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存丙的后人在演练拳术小尚炮捶。 (本报资料照片)
据小尚炮捶第八代传人王在齐、张法俊、郭德福讲述:张存丙,约生于1710年,系张氏十六世孙,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各门派武术之精华,兼受自然界变动之启发,始创小尚炮捶,其功夫、威名广为流传。
一日,张存丙保镖赶路,看天色已晚,准备住店。一行人来到一家客栈门口,见店主满脸横肉,行动诡秘,不似寻常开店之辈。张存丙怀疑是家黑店,不想在此休息,打算另换一家。哪知店主竟然不许,一边把牲口往院中拉,一边说:“客人请住下吧!小店方便得很!”
张存丙见店主不是善良之辈,也不答话,出右手中指扣住车尾铁环,说声:“回来吧!”那车便径直往后退去。店主不知何故,又鞭打着牲口往前走了几步。张存丙再次用力,说声:“回来吧!”如此连续三次,店主看出来由,吃惊不小,心想:“没有千斤之力,如何能够将三匹正在前进的马拉回!”顿时,店主陪着笑脸说:“师傅,对不住了。”张存丙笑答:“没什么!”店主又问:“敢问师傅哪里人?尊姓大名?”张存丙答:“你没有看到镖号吗?”那人一看镖号,大吃一惊:“原来是怀府镖车,小的有眼无珠。”说着慌忙下跪,张存丙上前将店主扶起来,双方寒暄几句,方才进店。自此,二人成为好友。
张存丙护镖十余年,闻名中原,广交朋友。停镖以后,山东朋友见到怀府镖车,时常询问:“为何不见先生来送镖?”得知张存丙不再护镖,在家改行做生意后,山东朋友十分想念,一行数人千里迢迢赶往怀庆府拜访张存丙。张存丙设宴款待,席间,一黑大汉见张存丙与常人并无区别,心中不服。他手拿遍体通红的碳头,一边点燃手中的烟,一边说:“先生功夫名震四海,可否让小辈开开眼界?”张存丙笑着说:“此后生功力不凡,我恐见笑于大方之家了。”说着便撸起裤腿,随手将碳头置于腿上,轻声说:“手拿碳头不方便,不如放在腿上用着方便。”那后生见状倒头便拜。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张存丙的趣闻逸事已经所剩无几,但从仅存的这些资料中,我们还能依稀瞥见张存丙打拳时的飒爽英姿,仿佛能感受到他的豪情壮志。自从他创立小尚炮捶以来,经历十一代的传承,每一代皆有人才涌现,例如第二代传人“飞毛腿”张兆角、第三代传人一代宗师张兆德、第四代传人文韬武略张书庭等。
传承面临机遇与挑战
可是,近年来,由于传统节日淡化,老一代武师年事已高等原因,使得小尚炮捶的传说故事收集、挖掘的难度加大,甚至小尚炮捶的传承也出现了断层现象。为保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焦作市、中站区、小尚村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例如:将小尚炮捶列入焦作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中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炮拳研究会,建立小尚炮拳档案,认证小尚炮拳代表性传承人等。目前,小尚炮捶已于2009年6月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尚炮捶的传人已在山东、北京等地开设武馆,教授小尚炮捶,为进一步推广小尚炮捶作出贡献。据中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原主任张玉江介绍:“过去,村里老一辈比较保守,不肯将小尚炮捶外传,丧失了许多发展的机会。现在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小尚炮捶,但是小尚炮捶的保护工作依然不够完善,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几百年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小尚炮捶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分别在清末、1949年、1985年呈现高潮。但由于历史和地理以及经济格局转变等原因,该拳种近年来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相信在后人的共同努力下,小尚炮捶必将得到广泛传播,闻名海内外,再现其创始人张存丙的武术风采,迎来小尚炮捶的新一个辉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