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知识 >> 浏览焦作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陈家沟遗址

2014/2/18 16:30:33 点击数: 【字体:

陈家沟遗址
陈家沟遗址 □张保民(本报资料照片)

    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不但以太极故里闻名四海,而且还是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遗址。遗址位于陈家沟村西北,南水北调干渠线路从遗址穿过。2004年秋天,温县文物部门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占压区作文物调查时发现,文化层厚约3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2005年4月至12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干渠占压区进行考古发掘,获得重大考古发现。

    陈家沟遗址发掘面积7500平方米,发掘出各个时期的灰坑1100座、墓葬128座,东周时期房屋1座、陶窑9座;出土陶、骨、石、玉、蚌等各种质地的器物500余件,并有少量宋代瓷器、唐宋及清代铜钱。

    龙山文化遗存不多,主要遗迹有壕沟、灰沟和灰坑,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有少量石、骨、蚌器和螺蛳壳。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褐陶、夹砂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夹蚌褐陶、泥质黑陶、泥质红陶等。纹饰有竖篮纹、划纹、弦纹、方格纹等,器形主要有深腹罐、小罐、斝足、豆、瓮、圈足盘、折腹盆、钵、器盖、器座等。石器有石铲、石斧、石刀等。骨、蚌器主要是刀、镰、镞。

    西周时期的遗存在遗址的各个部分都有发现,主要是灰坑和墓葬。灰坑数量不多,以圆形坑为主,出土物不太丰富。墓葬共发现5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填土多为红褐土,在一个墓的填土中还发现一具狗骨架。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和仰身屈肢。

    东周时期遗存最为普遍,分布于整个遗址,出土物也最丰富。主要遗迹有陶窑、墓葬、马坑、灰坑、居穴等。墓葬发现38座,全部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大多数是仰身直肢,也有仰身屈肢,只有一例是俯身屈肢。共出陶器40件(套),随葬器物有鬲、盂、豆、罐、鼎、盆等。其中M54是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墓葬,在它的东部1.7米处还有一座陪葬马坑。葬马坑形状呈长方形,距坑口深0.3米处发现马2匹,头均朝东又昂首向北,四肢伸直,南北并列,北部的一匹压在另一匹的四肢上,可以确定是死后摆放的。东周时期的灰坑数量众多,形状大致可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还发现了加工制作石圭使用后的石料废弃坑。有相当多的灰坑形制较大,坑壁规整,坑底很平,还有一些与灶有关的迹象。这些应是当时人们居住用的,也可称居穴。

    汉代遗迹也有发现,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东部,个别探方内堆积有地层,其他的多为灰坑和水井等迹象。灰坑内填土中出有不少汉代砖瓦片、饰有花纹的空心砖块和烧土块、蚌壳片。遗址内还零星出有唐宋时期的铜钱和瓷器等。铜钱主要是“开元通宝”、“皇宋通宝”、“政和通宝”、“天禧通宝”等,瓷器主要是碗、碟类,玉璧底,多施黄釉、豆绿釉等。

    陈家沟遗址由龙山文化、西周、春秋、战国、汉5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连续叠压,其文化层厚度3米至7米,经历了原始社会龙山文化、西周、东周、汉、唐、宋、元、明、清时期,时间跨度4000余年,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以东周时期为主的古村遗址。这说明自古以来,陈家沟一带的清风岭上就是先民们聚居的村落,遗址的发掘对复原当地历史文化面貌、研究东周时期手工制作工艺有极高价值。2011年4月,温县人民政府公布陈家沟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标题:陈家沟遗址】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焦作晚报 2012年8月6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五里源海蟾宫松花蛋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