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北宋把正月晦日送穷鬼改为正月初七送穷鬼,名曰送晦日,并把“晦”字的字义引申为:晦气、倒霉、不顺利。因此,扩大了活动范围,吸收不同阶层的人参与其中,形成了民俗,成为过年的组成部分。该节日的食品是面茧、千张、百馍。面茧即今日之面蛹,于人日晨抛撒野外,饲喂野鸟、野兽,善待野生动物。千张即今日之鏊烙馍,烙一千张,大小如掌,赠送通衢行人,善待远方客人。千张之名今日被一种薄豆腐所沿用。百馍,即今日之小蒸馍,大小如卵,又叫金银馒头,赠送村头行人,祝新生儿、幼儿“消灾”“长命富贵”。至新中国成立,“送穷”在移风易俗中逐渐消失废止。至今,“送穷”已成为历史。
6.探春卷。又称打春卷,是源起北宋京都开封立春节的食品,已成为开封历史名馔,是春季高档宴席的时令佳肴。
“打春”是北宋京都开封兴起的一个新词,《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以红绿绸结成彩鞭打牛身,谓曰“打春”,象征劝农勤耕和重耕兴农。宋晁冲之诗云“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是日,百官入禁中朝贺,宋室赐臣下春宴,送春饼、生菜置奁中,插春幡,象征万物新生。官僚、学士写春帖、请春联,又称春幅;翰林书春词,以文字工丽为上,多用绝句,粉饰太平,或寓规谏之意。是日开封府前售卖泥塑小春牛,街市彩饰,制青幡插门楣,故又称“打春节”。《梦粱录》中记载其节日食品为“春饼、菜饼、圆子汤”。又载宋时市食点心,有米薄皮春茧,富贵人家常卷入小吉祥物,以卜异时命运和官位高下。此薄皮春茧即春卷,大小如指,形如桑蚕,它起源于面茧(蛹)。今日之春卷有压皮、手擀皮、锅摊皮、抓皮之分。
“打春”时民间的食品是:馒头馅(包子)、韭黄生菜冷淘(韭黄调凉粉)。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有赐百官食,立春吃春饼,元夕吃圆子的记载。这些明代习俗多是从宋代沿袭而来的。
如今,鞭牛之俗已不复存在,但兴农之风犹在,南水北调、太空育种、科技兴农惠及千家万户。“立春”延伸为“打春”,把“打”字扩展为动词的代称,如打船、打车、打的、打水、打肉、打伞……皆源出北宋京都开封打春牛之故事。
7.元宵。原本是指时空的词。元:开始、第一;宵:夜,即夏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又称元夜、元夕。
元宵祭月谓元宵节,它源起何时传说不一,一曰汉,二曰唐,三曰宋。汉典籍中无祭月的记载,西汉正月十五燃灯是祭太乙神的;唐睿宗、玄宗于京城东、西二市燃灯,一、三日是祭财神或太乙神的。道教创立的三元节始于唐,为上、中、下三元,上元正月十五谓“天官赐福”“福星高照”。唐《太平御览》也记载有“正月十五燃灯祭道教太乙神”。由此证明,汉唐均没有民众参与或以祭月为内容的节日。
闹元宵源起北宋京都开封,是诸多节日中最热闹、最繁盛、最欢快的,又称灯节、灯夕、放灯、过小年等。《水浒传》及《七侠五义》、《东京梦华录》等都有京都开封闹元宵之记载。
元宵燃灯是祭月的主要活动内容,它的含义是指明破暗、光华吐辉、灯明月圆、赐乐于民。它凭借月色之美,以灯祭月,展现民众的夜生活,彰显月夜文化。进入腊月即设灯市,用于制灯、售灯、展灯。珍奇者,数人聚资购买,集合于酒楼,彩胜者得灯。灯期至,皇亲国戚、贵妇少女、平民百姓,扶老携幼融入观灯、赏灯之人流,尽享诗情画意之良宵。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在观灯、赏灯之时,人们剪彩帛或书写、绘画于灯笼之上为文图,暗藏隐语供人猜测,谓之灯谜,猜中者谓之破谜,制谜者以小礼物相送。
施放烟火。燃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新纪元,它不仅轰动了京城,也成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宋人《武经总要》中记载北宋已有火药配方。《东京梦华录》载:“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呈于楼下……忽作一声如霹雳……烟火大起……”由此证明,爆仗那时已被用于军事表演,似此规模之大、文化品位之高、影响之深远,堪称世界之最。
元宵节的食品是浮圆子,犹如满月升起于混沌初开之天空,为祭月之象征。
元宵煮浮圆子 宋·周必大
今夕是何夕, 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 灶婢诧新功。
星仙乌云里, 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 附此说家风。
此乃元宵节食品最早的文字记载。浮圆子之名久之被弃置,改称元宵。元宵流传全国后异地异名有:灯圆、团圆、茧圆、顺风圆、珍珠圆、接天圆子、汤丸……其形状有大如口杯者,也有小如指肚、黄豆者。其馅有:山楂、玫瑰、豆沙、枣泥、桂圆、菠萝……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了总统还想当皇帝,1913年主政时,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讳称“汤圆”;1916年称帝时因“汤圆”与“烫袁”谐音,又改称“汤团”。袁世凯被人民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汤圆”“汤团”之名载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史册,记录了元宵名称变更的由来和发展。
元宵节食品还有焦堆。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中载“焦堆最盛且久,又有大者名曰柏头焦堆。凡卖堆必鸣鼓,谓锤鼓。每以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列街巷处处有之”。据考证,“焦”为油炸,“堆”为形状,犹柏树之冠,形容“大、圆”,似应是油炸元宵,借意月亮油然而生。
据上所述,元宵、焦堆为北宋京都开封的创新节日食品,流传千年,深受民众的喜爱。清末商务印书馆的《辞源》称宋以来相沿有元宵吃浮圆子的习俗。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8.社饭。是春社、秋社的节日食品。春、秋二社是民间祭祀土地神的,源起何时无证,推测起于“礼崩乐坏”之后,因为祭天祭地是皇帝的“专利”, 逾越罪不容诛。唐王驾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其节日食品有白肉和酒。
至北宋形成了皇家与民间“双轨制”祭祀土地神。祭日定于立春后的第五戊日,约在二月间。是日,宋廷在京郊祭太社,令御厨造大环饼,又称熟饼蒸豚,并以社糕、社酒赐近臣、贵戚;有漫波饭,加以鸡饼,用青蒿、芫荽、韭遮盖,以赐近辅。而民间则以里正和有治事才能的人于里社行祭,祈丰收,曰春祈农祥。
秋社日由春社祭祀引发而来,源于北宋的民俗祭祀,行于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八月间,曰春祈秋报,即秋后报告收成,酬谢土地神。《东京梦华录》中关于秋社有载:“……归时各携花篮、果食、食物、社糕而散。”秋社日妇女皆携子回娘家,外公、姨、舅以新葫芦、枣相赠,俗云宜良外甥。
春、秋二社的食品是社饭、社糕、社酒、社粥、鏊饼、大环饼、辣鸡脔、漫波饭……其用途各不相同:赐近辅、赠贵戚、送亲友、祭食、稍兜(今称打包)、医治疾病等。至今已发展为盖浇饭、炸酱面、辣子鸡丁、药酒……无一不是民众生活的必需食品。
9.指天馅。是浴佛节的食品,浴佛节又称灌佛节,行于农历四月初八。是日,自唐代起始有信徒吃“糕糜”之俗。至五代开封出现了“指天馅”,替代了“糕糜”。“指天”为食物之形,含承接西天之意;“”为熟食;“馅”为包裹在中间的心,是包子形成过程中初始之名,也就是说“指天馅”是包子的雏形。
至北宋,浴佛节已成为僧民共庆的活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浴佛节这日七十二家正店,初卖煮酒,市井一新,惟州南清风楼最便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嘉宾觥筹交错;寺内浴佛仪式盛大,僧尼道云集相国寺。四方扶老携幼赴开封十大禅院,惟相国寺独行,陈机械佛自动周行七步,观众愕然,并求浴佛水饮漱。
10.粽子、香糖果子、百头草、酿梅、三鲜果等。
上述这些为北宋端午节的食品。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流传很广,经考证属误传。端午节起源于中原驱疫除害的民俗节日,是由立夏节发展演变而来的,至汉代行于五月初五。端,事物的一端,五月初始之日谓端一,至初五谓端五或重五。古时五、午相通,又作端午。午为阳,又曰端阳,端阳天气炎热,害虫蝎子、蜈蚣、长虫(蛇)等五毒猖獗,危害身体健康。古人认为炎热为邪气,招致害虫滋生、传播瘟疫,故借阳扶正、驱疫辟邪是端午节的本意,与纪念屈原之说相悖。
端午节汉时始有文字记载,以朱索五色,连接桃印,文饰门户,借以辟邪,驱赶恶气。至北宋,人们逐渐认识到“朱索五色”难止恶气,即采取科学务实之法,以艾结索,或捆扎成人、花、虎形,饰以彩带置于门首,借以将瘟疫、毒虫拒之门外,并于室内点燃艾索驱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岁时杂记》中记载人们端午节做罩子,以木为骨,用色纱糊以罩食。时至今日仍被广泛采用,如食罩、窗纱、蚊帐等。(宋启文)(原标题:开封的节日食品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