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城东北四十来里的王桥村附近有一座庙,庙宇不大,庙里有个十七、八岁女子的塑像。这座庙叫个“浣纱女庙”,当地百姓又叫它为“娘娘庙”或“奶奶庙”,庙宇周围那坡耕地又叫“奶奶庙坡”。为啥一个庙就有三种称叫呢?其中有个传说。
那是在战国时候,楚国杀了大将军伍子胥的父兄以后,为了斩草除根,又派出人马追杀伍子胥。伍子胥为借兵去报父兄之仇,骑着一匹战马不分昼夜向前奔跑。那马呀,跑的跟飞的一样,后面追兵也一个劲地撵着,当伍子胥骑马跑到舞阳境内吴城偏西北角,约莫有二十来里地的地方,面前有一条江挡住了。
这条江叫塘江,虽说江不太宽,水流的可急啦。伍子胥看着江水黑洞洞的,哪里水深?哪里水浅?自己也不摸底。这可咋办呢?正当伍子胥焦急的时候,忽然看见对岸有个年轻女子在江边低头洗衣裳。伍子胥赶忙下了马,向对岸喊着:“洗衣的大姐,我这里有礼了!”那女子抬起头向对岸看了看,也没答腔,又低头洗起来。她心中暗想:“他是男子汉,俺是闺阁女,哪能答话。”这时,伍子胥心急似火,又在对岸连声喊道:“大姐救命啊!我要赶快过江,你快给我说说过江的地方吧?”那女子一听连忙抬头,又看了看问渡的人,见他是位大官,一定是有急事。羞得满脸通红,低头向上水头一指说:“你从那儿过吧。”又往下水头一指说:“那儿水深。”伍子胥向大姐施了一礼,很快搭马过了江。向前跑了几十步,忽又勒马来到大姐面前,跳下马来,着急地说:“大姐,大姐,我叫伍子胥,只因为楚王无道,残害忠良,杀了俺爹和兄长,今又派兵追杀我。遇到大姐指路,救我性命,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眼看后面追兵就要到了,要是追兵也向大姐问从哪儿过河,打听我的去向,不知你到时咋给他们说?”洗衣女子听伍子胥一排话,心里想着:“伍子胥过河的事,我要是照实话给追兵说了,伍子胥的生命岂不危险,如果说个瞎话,我也难活。还不胜……”想到这里,她放下手中的衣裳,搬起一块洗衣石,对着伍子胥说:“你放心吧!我就这样回答他们!”说完,她就抱着石头扑通一声投江死了。这时候,追兵眨眼就到,伍子胥两眼含泪离开了江边,搭马向前奔去。
几年后,伍子胥借得吴兵力量,给父兄报了仇。回想起这位救命大姐,特意来到当年过江的地方,向附近的王桥、屈岗村的百姓们述说洗衣大姐抱石投江而死的经过,乡亲们都很感动。为纪念这位救命大姐,伍子胥在王桥附近修了一座“浣纱女庙”,题名叫“娘娘庙”。当地百姓说,这个女子还没出闺,不胜叫“姑奶奶庙”合适,后来人们简称为“奶奶庙”。庙的周围有数千亩良田,百姓们叫“奶奶庙坡”。庙前竖有石碑,刻着碑文,各朝各代都有名人为浣纱女子题诗。清朝舞阳县令王世楠这样写道:
“欲悼灵祠独上滩,可钦闺阁遇时艰,
雷鸣涧底芳魂烈,雨过花边红泪寒。
丽质也能成义骨,兰心向自化忠肝,
空余一片长川月,水面年年作镜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