对郑国救援,并寻求最佳机会和作战方案。

    齐桓公的策略是一拉一打。

    拉的是江、黄二国。江国(今河南省正阳县一带)和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都是淮河流域的小国,经常受到楚国的欺凌,表示愿意投靠齐国。对此,管仲有些不同意见:“江、黄二国离齐远,而离楚国近,一向服从楚国,这是他们小国的生存之道。今天投靠我国,来日楚国必加讨伐。若到时候我们要救,恐怕太远顾不上;不救,则有违同盟之义。况中原诸侯,五合六聚,尽可成功,何必借助这两个小国?不如以好言推辞。”但齐桓公觉得“远国慕义而来”,推辞怕会失去人心。

    于是,公元前657年,齐、宋、江、黄四国秘密在齐国会盟,发誓共同讨伐楚国。

    江、黄二国是可以团结的朋友,那蔡国就是必须打击的对象。

    蔡国长期和楚国保持紧密关系,管仲认为,先攻蔡,后伐楚。蔡国小,打败蔡国可对楚国起到威慑作用,鼓舞士气,让同盟的诸侯同仇敌忾。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向蔡国。蔡国毕竟是蕞尔小国,根本不堪一击。蔡穆侯听说齐桓公发大兵来攻,吓得化装逃跑(最后没逃掉,做了齐国的俘虏),蔡国军队纷纷倒戈,“八国联军”轻而易举就攻入了蔡国都城。

    屈完边境质问齐桓公

    齐桓公看似“冲冠一怒为红颜”,实则是“尊王攘夷”的大手笔:出兵打击楚国的附庸国蔡国,先给楚国一个下马威,既灭了楚国的威风,又壮了联军的士气。一场“江山美人”的灭蔡行动进行完毕,齐桓公率“八国联军”调转枪口,迎战楚国。

    齐桓公在蔡国玩“围魏救赵”式的花招,那边郑国有点支撑不住了——楚国四次伐郑,郑国孤军难支,连连败退,而援军迟迟不至,郑文公产生了动摇,一度考虑过投降的方案。幸亏一个叫孔叔的大夫劝阻说,齐国正在想办法,如果这个时候与楚国谈判,那是不道德也是不吉利的。

    郑国只能撑下去,好在齐桓公很快就回师了。

    闻听齐国来救援的消息,楚成王非常害怕,就派了一位叫屈完的大臣去见齐桓公,摸摸联军的底牌。

    齐桓公率联军走到楚国边境的时候,屈完已经在此恭候。屈完见到齐桓公后问,我们国君听说您不远千里,带领众位诸侯来到敝国,我们国君说:“君居北海,寡人居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不相及"即来源于此),不想您却来到敝国,何故?

    屈完是好口才,看上去言辞温和,实则指责齐国联军的师出无名。

    齐桓公一下子卡壳了,讨伐楚国的理由该是什么呢?这时管仲跳了出来,代齐桓公回答:“昔日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管仲先给自己一方戴了一顶“尊王”的大帽子,强调齐国的霸主地位,然后开始责难说,你们楚国不进贡祭祀用的包茅,所以我们来问问楚君怎么回事?还有,当年周昭王“南征而不复”,我们也来问问楚君怎么回事?

    管仲的回答,除了楚国没有进贡还算站得住脚,昭王“南征而不复”就有点强词夺理了——在公元前977年,周昭王亲率六师攻打楚国。周军浩浩荡荡开到汉水边准备渡江,意外碰到了异常的天气。汉水边的土人痛恨周军的骚扰,暗中进行破坏,征集的渡江船不少都是土人用胶粘接船板而成,下水后没过多长时间,船板就开裂散落,周昭王和随从葬身鱼腹。周军“丧六师于汉水”,全军覆没——但这事都过去300多年了,何况弄死周昭王的是当地土人,也不是楚人的破坏。

    对于管仲的反驳,屈完的回答是:“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包茅没有进贡,确实是我们国君的罪过,不过周昭王的事情,阁下自己到汉水边去问问吧!

    说完,屈完就告辞了。

    看着屈完离去的背影,管仲感叹了一句,楚人强悍,我们只有用兵力使其屈服!(原标题:召陵会盟竟是源于一桩“跨国离婚案”)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2014-01-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