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一位老人,收藏了2000多张结婚证
每一张结婚证,都见证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河南商报讯(记者 吴涛/文 邓万里/图)开封市区东南的禹王台公园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红楼,张洪军在这里办了一座“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
“红楼”有上下两层,一共8个房间,里面摆满了各个时期的结婚证。为了这些收藏,今年64岁的张洪军花了数十年时间,和几乎所有的积蓄。
“不经过一番波折,两个人走不到一起。无论贫富贵贱,结婚前都会有一纸婚书。”张洪军说,在他的收藏中,由官方颁发的“结婚证”,最早出现于清乾隆年间。
他介绍,到了民国时期,结婚证有了彩色印刷的底版,多有“永结同心”等字样,以及花朵、蝴蝶等图案。上世纪50年代的结婚证,则有毛主席头像及红旗等元素。
他说,结婚证上“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等字样最多,鸳鸯、白头翁、并蒂莲等彩画,也出现在制作考究的结婚证上。“每个时期的人,都对婚姻赋予最大的祝福。”其中不少结婚证见证的爱情,是银婚、金婚和钻石婚。
不过,在众多结婚证中,他最珍惜的还是1974年的一张结婚证:新郎名叫张洪军,新娘名叫余爱琴。
“希望人们都能来这儿看看,好好对待爱情。”张洪军说,他曾在家里展出过这些结婚证,一面墙上至今仍写满参观者的留言。“甜蜜的回忆,不忘初心。”看到这些结婚证,有人写下这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