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7朝国都,战国的魏国,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以及北宋和后来的金。仰慕已久,这次郑州出差,占用了一个周六,准备好好回顾一下开封历史。一大早赶郑州新东站的车去开封,说是路上需要一个半小时,结果一个小时就到了,可能是周末早上车上的缘故吧。在开封西站下了车,旁边是很长很长的明清老城墙,下车的部分还算完好,但走到迎宾路上,城墙被挖断不说,来到北面,原来已经相当破旧不堪了,很好的古迹,如果开封想发展旅游,就应该好好保护开发这些古城墙,就像平瑶古城一样,才会有吸引力。没有坐车,因为我事先查看好了,开封的旅游景点都非常近,我准备步行好好看一看。顺着迎宾路到了一片水域,这里就是包公湖了。旁边就是开封博物馆,免费的,去看了一下,里面有朱仙镇的木板年画,就是我们小时候家里过年常贴的门神、光屁股娃娃什么的之类的纸画,是用刻好的木板再糊纸弄成的。
在里面欣赏到了制作车间里的制作器具和制作过程(没有细看),旁边还有一老头在卖一些成品,比较贵,据说是著名的木板画民间艺术家。楼上二楼是一些文物宝贝,还是比较喜欢磁器,重点看了这部分,从最早的陶到汉代的磁,一直到元明清,宋代五代名窑里的汝窑和钧窑都有,但多数的品样和做工明显比在北京故宫和北京博物馆,包括河南省博物馆里的要差许多,估计可能是仿官窑的民间作品,或者是比较次等的产品。按理说,这里是北宋国都一百多年,宋代的五大名窑这里应该有不少好东西,或者是没展出来,或者当年早被乾隆之类的搜集到北京去了,然后又飘到全世界,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开封博物馆出来后顺着包公湖西侧走,不久就到了包公祠,门票20元,这也是我今天唯一买的门票。里面一看很简单,主要大家都冲着包拯的名气来的,怀着尊重和好奇的心情,但这里的祠只是八几年时建的,所有建筑都是。经导游介绍方知,开封处于黄河下游重灾区,多次黄河绝堤改道,把开封淹了又淹,因此开封基本上7朝古都(最后是金,最主要的是北宋)都没有了,开封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后建的,这也是我后来没再买票的原因。包公祠里有二殿和主殿,二殿里是著名的戏剧《铡美案》里的人物蜡像,戏剧里的包公是高大的黑脸形象,眉心还有月芽痔,其实真实的包公是个白面书生,身高只有1.62米,是个小个子,并且展昭的人物是完全虚构的。而真实的陈世美与秦香莲离包公有300年的时间间隔,因此这出戏是个十足的故事。居导游讲,蜡像里的秦湘莲和公主都是按当年的开封选美的菊花小姐冠军为模型做的,怪不得这么漂亮,细一看,两个蜡像真是一个人,虽然表情完全不一样。
里面还有包公办案用的三口铡刀,龙头铡(铡皇亲国戚的),虎头铡(铡文武大臣的)和狗头铡(铡平民百姓的),可见,三口刀就区分出阶级的划分。
在包公湖的另一侧是开封府,就是开封地方官办案的地方,并不只是包公办案。
在包公祠里有一块石碑,记录了开封府的一百多个地方官,包公是第93任,他的后一任是著名的欧阳修,前面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寇准。这块石碑原件在开封博物馆(但我没有看到),包公祠里的是块复制品。开封唯一幸存的古建筑是开封东北角的一座塔,号称铁塔,其实是个琉璃砖塔,由于颜色远看像铁色,就叫铁塔了。最早的时候也不是砖塔,而是木塔,但没多少年就不行了,于是重修了这座塔,时间也是在北宋,因此这座塔到现在已经近千年了,有点历史,是正儿八经的国宝。太远,我也太累了,兴趣不大,就没有去。参观完包公祠,顺着包公湖到杨家湖之间的小河(应该是汴河)走。现在市政府正在做大的规划,把这条河改造成几座不同风格的古式桥,再把河两岸修理一番,这样,整个两湖夹一河就成了一个旅游风景带(现在还没什么关系,是一些隔裂开的风景点),想法相当的好。
我走在这条河边,虽然还没有完全弄好,但样子已经出来,如果再配上绿色,真的相当的美,一种古式的生活情调展现在游人面前,应该将来肯定会是开封一景,我给他起名叫“荡舟湖水”。
走到头就是杨家湖,湖对岸是旅游景点天波杨府(即杨家将杨业的家),居说当时皇帝为了表彰他们家的功业修了这个府坁,文武百官从他们家门家过,都要下马下骄,以示尊敬。旁边是龙亭(即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仪朝的地方),都是新建的建筑,当年的皇宫估计连确切位置都找不到了。龙亭公园(就是这片水域一带)南门冲着的是宋都御街,都是些明清式的建筑,然后卖些古玩字画什么的,和北京的琉璃厂有点类似,但只是近些近才开发的,这点和琉璃厂就不一样了。我闲逛了一会儿,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了,铁塔不想去了,相国寺估计也没啥意思(都是后来的东西),其它就更没看头了,最贵的也居说最好玩的清明上河园,也由我走完了两湖间的一水,估计就是些类似的东西。我的脚有些生疼了,实在不想再逛了,就打道回去了,打个车去火车站,7块钱坐回了郑州,开封一日游只四个钟头就逛完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