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兮,开封黄帝帝都轩辕丘》一文在开封《汴梁晚报》连续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好奇、关心和询问。他们一是疑问昆仑山和轩辕丘是否真的在开封周边一带存在;二是希望了解昆仑山目前的状况。
开封《汴梁晚报》《归来兮,开封黄帝帝都轩辕丘》
带着这个问题,本人对昆仑山的来历和地理位置进行了再探讨,并专程走访了郑州与开封之间的昆仑山核心地区,与当地的一些老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听到了一些民间传说,颇受启发。现将探访情况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昆仑山的来历
古人所说的昆仑山,是指华夏人文历史最早的天国地区。天国人认为,他们的天王盘古将天地分开后产生了人类。这段历史经过世代相传,演变成了“盘古开天”的历史故事。盘古氏所建的“中央之国”,简称为“中国”,初立于昆仑山汤谷。
昆仑山“盘古开天”图
(一)“昆仑山”有不同表述方式。
由于盘古氏不断繁殖、分化和迁徙,不同时间、地区和氏族的先民对“昆仑山”的称呼也不同,有的称作中山、钟山、汤山、唐山、景山、常山、恒山;有的称作齐山、阴山、长白山、嵩山、泰山、华山,等等。其实,这些地名最早都是发源自昆仑山地区,是中原华夏氏族文化向后来的“夷、蛮、戎、狄”四方传播而出现的不同表述形式,小“中国”由此发展成为了大中原和大中华。
盘古造阴阳图
(二)炎黄帝都以昆仑山“五行”之“中”作基本坐标。
昆仑山是天国的天帝之山,所以也称作“天山”。“天山”的池水称作“天(瑶)池”、“天水”。无论政治作用,或是地理位置,昆仑山均处在“中央”核心之地。因此,昆仑山本身就含有“中央”之意,而建立在这里的“三皇五帝”之国,又分别称作“中央天国”,或“中央王朝”等。如黄帝帝都轩辕丘在“五行”、“五色”中为“中土”、“黄色”,所以,在中央之国中东偏南部的“神州”;再如炎帝帝都空桑,在“五行”、“五色”中为昆仑山东南方“炎”地,“炎”为火,火的颜色为“赤色”,所以在中央之国的近畿“赤县”。这与古代炎帝统辖之地称“赤县”,黄帝统辖之地称“神州”的传说是一致的。
“赤县神州”,位置在以昆仑山核心地区的东南方。汉代谶纬之书《河图括地象》、西晋王婴《古今通论》等古籍均记载说: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尽管“五千里”面积不到开封现在6444平方公里范围一半,并且古今度量和计算方法也有待考证,但其地理方位却是正确的。
五行五色图
如果按照上古时期的天国之地来划分,尽管昆仑山和炎黄的“赤县神州”同在“五行”之中,但只有昆仑山核心地区和黄帝“神州”在“五行”的“中土”之地,“赤县”则属于南方的“炎”地。当然,“五行”里“中土”在华夏早期人文历史中,只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当“中土”发展成为后来的“中原”时期,“五行”里“中土”的地理概念自然也扩大了。但昆仑山地区和“五行”、“中土”的早期范围,却要比后来“中原”范围小得多。
图片说明:南阳汉代《麒麟岗墓顶天象图》。中央天神(“天一”、或“太一”)头戴昆仑山“山形冠”,由上南朱雀,下北玄武,左西白虎,右东青龙“四神”环绕。左端为人首蛇身的女娲及南斗六星,怀中抱一月轮,象征月母;右端为人首蛇身的伏羲及北斗星,怀中抱一日轮,象征日父。
经过论证,黄帝帝都现在开封北部约8公里的轩辕丘(楼)一带,范围南到蓬池,是昆仑山中东偏南部地区。与古代历史资料记载和天象太乙、天一(盘古、伏羲等)、黄帝之星、黄帝之体的位置是相符的。炎帝帝都现在开封杞县葛岗西部的空桑,正是昆仑山的东南部地区。
开封老城北门外轩辕楼地图
(三)商代之前昆仑山多为“三皇五帝”之都。
1、由于盘古的“盘”字具有原始姓氏多义、多形、多音、多变的特点,因而“盘”是姓氏,也是众神之王,万姓始祖。这与“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的说法是一致的。盘字与“番”字同音,古时可以互假通用。“番”字加水为“潘”,是唐代中牟千古美男、西晋文学家潘岳(安)和宋代封丘名将潘美的祖地。据南朝宋人裴骃《史记集解》记载:“番音盘,常山有番吾乡。”其中“常山”,也为不同时间、地区和氏族对“昆仑山”的代称。迁徙南方的“盘”氏也称“番”氏;战国时期赵国史书《世本•居篇》也记载:殷商始祖“契(tue,阏伯)居番。”由于“番”、“盘”相通,所以“契”出生、并曾居住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昆仑山。
盘古氏最早驯化野狼为家犬,所以又称“汤狼氏”或“狼汤氏”。“狼汤氏”居住的山丘也称“狼城岗”,后人在当地治理的水名也称“狼汤渠”。两地均在开封一带。
昆仑丘、狼城岗、狼汤渠、圣女渊位置图
2、明代方日升在《韵会小补•三十卷》中引证说:“荡、璗通作汤。”因而,“荡、璗”即是“汤”,这里上古时期盛产玉石。据北宋丁度《集韵》记载:“荡人姓傥(tǎnɡ)”。所以,“荡”与“傥”二字同音通用,傥(汤)女娲就是“荡女娲”。“傥”,现在也写作“党”。
昆仑山,也称“青丘山”、“三(九)层(成)台”,是帝喾、简狄孕育殷商始祖“契”的地方,所以“契”又称“盘侯”;而改“商”为“殷”的第十七代商王盘庚,也可称“番庚”。
3、汉代大学者孔安国记载夏太康失国时说:“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返国”。文中“盘”字其义为“荡”,是指居住在昆仑山,即西周《穆天子传》“黄帝之室(都)”南部“夏启之居(都)”一带的夏王太康,后羿驱逐沉迷于鸿水之南苑圃狩猎的太康,逼得太康(非宋代康王赵构)不得不在尉氏西北35里处急筑“鸡鸣城”,最后又顺着康(王)沟、鸿水(也有称沙水、蔡水)迁往周口太康戈地。此事也应该发生在盘氏的昆仑山一带,而不是在西周以后的豫西或山西南部地区。由此可知,汉代以前,“盘”字与“汤”字同义互假。所有这些,都具体体现了中原文化逐渐向周边地区传播的历史事实,而不是相反。
古人狩猎图
4、失去东周守藏史官职的老子,曾在昆仑山西部的周朝学府圃田南之沛居住讲学,并自此地出发,乘青牛西出函谷关。他在论起开天辟地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荡者,逐有天地”。意思是,尽管荡氏是大自然“天地”的产物,但自盘古之后才出现“天地”的名称。
老子出关图
(四)认定昆仑山是众神之山和“天地之中”的因素。
由于华夏人文历史传说从盘古氏时期开始,而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高辛帝、青阳帝、尧帝、舜帝、夏禹、夏启、商汤等上古时期的皇、帝、王等均居住在昆仑山地区,所以昆仑山又被称作“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在中国道教文化中昆仑山也被誉为“万山之祖”、“万神之乡”。
又由于昆仑山在“五行”中为“中土”、“天地之中”所在地,所以古人在这里用圭表测日的方法,测得这里在夏至白昼午时的日影为“一尺五寸”。
这就是后来西周王朝确定日影“一尺五寸”为“天地之中”的基本标准和依据,也是很多后人对皇、帝、王都大多在郑州至开封一带感到不解的原因和答案。
由此可知,确定昆仑山“天地之中”位置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当地的人文历史是华夏象形文字、文化、文明的原始发源地;二是测得当地的日影为“一尺五寸”。其实,日影“一尺五寸”本是古人在昆仑山测得的原始数据,后人又反过来作为认定昆仑山依据。
黄帝史官仓颉在开封创造象形文字《仓颉书》
(五)西周建东都于成周有违周文王回归“中土”本意。
据近期清华大学整理面世的“清华简”记载,周文王在临终遗言《保训》中,念念不忘“伐纣取中土”,回归“中国”之地。其根本原因在于,周文王认为如若不然,周人就会因“日不足,惟宿不祥”。说白了,就是周文王担心周人居住于西部宗周的“犬戎”地区,不具有华夏民族的“中土”正统地位,自然也不利于周人政权的稳固和长远发展。
“清华简”周文王遗言《保训》图
周武王遵照周文王的遗训,不仅兴兵伐纣取得了“中土”,而且还在“中土”的“天地之中”建立了东都成周,实现了周文王的夙愿。
只可惜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派人误测了“天地之中”的位置在登封嵩山,而不是在“三皇五帝”的旧都昆仑山地区。自此之后,“中土”真正的人文历史被瓜分的七零八落,忘却了上古时期“中央之国”、“天地之中”、“中土”、“轩辕丘”等与中原昆仑山原本同在一个区域的人文历史,也背离了周文王回归昆仑山“中土”的初衷。(本文图片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