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都江堰,东方今报记者曾去探访过。
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父子带领群众修建的都江堰,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根据岷江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乘势利导,修建了这座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000年都江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位于陕西泾阳县泾河北岸的郑国渠,是采用拱形地下渠道,使渠壁拱卷有力,不易塌陷。后来,郑国渠荒废。1930年,此渠又破土动工,历时近两年,修成的泾惠渠继续造福百姓。
广西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而济源枋口堰的渠首也是敞开式无坝引水工程。更让人称奇的是,枋口堰渠首处是沁河的一个弯道,人们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弯道”原理。沁河水在经过弯道时,泥沙石块被旋到外侧,大量的泥沙石块不会卷进渠道。
据济源市文物局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办公室主任秦胜利介绍,按照《沁河志》的记载,枋口堰是中国第一个“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
这是枋口堰留给后人的历史片段。千百年来,当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声名鹊起、备受推崇之时,而枋口堰却隐忍在古轵国的一处峭壁下。
●沁河入渠
可能是巧合或者是其他原因,秦朝几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都有特殊之处。
春秋时期,济源曾经是富庶一方的轵国。战国时,轵城为晋国属地。公元前4世纪中叶,“三家分晋”,轵先归韩,后又属魏。秦代实行郡县制,设轵县,轵城是秦国军事重镇之一。
位于岭南地区的广西兴安县,则是湘、漓二水之源。
虽然秦代统治今焦作、济源地区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59年。但在秦汉时期,济源因其古轵文化,达到了文明的顶峰。另外,济源地处司马迁《史记》中所述的王者迭兴的“三河之地”——河东、河内、河南的中心地带,是华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不过,秦汉时期,济源重要的水源——济水出现了淤塞,南济和北济更是“水脉径断,故渎难寻”。
发源于济源王屋山太乙池的济水,不但滋养了济源、沁阳、温县沿岸的群众,还流经山东济南等地,最后入海。古人把济水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天下“四渎”。唐宋时,济水已呈弱水气象。随着黄河的不断南侵,最终夺取了济水的河道,济水就此消失。
为了便于灌溉,秦国地方政府组织人力在山上砍一些木质坚硬的大树,再把大树制成木板和木桩,便在今日五龙头村的沁河南岸修建了这座简易的枋口堰。
沁河水被引向南岸后,灌溉了沁河出山口以下广袤的良田,为大秦帝国提供了战争所需的粮草。
●历史的见证
从秦朝到明代,枋口堰历经十余个朝代的修建。
秦时的枋口堰也有不足之处,制作工艺简单,没有任何控制设施,虽然见效快却浪费水,而且木桩在水里浸泡时间长了很容易腐烂。
三国曹魏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将枋口堰木门改成垒砌石门,应该说这是一次大的进步。
司马孚不仅修缮了原先的灌溉系统,还增加了排泄设施,使洪水来袭时,枋口堰可以排泄洪水,稳定下游局势。
据史料记载,司马孚修葺后的枋口堰,灌溉济源、沁阳等县千顷良田。
历史上,隋代对枋口堰的修建也有明确的记载。
隋朝统一天下后,因连年战乱,“中原萧条,千里无烟”,枋口堰也年久失修,功能颓废。
公元590年前后,河北涿州人卢贲上任怀州(今沁阳一带)刺史。卢贲来后,首先修葺了枋口堰,后卢贲又组织役夫新开了两条渠。据《隋书》记载,卢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流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泻卤,民赖其利”。
在卢贲之前,枋口堰只是一个渠道灌溉。而这次,卢贲开创了引沁分渠的先例,大大地扩大了灌溉面积,这也是具有开创性的举动。
唐代时,枋口堰改称“广济渠”,节度使温造扩修,灌溉济源、河内、温县、武陟农田五千顷。到了元代,继续开渠修堰,润泽温、孟、沁、济、武五县。那时,枋口堰又称“广济河”。
再后来,枋口堰慢慢地走进了历史的深处。【原标题:济源秦渠媲美都江堰 五龙口古水利设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