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校园里徘徊,与贡院的邂逅次数更是多的不计其数,然而从来没有真正的去审视研读他,关于他的历史也是很肤浅的了解,只知道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此外还知道他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是在这里终结的。曾经也有过疑问,为什么考试的地方会称作贡院呢,中国的科举制度又为什么会在这里画上句号呢,但从来都被自己的麻木与忙碌给忘记查阅了。最近为了新闻写作的课重新游访贡院后,心里时时涌上一丝愧疚感。沉甸甸的历史,天天与他会面,却对他知之甚少。
带着一直存有的疑问,我第一次认真地翻阅了河南贡院的历史。
中国的贡院始置于唐代。唐人李肇在其《唐国史补》中说:“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从此贡院就成为科举时代考试贡士的场所。据资料介绍,北宋仁宗(1023-1063年在位)以前,礼部还未专门建造贡院,考试时,临时借用太常寺、国子监或武成王庙为试场。 到北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至政和(1111-1118年)年间,礼部与各州才有了贡院。可以说,北宋在首都开封建贡院,在中国贡院史上是有重要地位的。同时,建都开封的北宋王朝,也是使中国科举制度趋于完善、繁荣的王朝。 明清时期,除京师外,各直省省城均建有贡院,清末,除北京的顺天贡院外,还有十六座贡院建在各省省城。河南是大省,人口众多,参加乡试的生员、贡监生相对不少。河南贡院就其规模而言,在全国直省贡院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河南贡院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在明代周王府旧址上(今开封市龙亭一带)修建,院内号舍5000多间,明远楼高4丈余。后来,由于贡院四周常年积水,雍正九年(1731)院址迁往开封城东北隅的上方寺内(今河南大学)。规模扩大,号舍增至11866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水冲击开封城。为了加固城墙,阻止洪水灌城,遂就地取材,拆毁贡院房舍,将砖瓦、材料充作防洪物资。翌年,重修贡院,修葺旧房,新建号舍10009间,凿井5 眼,面貌焕然一新。今贡院建筑无存,仅有的遗存就是两通贡院碑了。一通为《改建河南贡院记》,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另一通为《重修河南贡院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立。朝着贡院碑的贡院执事楼是在2002年仿照80年代遗存的原贡院执事楼(当时考官办公和休息的地方)的照片重建的。方向已和原来不同,但依然很有气势,他毕竟是我们追溯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存在。
历史的巧合?
为什么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会在河南贡院划上句号。建都开封的北宋王朝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又在开封最后结束。这似乎就是历史的巧合!
开封,作为北宋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举制度曾经在这里是多么辉煌,经过了多少朝代的轮回,河南贡院又为何在1903、1904年又迎来了它的再度荣耀。这些巧合,故事背后牵涉到了那些历史渊源呢?
1900年庚子之乱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当时慈禧、光绪仓皇出逃。其间北京顺天贡院被八国联军纵火烧毁。光绪27年辛丑(1901年)原为清国大比之年,正值清德宗三旬万寿,早已决定将当年正科改为恩科,正科则推迟一年举行。慈溪太后回京途中,路过开封,鉴于国运衰微,北京贡院被毁,河南贡院也挺大的,于是将两科合并,于1903年举行。据说,慈禧到开封,因为开封的官员照顾比较周到,所以更加坚定了在开封举行会试的意念。此外,1903年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与开封地理位置的优势,交通的便利,文化教育的相对发达,深厚的文化底蕴,宏大的贡院等诸多因素有关。
这是全国会试在京外举行的第一次,就这样,河南贡院迎来了她的再度荣耀。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1904年的会试就成了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次考试。而作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点站 ,他对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兴衰变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走近历史
4月2号,下午,刚下过一场小雨,从教室出来,丝丝凉意侵上身。沿着校园的贡院路往南走百余米,然后向左看,两座清晰的古色古香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四角攒尖亭子映入了眼帘。三四米高的红色的圆柱子,蓝色的顶,雕梁画栋,亭中各矗立着一个高大厚重的碑石。一个是重建贡院碑记,一个是改建贡院碑记。这两座碑记曾因道光二十一年的黄河决口被抬去挡黄河水,在黄土地下尘封了许久后,于上世纪50年代河南师范学院修整操场时被发现。所以看上去,这两座古董的封面还残存有泥土的痕迹。双碑碑帽前后均刻有双龙腾飞于黄河巨浪之上的石雕,碑文楷书字体工整,记录着当时建贡院的一些事情。碑座是方形的,碑座的四个侧面亦刻有龙身浮雕,左边的碑座比右边的要稍低一点。历尽历史沧桑,碑石已有些磨损,但黄土的细腻依然将她们保存的相对完整,大部分的字迹依然清晰。碑文详尽记载了河南贡院迁址、兴建及修复情况,颇具历史价值.
贡院碑的后边有一块小空地,在这小空地的北边闲置着一些体积较大的石块,上面也有类似于贡院碑上的关于龙的雕刻。这些石头的来历,我不得而知。我想,也许是和贡院碑一块被挖掘出来的,之所以留在这里,也许是为了陪伴这两座碑记,不至于使他们看起来那么孤立。
贡院碑的后面,隔着一块纵深的绿草地,一块被繁密的树枝覆盖着的绿荫。绿地的中央沿着纵深方向是一条宽约两米的用蓝砖铺砌的小道,他笔直地通向贡院执事楼——一座具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两层蓝砖小楼。
一切都是那样幽静!绿草地南边的高层建筑,让仅有的阳光能带她给的一点生气和活力也剥夺了,所以这片绿荫也显得有点阴寒了。繁茂的树干,却没有繁茂的枝叶。户外的好多树种都在争相吐翠,它却没有。原来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冬青树,一个幼小的柏树,一颗梧桐树,还有角落处的一颗石榴树外,剩下的全是泡桐。大小或老幼皆有,最小的那棵,主干只有我的手腕那么粗的干。这些泡桐东西方向排成四列,分布在被走廊分开的两边的草地上。我在想,为什么这里就成了泡桐的地盘呢?许是泡桐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老树种了,一些新树种搁到这里就会破坏古典和传统一样。泡桐的春天是以先开花开始的,一些树的花开得很繁茂,淡紫色的花映着那蓝灰色的砖墙小楼,一副绝美的古典画。然而,也有一些树,我没看到他的花,有的长出了刚吐翠的叶子,有的却依然是干枯的枝。也许真的是缺乏阳光的缘故,这里的春天并不繁茂,总给人一些凄凄的美。
沿着草地中间的那条小道向东走,走近贡院执事楼。局促在外语楼和后勤服务公司之间,显得那么短小精悍,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河南大学校院里的贡院遗存中还有贡院执事楼。当时的贡院执事楼座北朝南,长度比现在仿修的新执事楼要长很多,只可惜因当时校方领导人的欠慎决定使这座珍贵的历史遗存永远的离我们远去。之后,在这个位置新起了一座教学大楼,即河南大学外语楼。
如今的执事楼,坐东朝西,我觉得很可惜,它只能看到每天的夕阳,而看不到每一天的日出。就像一个历史的记录者,从夕阳那里收录每一天的历史。朱红色的门,每层有六个,还有六个像桥拱一样的通向外面的外门或者说外窗,每个“桥拱”的两端还有一米多高的“桥墩”。这就是执事楼楼最典型的特点。此外,小楼的两端各有一个拐角楼梯,楼梯的扶手是圆柱型的,踏着楼梯走上二楼,走廊上丢弃着大块小块的废纸屑,地上和窗台上厚积的灰尘,俨然一副许久没有人打扫的样子。向外望去,几乎触手可及那几枝伸向小楼的淡紫色的泡桐花。远望,更有一种感觉,像是站在历史的当年眺望未来……
历史的思考
同学们沿着另一道楼梯走下来,然后都渐渐离去。这座小楼又回归静谧,安静地受在那里为历史作见证。他是静止的,但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发展的!
回顾几千年来的每一次科举考试,它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学而优则仕”,它又为我们社会的每一步前进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时代在前进,这种还依旧以四书五经为考试主要内容的制度终究要被淘汰!河南贡院除了见证了科举制这个已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的人才选拔方式的寿终正寝,还见证了清代科举试题的改革。
壬寅科乡试(1902年),癸卯科会试(1903年)是清代科举试题真正实行改革的一次。它废除八股文,不再全以“五经四书”为根据出试题,而改为第一场试中国史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这是清代科举制度的一大变革,是值得在中国科举史上写下较浓重一笔的。在河南贡院举行的壬寅科顺天乡试,同其他直省一样首次进行了改革,在河南贡院举行的癸卯科会试,更是清代会试试题破天荒的首次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封、河南贡院是清代科举试题改革的发祥地。
从后周和北宋的国子监所在地到明清的河南贡院,这里自古就是一片教育圣地。科举制废除七年后,一所新的学校即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历经百年风雨,如今的这里已俨然一副现代化的大学气息。
从古至今,这里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见证者。从科举导现代化的大学,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转变,提升。
生生不息,传道授业,也许就是这片土地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