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食品、物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有百索、艾花、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自五月初一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宋史·刘温叟传》中记载:“明年重五,又送角黍、纨扇。”《岁时杂记》记载,都人以生姜、杏、梅、李、紫苏皆切如丝,入盐、曝干,谓之百头草;或以糖蜜之,纳梅皮中,以为酿梅,皆端午果子也。
粽子,始称角黍,是模仿牛角祭祀发展演变而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始记:“粽,芦叶裹米也。”西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至北宋,粽子已发展成为类食品,其品种繁多、形状不一,有枣粽、栗粽、筒粽、五色粽、肉类粽、禽蛋粽、麝香粽等;形状有角、锥、筒、菱、圆等形。因之,京师又称端午为解粽节,以粽叶长为胜者,取其年年长之意互为祝福。
屈原逝世于公元前278年,此时中国的粽子尚未“诞生”。屈原逝世700余年后,始见南朝《续齐谐记》中记载“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筒贮米祭”。此为最早的民俗祭祀记载。屈原逝世属于非正常死亡,投水时日不为人知,史书、文献都没有记载,700余年后谓五月五日,既无出处,又无佐证,疑为附会“楚人哀之”之日。北宋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今世俗,置米于新竹筒中蒸食之,谓之装筒,其遗事,亦曰筒粽”。“今世俗”应为高承生活的年代北宋;将米蒸食谓之装筒或筒粽,故装筒、筒粽之名源出北宋。宋陆游《剑南诗稿》中记载“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屈原名平,“常年”意为全年,“盘”为礼器。释义是屈原在楚地享受一年一次的祭祀,怎比得上宋王朝全年把粽子放在礼器中,享受全国民众的祭祀呢!
据上所述,端午节源起中原驱疫除害之节,角黍祭屈原是兴于北宋之遗事也。
11.炒面(粉)。是天贶节的食品。天贶节又称晒虫节,是北宋独有的节日。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诏“以六月六日为天贶节”。此时天气炎热,害虫猖獗,故民间又称其为晒虫节。皇室赐臣属炒面,民间制炒面和料豆。炒面以沸水冲食,可去火明目、免目疾,俗称不害眼,还可养胃、治泻肚、防痢疾。料豆是炒黄豆、豌豆饲喂牲畜,使其膘肥体壮。是日民家翻箱倒柜晒衣被和陈粮,将危害人畜的害虫炒死或晒死,确保人畜平安。此俗至今尚在中原流行,并影响到河北、山东等地。
12.乞巧果。是七夕节的食品。相传,每逢七夕,银河东岸的牛郎与隔岸相对的织女鹊桥相会,成为受人敬仰的爱情楷模。至汉,崔《四民月令》始见文字记载。至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始见:“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陈瓜果于院中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
至北宋,七夕乞巧盛行成节。七夕乞巧自南北朝后因道教三、七戒荤,改为六日乞巧。对此宋太宗十分重视,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乙酉正时诏曰:“七夕佳辰,近代多用六日,宜七日为七夕。”自此盛行天下成节。
京师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相拥不得复出,至晚方散。儿童穿新衣,手持荷叶,效颦“磨喝乐”(梵文音译)。至六七日晚,贵家结七巧楼于庭院,陈设“磨喝乐”、花瓜、笔砚、针线等,或儿童作诗。女郎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将小蜘蛛安放于盒子内,次日观结网圆正谓之得巧。
节日物品有:“磨喝乐”,即彩绘泥塑幼儿,着红纱碧笼饰以金银牙翠;蜡铸龟兽鱼虫,彩绘金缕,谓之水上浮;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以板覆土种栗生苗,置茅屋花木,作田舍小人物,似村落之态,谓之谷板;以小豆、小麦等于瓷器内,以水浸之,令其生芽数寸,以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市中心结彩帐售卖。似此手工制作至今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如今日之面人、面仙、食雕、豆芽菜、无土栽培、微缩景观、泥塑、蜡像等。
节日食品乞巧果又称笑靥儿,其花样奇巧百端,若买一斤,内有门神状的果食将军一对,如此小巧玲珑的果食谓之乞巧果。
13.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中秋节是兴起于北宋的又一个祭月赏月的节日,行于八月十五,恰在秋季中间之月之日之时,故曰中秋,又作仲秋。中秋,天高云淡,晴空万里,皓月当空,月色格外明朗,是玩月赏月的最佳时节,然古人视月为阴,隐含不祥之兆,故“中秋”没有登上神坛,而成为一个时间词。
至五代后周,开封已出现玩月赏月之民俗,其阊阖门外有张守美家售四时节日食品“玩月羹”的记载。
至北宋,皇室正式规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梨、枣、栗、葡萄等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竹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月饼是北宋京师创新糕点,是祭月的象征食品。宋苏东坡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是关于月饼最早的文字记载。月饼始为民间的笼蒸馅饼,形如满月,大小如碗口,薄厚一扁指,以面、油、饴糖调和成酥馅。商家规范生产后,杂以瓜子、核桃仁、干果等。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有“月饼”之名。元周密《武林旧事》中也记有月饼。“蒸作月饼”一直流传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今月饼品种繁多,不胜枚举,唯老式月饼,又称传统月饼或京式月饼最受民众的喜爱。
14.重阳糕。是重阳节的特定食品。“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故称重阳或重九。重阳始称九九日,是日文人雅士饮酒赋诗;汉晋之间始有佩茱萸、食饵、饮菊酒令人长寿之说;至南北朝始有登高、饮菊酒、佩茱萸可消灾之记述。
至北宋,由于民众的广泛参与,形成了登高游乐活动,始称九九日为重阳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星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岗、独乐岗等处聚宴。诸禅寺各有斋会,惟开宝寺、仁王寺游人最盛。节日食品为重阳糕、食禄糕、万象糕、百事糕、枣栗糕、片糕等。重阳糕以面粉、鸡蛋搅拌笼蒸为糕,上插彩旗,掺以果食,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仁、松子仁之类;又以面粉做狮子蛮王状置于糕上,曰狮蛮。天欲明时,以片糕搭童子头顶,祝福百事皆高。饮菊酒呈高档化之势,因为京师培育出大量的名贵新菊,如黄白色的万龄菊、粉红的桃花菊、黄色的金龄菊、纯白而大的嘉容菊,以名菊酿酒制馔价格倍增。酒家以菊缚成洞户,无处无之。登高、饮酒、赏菊、游乐成为重阳节的主题活动。
15.三牲供。是民间祭祀祖先的常见供享,它由“太牢”、“少牢”祭祀发展演变而来。三牲是指猪头、鱼、鸡,后世又增减为馄饨、馍或祖先生前喜爱的食物。农历十月初一为备冬贮粮,正月初三为享年,异地子女于通衢十字路口“遥祭”,就地画圈象征祭案。如今,多以鲜花、果供及生前喜食之物为供,以寄托思念和养育之恩情。
16.炙脔肉。是暖炉会的节日食品。暖炉会萌发于朝堂设火,也就是今日之开炉取暖兴起的民俗节日。《宋史》、《东京梦华录》、《皇朝岁时杂记》、《醉翁谈录》中记载旧俗行于九月初一,新俗行于十月初一。是日,民间置酒设暖炉会,沃酒、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啖。送女儿亲家薪炭、酒、肉、缣帛,新嫁女儿送火炉。
节日食品有沃酒,即丰美的酒;炙脔肉,即烤肉块,又称太祖肉、御烧肉,是宋太祖雪夜踏访赵普丞相府,自斟自饮、边吃边烤的即兴佳肴,后人效仿曰太祖肉。至元代已发展成为宴上烧肉,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时兴菜,猪、牛、羊、鸡、鸭、鹌鹑皆可烤。它是开封的一道历史名馔,并流传到韩国、日本,名扬四海。
17.馄饨。是冬至节的食品。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北宋元旦(今称春节)、寒食、冬至三大节日之一。冬去春来,始自冬至。开封民谣曰: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这一天夜长昼短,过了这一天,白昼要多出做一根线活的时间,故曰阳生,是春之初始。
是日,天子祭天于南郊。自汉始冬至有“朝贺”仪式或“亲表朝贺”,而没有称“节日”。
至北宋,冬至发展成为“亚岁”,成为民俗节日。《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京师最重此节,一年之中至此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祭祖先。《岁时杂记》中记载,冬至号亚岁,人逐以冬至前夜为冬除。由此可知,北宋冬至已成为仅次于年节的节日。
冬至节的食品是什么呢?《岁时杂记》中记载,京师人家多食馄饨,故有冬馄饨、年之说。馄饨与在唐朝时是互称混用的,特指汤煮面片或面段。到了北宋,面食有了分类,把包裹馅的称为馄饨或饺饵,把无馅的面片、面段、面条称为或长寿面、龙须面。因此,馄饨应为饺饵即饺子,应为长寿面。
冬至节吃饺子源于亚岁冬除祭祀,并不是为“防止冻掉耳朵”。(宋启文)(原标题:开封的节日食品文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