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开封美食 >> 美食访谈 >> 浏览开封

慈禧就这样被"豫菜"征服

2016/1/7 10:00:47 点击数: 【字体:


慈禧就这样被"豫菜"征服

 豫菜百年系列之一:那一场逃生的盛宴
 
  一个社会缺乏历史感的时候,就会对身边的东西漠视、不珍惜。对哺育和影响了中国八大菜系之母的豫菜来说,它兼具南北特色的中和之味,蕴含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现在,它久远深厚的文化,跌宕起伏的历史,它灿若星辰的大师们,正在被岁月的风尘湮没。
 
  这些被我们丢弃的历史和文化,如果再不即时梳理、记录和传播,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就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成了没根的孩子。
 
  《豫菜百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作者采访了遍布全国的40多位豫菜大师,参考了20多本豫菜文献资料,时间跨度从清末民初到餐饮大众化元年的2013,视角涵盖了100多年内著名的豫菜名人、名店和名菜。
 
  这里面既有宏大的历史图卷与场景,也有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有豫菜名店百年起伏的变迁,也有一个大师在大时代里令人唏嘘的命运。这里面有豫菜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洪流里的挣扎,也有豫菜人令人佩服的生存智慧与坚韧传承。这是豫菜100多年刀光剑影真实江湖的描绘,亦是一本关于豫菜人的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
 
  把豫菜百年的开篇,给一个骄奢误国的女人,似乎有些不妥。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现在倒推100多年,“庚子国变”中慈禧的西逃,绝对是行将就木的满清帝制的最后演出。
 
  而也就是在西逃归来开封府为她准备的万寿庆典宴上,从北宋时期达到顶峰、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辉煌不复的豫菜,再一次无奈的惊艳朝野。
 
  美食何辜。我们就从1900年8月的那个凌晨开始讲起吧。
 
  慈禧“西狩”
 
  公元1900年8月15日,光绪二十七年7月21日凌晨,八国联军的炮声,将慈禧从梦中惊醒。窗外的北京城火光冲天。发不及簪的慈禧化妆成东北老太太,携光绪与众嫔妃、阿哥、王公大臣等千余人,开始了西逃之旅。
 
  这段哀伤而奇异的逃亡之旅,被后世称之为“庚子国变”。而在慈禧的口中,变成了“庚子西狩”。
 
  从北京、河北、宣化、山西, 70多天数千里奔波。一路上,这位气焰熏天的老佛爷经历过没吃没喝没手纸的狼狈,经历过被人当做“假太后”的屈辱,也经历过一碗绿豆汤、几个鸡蛋、一个栗子面窝窝头赛山珍海味的窘迫,10月26日,这一行人终于到了西安城。
 
  吓破了胆的慈禧在西安呆了一年零两个多月。在发现洋人不是反对自己的统治,而只是需要赔款割地之后,1901年的秋天,宛若打了胜仗的她开始返程。
 
  1901年中国的交通,除了京汉铁路仅有北京到保定一段通车外,从西安至保定全部都是旱路。沿途的各省,就要在太后的辇架到来之前,早早做好准备。
 
  河南作为慈禧返京的重要一站,豫菜就在这时候与这个女人发生了重要交集。
 
  开封,“中原首邑”的美食汇聚之地
 
  彼时的豫菜,因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已经从北宋时的鼎峰,回落到带有中国传统烹饪文化符号和地域文化符号的地方菜。但明清两代,开封仍是“中原首邑”。虽然失去了京都的煊赫地位,却仍然是南北商贾贸易的热闹地方,是达宫显贵们挥霍享乐的花花世界。
 
  河南省首家饮食博物馆馆长、著名饮食文化学者孙润田介绍说,开封在明代是周藩的所有地。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s)受封“周王”,人称“周王府”。当时在相国寺后的小山货店街路西(后称山货店街),正对酱醋胡同西口(明代街口),有一家著名的餐馆,店主人姓张。因为经常应周王府的召唤为王府服务,人们便尊称店主张老板为“张应奉”,时间长了,这家馆子便叫做“张应奉酒饭店”。
 
  “当时开封的酒楼、酒店、酒园、饭店、饭铺与摊贩排门挨户。历史资料里有‘三街门市、奇异菜蔬、稠密不断’,以及‘各街酒楼、坐客满堂、清唱取乐、二更方散’的记载。”
 
  孙润田说,到了清代,开封饮食业的生机从乾隆皇帝来汴开始。“光绪、慈禧的‘辛丑回銮’,在开封停留了一个多月。每天的膳食180多种,随行大员又以商业性质供给,这对开封饮食业的刺激很大。”
 
  就这样被豫菜征服
 
  慈禧在河南经过了洛阳、巩义、开封、汲县等几个地方。其中当时的河南首府开封,因了一场“万寿庆典宴”而成为豫菜的集中展示地。
 
  官府衙门菜的代表,五世名厨传人陈伟介绍说,当年的开封,有三大名厨。“一个是黑永祥、一个是张永祥,一个就是我的曾曾祖父陈永祥,人称‘名厨三祥’。”
 
  当时的陈永祥,因为长期在官府衙门事厨,以动作快、火候佳、做工细见长。
 
  陈伟说,根据老辈人口口相传的历史,慈禧在开封呆了32天。恰逢慈禧66岁的生日,开封府就命陈永祥等名厨为慈禧操办了“万寿庆典宴”。
 
  “当时据说曾曾祖父拿手的套四宝、烧臆子、凤踏莲、扒象鼻、红烧麒麟面等几道豫菜,让慈禧吃得很开心。一高兴,还赏了曾曾祖父50个银元宝。”
 
  根据后世可以查到的资料,在这场堪称豪奢的生日庆典宴席上,除了陈永祥的套四宝、烧臆子、凤踏莲、扒象鼻等豫菜,值得一提的还有孙可发的“白扒鱼翅”、“糖醋软溜鲤鱼焙面”和“大头菜爆里脊丝”等豫菜传世名品。
 
  作为当年开封府衙的管厨,孙可发也是值得书上一笔的人物。
 
  孙可发是长垣人,办事干练,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五,人称孙老五。当年的他不仅是开封府衙的管厨,还是创建开封花井街灶爷庙的大会首。按照现在的说法,管厨即为酒店的厨师长和行政总厨。而灶爷庙,按照孙润田的解释,就是灶君会,“是饮食行业的群众组织,也就是现在的行业协会,大会首也就是现在协会的会长。”
 
  在慈禧的这场寿宴上,孙可发的熘鱼焙面,色泽柿红透亮,鱼肉软嫩鲜香,鱼体完整无损、嫩如豆腐,让慈禧赞不绝口。
 
  而熘鱼焙面的妙处,在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执行副秘书长张海林看来,不仅在味美,还在于一个菜肴两种食趣的特殊吃法。
 
  “熘鱼焙面以活汁儿闻名。所谓活汁儿,一是熘鱼的汁儿起明发亮,浇到鱼身上还吱吱泛出鱼眼泡。二是和的谐音。糖、醋、油、盐几物充分融合,但均不出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甜中透酸、酸中微咸。这样的汁儿使得鱼肉肥嫩爽口而不腻,鱼肉吃完再上火回汁儿,下入焙得焦脆的焙面,热汁酥面,入口美妙至极。”
 
  这样的妙趣,果然征服了慈禧和光绪皇帝。因为这道菜,光绪称之为“古都一佳肴”。慈禧则赞曰“膳后忘返”,赏了孙可法20两白银。
 
  而现在流传甚广的那副 “熘鱼何处有,中原古汴州”的关于赞美黄河鲤鱼的对联,据说也是在此次宴会上,由随身的太监所写。
 
  孙润田介绍说,其实当时孙可发被慈禧大加赞赏的菜品,除了糖醋软流鲤鱼焙面,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头菜爆里脊丝”。
 
  在中原,大头菜算不得什么稀罕之物。但对于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说,御膳桌上少见的这道“大头菜爆里脊丝”,色泽鲜艳、红白相间。大头菜艮儿脆、里脊丝滑嫩,二者在齿间交缠,着实别有一番风味。
 
  “据说慈禧和光绪品尝后,倍加赞赏。离开开封起驾回銮时,一下子就带走五香大头菜万余斤,一时间轰动京华烹坛”这虽是传说,但开封的大头菜在清末民初闻名遐迩确是不争的事实,包耀记、晋阳豫这些杂货行也因此发了笔财。
 
  豪奢之旅与豫菜的交集
 
  对慈禧来说,这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除了刚开始时的狼狈,在西安和之后的归程,就是一段十足豪奢之旅。
 
  单从吃的来讲,据史料记载,慈禧逃到西安那年,正值陕西大旱,800万人口的陕西,60多个州县灾民达到300多万,西安街头也饿殍频现。
 
  然而在慈禧西安的行宫里,庞大的御膳房仍分为荤、素、菜、饭、粥、茶、酪、点心等局,每餐摆膳的菜数依然是100多道,每天光吃饭的开销下来,总得二三百两银子。
 
  辛丑8月,慈禧一行从西安返京,沿途省市州县,均需接待。数千之众的逃亡大队分三批到达,浩浩荡荡如过境蝗虫。从每席八碗8碟的“上八八席”,到“中八八席”,每顿办席一百多桌,吃的不亦乐乎。
 
  这一年的11月,慈禧进入河南境内。河南巡抚下令,沿途开辟3丈6尺宽的御道,每一站约60里设一大行宫,并于道旁每隔十步设一水缸,缸面上粉饰彩绘龙云形象,内贮清水。
 
  而伙食方面,除供给慈禧和皇帝满汉席之外,还分上中下三等酒席,不限人数,凭支应局发放的条据由厨房按等级供给。
 
  “有的不吃酒席而让折价的,甚至还有折价后,再吃酒席的。以致杯盘狼藉,酒肉随地抛弃,挥霍浪费,笔墨难以形容。”这是溥仪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李继九在《慈禧光绪返京见闻录》里写下的当年的乱象。
 
  孙润田说,据《开封饮食志》记载,从辛丑农历十月初三(一说初二)光绪、慈禧进入开封,到十一月初四离汴,供慈禧御膳每餐一百八十件,李莲英也同。光绪御膳一百四十件、大阿哥(太子)馔数相同,“可见奢侈之甚。”
 
  豪奢饕餮之旅,引起的自然是民怨沸腾。《河南特色饮食文化》一书的主编吕世范介绍说,慈禧到了洛阳后就日日酒池肉林,肆意挥霍,洛阳的厨子们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深更半夜还不得歇息,稍有疏忽就祸从天降。而当这一帮蝗虫离开过后,当地官员又要收慈禧过境产生的苛捐杂税,老百姓怨声载道,叫苦不迭。
 
  “有人为了发泄心中仇恨,将肉末和面粉制成类似人头的大丸子,放入油锅中煎炸。因为慈禧心狠手辣,百姓不敢明说,遂以慈禧与四喜的谐音,起名四喜丸子,流传之中,成为一道豫菜的名菜。”
 
  然而食物何辜、不因食者而左右,只是因为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又引发世人起对豫菜的关注,或许不过是斯时、斯人借此显示自己的的存在而已,但豫菜此后的百年之路也就此开篇。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搜狐吃喝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杞县紫薯泥端上了上合总理会国宴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