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得胜鼓源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各霸一方,逐鹿中原,争夺天下。时任魏国大将军的司马懿为鼓舞将士斗志,夺取最后胜利,特命军中乐师根据自己的意念创编得胜鼓曲并在军中使用。将士出征,鼓乐相送,壮气助威;将士凯旋,以鼓乐相迎,庆贺胜利。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懿率大军征伐公孙渊,途经家乡温县,在县城南门的虢公台宴请家乡父老,以得胜鼓乐助兴。从此,得胜鼓便在温县民间广为流传,并被家乡人民称作司马懿得胜鼓。
司马懿得胜鼓乐谱运用音乐中宫、商、角、徵、羽的五声关系,巧妙地将阴阳五行哲理、天体运行规律及军事兵法等融入鼓乐中,选用大鼓、大镲、鞭鼓、云锣、月锣作为主打乐器,使该鼓曲演奏起来深邃凝重、古朴典雅、节奏细腻、气势恢宏,时闻鼓声隆隆、锣声锵锵,威武雄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司马懿得胜鼓演奏乐器较多,表演队伍庞大。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全套鼓曲分十二回,每一回代表一个月,象征年年胜利、月月奏凯之意。根据五声、五方、五行的自然哲理,每一回的开鼓均用五声重锤,俗称“老五槌”。另寓“吾”之谐音,意即以吾为本,使将官士兵闻之遂有一种自信、自尊、自强、自豪感。又据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每一回束鼓均以二十四声响鼓结尾。密集的二十四声束鼓俗称“忽雷炮”,既鼓舞斗志,又隐含杀机,具有震天动地的号召力量。
司马懿得胜鼓全套曲谱均采用2/4拍节奏,对比强烈,细腻明快,演奏速度虽然缓慢,但不失流畅,每分钟40拍左右。司马懿得胜鼓十二回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各不相同,由于广泛运用了回旋、变奏、统一、对比的手法从而使乐谱结构精巧新颖、内涵丰富。司马懿得胜鼓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原地围场造型表演;另一种是演员将鼓或挎在身上,或置于架上,或驾于车上作行进表演。司马懿得胜鼓的演奏速度是前八回速度较缓,后四回速度较急,产生对比,渐进高潮,充分反映了司马懿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指挥若定、疾徐有度的人物性格。
温县安乐寨、上苑、招贤是司马懿的故里,也是司马懿得胜鼓广为流传的地区。该地区在隋末以前便是温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周时期的名城重镇,素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司马懿得胜鼓在其发展传承过程中,通过历朝历代的文化熏陶,加上当地民风民俗的需要,遂成为温县安乐寨周边地区在节庆、庆典、祭祀、社火、庙会等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也使该鼓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鲜明的对民间习俗的依赖性。
2007年2月,“司马懿得胜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