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开封

古都开封 百年书法(2)

2013/10/21 9:56:11 点击数: 【字体:

 
    开封书法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时在开封的河南博物馆功不可没。当时的馆藏文物仅仅次于故宫博物院。馆藏碑刻仅魏碑有800余块,所出版的馆刊成为当时书法学术的研究阵地。馆刊不仅刊有考古、馆藏、考证等学术研究文章,还有书家唱和、杂论,我所见到的许敬参《契文卜王释例》便是连载在20世纪30年代的馆刊上。
 
    20世纪,开封的书法大家真如明星荟萃,虽无法说他们能领先于中国书坛,但这一时期的辉煌足以在开封文化的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二、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是书法的凋零复苏期。
 
    时代更替,而文化却能得以传承,新中国成立以后书法文化承前代书法文化之余绪并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有影响的开封书家大都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旧文人”。虽然他们曾受到“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但大多接受的仍是以儒、道等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有个别书法家接受过西方文化教育,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如李白凤、郝世襄等。在这一段时间内,开封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有:靳志、许钧、张乐天、关百益、武慕姚、李白凤、陈玉璋、许成琮、李子培、张修斋、于安澜、庞白虹、付隐戈、张仲甫等。除了这些在开封长期居住的书法家以外,还有许多书法家移居外地,如郭风惠、冯友兰、董作宾、白寿彝、许敬参、萧劳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封老一代的书法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政治实践活动。1957年反右运动扩大化,迫使他们戴上了“右派”的帽子,这次空前的劫难使他们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这一时期,开封书坛一片凋零。不少书法家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迫于生计,他们或摆摊为人代写书信、或租赁图书、或做小买卖,从事着与书法艺术毫不相干的营生。在谋求生计或做事之余,唯一能够排遣郁闷的是他们苦心经营的书法艺术,他们躲进自己的小屋悄悄研究。如李白凤先生自1957年后开始从文学、戏剧、音乐研究转向史学、古文字和《周易》的研究,著有《东夷杂考》等著作,又如武慕姚的《书法韵语三十六首》、《历代碑帖过目随记》,高文的《汉碑集释》等。
 
    当然,这时的书法家之间也偶有书法交流或唱和,以苦中求乐。
 
    然而,开封毕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书法艺术积淀,许多开封市民热爱书法艺术,字写得好的老先生仍受到人们尊敬。在开封这样一个浓郁的热爱书法的氛围中,书法家们开始了有组织的书法活动,1959年,开封市政协成立了“书画组”,老书法家们编写了一些普及书法的小册子,并出版了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字帖,在几近荒芜的“书法土地”上,它们如同甘露润泽了几代学习书法者。这是建国后开封最早的书法组织,它对河南乃至全国书法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1958年,靳志、许成琮的作品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首届中国书法展,并出版了展览作品集。然而,像这样参加国际间书法交流、参加书法组织的人并不多。
 
    “文革”初期,老书法家们再次受到了冲击。不过,由于大字报成为当时派性斗争的主要武器,书法艺术中的实用价值在“文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时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而在开封的鼓楼上的大字报成为开封书法家们最大、最有影响的作品展示。一些市民常常去抄写鼓楼上的大字报,从极富政治色彩又极具时代特点的大字报和诗词中去学习书法、学习文学、学习政治。当然,书法艺术本来就是线条的艺术,在抄写大字报的同时也得到了艺术欣赏的满足。笔者在这个时期也懵懵懂懂地常常去欣赏这些大字报,其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个时期,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来书写作品成为最流行的书法创作,这从以后的书法出版物上可以得到证实。如开封书法家协会最早的书法刊物《梁园书坛》所发表的老书法家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毛泽东诗词,如张修斋的《水调歌头·游泳》、张仲甫的对联“飞雪迎春到,新潮逐浪高”、高丽虹的《卜算子·咏梅》,甚至他们的作品用印都是“毛主席万寿无疆”。
 
    20世纪70年代初,开封便开始不断举办书法展览,各地市之间也开始进行了小范围的书法交流,并举办了书法学习班。成立了“文革”后最早的书法组织,如“开封书法研究会”。自此,一些有影响的老书法家频频出现在展厅和学习班上。在他们的周围也聚集了开封书法家的中青年一代,至此,开封书法队伍开始不断壮大。可以说,开封书法队伍的发展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在当时都走在了全国书坛的前列。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书法艺术升华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封书法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开封的老书法家牛光甫、靳选、张本逊等以及起步较早的中青年书法家王澄、王宝贵、陈国桢等开始走出开封,与外地书家进行交流。开封大相国寺、龙亭、汴京公园等院内也常常在节假日为群众举行一些书法表演活动,笔者作为书法爱好者也常常去观看那些老先生以及青年书法家们的书法创作。这种在开封的景点经常性举办的书法活动表明了一种群众性的书法热潮在开封悄然兴起。
 
    鉴于群众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和众多青年对书法学习的渴望,开封市群众艺术馆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办了“书法学习班”,一些老书法家兼任书法班的老师,如牛光甫、庞白虹、靳选、韩伟业等。同时,他们先后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书法展览,大相国寺的书法展览参展作品之多、龙亭大殿展出的作品幅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笔者认为这可以成为开封书法热潮的兴起、开封书法百年第三个时期的开端。全国书法热潮的兴起是以1980年在沈阳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为标志的,可以说,开封书法的热潮是先于全国书法热潮的。
 
    20世纪70年代,在开封有着较大影响和活跃在开封书坛的老书家如武慕姚、陈玉璋、李白凤、傅隐戈、牛光甫、庞白虹、郝世襄、桑凡、靳选、刘庚三等,他们对当代开封中青年一代书家的培养和开封书法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正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开封众多的书法大师级的人物,正是他们,这些塑造“开封书法”的基石,为“开封书法”这一品牌奠定了基础。当代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开封中青年书法家,直接受益于这些老先生们。正是这些老先生们的教诲,才使他们的书艺、学问、修养等方面皆有收获。当代开封一些知名的中年书法家们每当谈起过去求教的日子时,心中总是感慨万千。
 
    1979年,在开封展出了由上海《书法》举办的“全国首届群众书展”的获奖作品。开封的书法家王澄先生的康体《鉴真遗志》获得了一等奖;桑凡先生的小篆获得了二等奖;张本逊先生的魏碑楷书获得了三等奖。这次展览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不似今日频繁的书法展赛使获奖的书法家们都麻木了,书法爱好者也都麻木了。
 
    1983年,上海《书法》举办的“全国首届篆刻展”,开封书法家王宝贵、王胜泉、尚仁义等获奖,桑凡先生被聘为篆刻展评委。
 
    1982年,开封书法工作者协会成立,牛光甫先生任主席。协会成立不久便出版了《梁园书坛》,并举办书法篆刻学习班和“开封市首届书法篆刻展览”。这次展览是开封书协成立后对开封书法第一次较大的检阅。参展的书法作者中既有老一代的书法家,又有中青年一代的书法家,形成了开封老中青书法艺术的梯队。牛光甫、靳选、桑凡、李逸野、石如灿、韩伟业、孟舒青、刘庚三等一些老先生自觉地承担起了培养年轻一代书法家的任务,在协会组织的多次青年书法家学习活动和“创研组”以及“三八书法班”的活动中,常常能看到他们讲课的身影。除了这些老先生,中青年书法家如王澄、王宝贵等为青年书法爱好者进行授课和指导。李逸野、王宝贵、周俊杰等还为河南书法函授院编著书法函授教材,为河南书法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封中青年书法家王澄、王宝贵、陈国桢、周俊杰、王胜泉、尚仁义等迅速在全国书坛崭露头角。河南省第一届“中原书法大赛”、“第一届墨海弄潮展”奠定了他们在全国书法界的地位。同时,也打出了“中原书风”的大旗。中原地区,民风质朴,传统文化深厚,加之北方人淳朴、豪爽的气质,因而在艺术审美上也趋向于质朴、雄浑的书风,对于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情有独钟,所以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审美追求,从“首届墨海弄潮展”的开封的作品上也能很明显看到这一点。
 
    20世纪80年代末,开封书法工作者协会改为开封市书法家协会,王宝贵任主席。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又有一批中青年书法家在全国书坛迅速崛起。数届全国书展、“墨海弄潮展”、“中原书法大赛”,奠定了他们在开封、在全国书法界的地位。由于有些书法家在全国书展屡屡获奖而博得“获奖专业户”之美誉。这部分中青年书法家之所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数届全国书法展中均获得佳绩,与开封老书法家所泽被的这片艺术土壤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直接受教于牛光甫、桑凡、李逸野、韩伟业等先生,故能在艺术上突飞猛进,使得全国书法界对开封中青年书法家刮目相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开封日报 2009-12-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