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古吹台比邻而居,十年光阴一直沉醉于亭台楼阁、舞榭歌台。然而,梁园虽好,还是离别。如今搬家已经5年了,到古吹台的次数屈指可数。深秋的一个雨天,伴着菊香,执着油纸伞故地重游,再次登上古吹台。在相见与怀念的惊喜中,我发现古吹台原来拥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在古吹台,我一个一个阅读那些镶嵌在墙壁上或者立在地上的石碑。我用手去触摸那漫漶的文字,用心去感受碑刻所承载的名士风流以及沧桑往事。
此处原是一土台,相传春秋时晋国音乐家师旷吹奏古乐于此,故名吹台。 宋代的时候称二姑台,到了1482年改为碧霞元君祠。1523年建禹庙,故有禹王台之称。现在的台高约4米,环绕台四周是一湾渠水,有莲池、水榭点缀其间,松柏杨柳亭亭玉立,一年四季都有郁郁葱葱的花木。穿过古吹台的木制牌坊之后,拾级而上就可以看到御书楼了,御书楼二楼正中悬挂的是康熙皇帝专门为开封禹王庙题写的“功存河洛”匾额。楼下屋内东墙壁上嵌有康有为游历开封时所作的《游禹王台诗》石刻10块。1923年5月,康有为应河南督理张子衡、省长张凤台之邀来开封游览。临别时,两人在古吹台上为之饯行。康有为感谢主人的盛情厚谊,乘酒酣兴浓之时即席挥毫,遂成此诗。诗中生动描绘了古吹台如画的景色,“短槐高柳绿皆新,长治园亭泽似春。碑前拓影留后因,鹦鹉解语花馥芬”。张凤台是康有为的同年,康有为因保皇受挫后消极冷落,来开封之后备受优待感慨万分。“同观农圃,话时事,兴酣望远,万里风云,感别留题,以讯来者,用记嘉会。”当时康有为诗兴大发即席挥毫成五绝十首,欢欣之情溢于言表,书法挥洒自如别有情趣。一楼屋北墙上嵌有四块《游禹王台记》碑石,诗为张凤台所作,记载了康有为的开封之行,并叙述了饯别康有为的过程。
步出御书楼,通过一个月亮门就可以看到禹王殿。那是一个小巧的庭院,周围被三面外围回廊连为一体。禹王殿里面有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棠摹刻的岣嵝碑。原碑在南岳衡山峋峻峰上,字迹奇古,像蝌蚪一样,不能辨识,后人摹刻,经多人识读认为是夏禹时称颂禹功的赞歌,其文字识读多采用明代文字学家杨慎的说法。明代之后,大禹足迹所到之处几乎都有岣嵝碑,此碑摹刻精到,四方碑石镶嵌在禹王殿墙壁上极为醒目。
禹王殿东侧的配殿是三贤祠故址,明初这里有碧霞元君像,1517年按察御史毛伯温改祀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以传颂744年三位诗人相携来汴,乘兴登台,饮酒赋诗,怀古论今的故事。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装”之句而得罪了杨贵妃,被解除了翰林职。他来到洛阳结交了杜甫,二人来开封后又遇上高适,三人一见如故,情同手足,遂乘兴同登吹台,吟啸其上,留下《梁园吟》、《遣怀》、《古大梁行》三篇传颂千古的名篇。毛伯温曾亲撰碑文以记其事,可惜的是碑今无存。1562年,巡抚蔡汝楠增祀李梦阳与何景明,改三贤祠为五贤祠,李濂曾撰文,开封知府刘鲁生立《吹台五贤祠记》碑。1830年,巡抚杨国祯重建三贤祠,仍题“三贤祠”。现吹台东面的走廊墙壁上镶嵌有《修复吹台三贤祠记》碑,落款为洪洞刘师陆撰,桐庐徐元礼书。
三贤祠故址还立有1523年重修禹庙记,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撰文、著名书法家左国玑书丹的《修禹王庙记》,此碑两面书写。左国玑师法颜真卿,笔触浑厚庄重,与李梦阳的碑文可谓珠联璧合,是古吹台碑刻中的珍品。三贤祠故址东墙上有《抚安亭记》石碑,西墙上有《时雨亭记》石碑,两碑有两米高,大约0.8米宽,皆为1514年河南巡抚陈坷所撰,开封知府贺锐等人所立。
在禹王殿的后面有一个碑亭,八角红柱,在翠柏之间格外显眼,亭子下有一巨碑,有乾隆题诗。1750年秋8月,乾隆自北京启程,渡漳河,中经安阳、汤阴、淇县、辉县,从孟津渡黄河抵达洛阳,游香山寺、少林寺,登嵩山华盖峰,后又来汴。驻跸开封,阅兵登古吹台,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其中一句就有描写开封菊花的。
古吹台东侧的碑廊中有一“郁伽精舍”石碑,虽然已经断裂,但是字迹苍劲有力,潇洒飞扬。古吹台是个珍贵的文化宝库,里面碑刻很多,不但有艺术价值,而且还有文献价值。那些碑刻记载了吹台的变化沿革,众多的碑刻资料丰富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感谢那些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那些文采飞扬的词句、那些精美绝伦的书法,不断润泽我们的心灵……
作者:刘一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