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开封人称为“小年”,即元宵节。民谚有“十五吃扁,十六吃圆”的说法。扁指饺子,圆就是元宵了。
正月十六过后,表明春节正式结束。正月十六当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人吃上一碗元宵或汤圆,取大团圆之意,也含有大圆满之意。
据史书记载,宋代就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上元”指正月十五;宵,夜也。宋孝宗时一位大臣写了一首描写元宵的诗:“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奴婢施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元宵在中原地区以甜味的居多,传统的以白糖、蒸熟的面粉、水果汁或果脯肉、食用色素等按一定比例拌匀,捶打成饼,再用刀切成小方块,制成味道各异的元宵馅。后来物质丰富了,馅心内逐步加入了芝麻、花生、松仁、核桃仁等。制成的馅心在水中捞一下,放江米粉上滚动,略淋上水,再放在粉中滚动,直至制成,煮熟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