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传统文艺 >> 文艺与品牌 >> 浏览文章

灵宝艺人索辛酉把道情唱到国外

2011/5/5 16:20:43 点击数: 【字体:

 
    河南报业网讯 2005年3月5日,受奥地利一民间组织的邀请,河南省灵宝市尹庄镇西车村的道情皮影又一次走出国门,到奥地利演出15天,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年过七旬的农民艺人索辛酉老先生再一次成了“明星”。4月初,笔者来到河南省灵宝市尹庄镇西车村,慕名采访了刚刚回到家乡的老艺人索辛酉。  
    着迷道情 一生与戏为伴
     “索辛酉会唱道情,外国人都知道”,这不是一句信口开河的“广告语”,而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道情产生于元曲鼎盛时期,在河南灵宝少说也有500多年的历史。像京剧、豫剧、蒲剧一样,它也属于一种剧种。道情的乐器主要由“八仙乐”组成,表演形式是,五六个人围坐在一起拉弦、吹笛、打板、打铜器等,连奏带唱。后来,道情又添加了皮影、木偶等道具进行表演唱。
    索辛酉唱道情的缘由,还得从清朝说起。西车村有户人家祖上是清代的举人,特喜欢唱道情,唱道情一连传了五辈人。受此熏陶,西车村喜欢道情的人特别多。在这样的环境下,索辛酉从小就喜欢唱道情。当时,因为家境贫寒,他只上了3年学就辍学了。辍学后,他便背着父亲偷偷地跟着村里的人学唱道情。因为他聪明伶俐,人又勤快,很受大家喜爱。那时,道情班子里5个很出名的老艺人都特别愿意教他。索辛酉吸取众家之长,没唱两年就成了班子里有名的角色。1954年,灵宝县成立了灵艺皮影剧团?主要以唱道情为主。21岁的索辛酉成为该团的一名成员,并且很快就担任了灵艺皮影剧团团长。由于受当时条件的影响,灵艺皮影剧团几经周折,合合散散,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自发表演团体。农忙时回家干活,农闲时组织演出。 
    然而,不管环境如何改变,索辛酉爱唱道情的爱好却丝毫没有改变。没有演出任务时,他就自己跑到陕西、山西等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1979年,老戏开放后,索辛酉担起了发展西车村皮影艺术团的重任。 
    在团里,索辛酉不仅要场场出场吹打弹唱,而且还亲自动手修理、增添道具等。由于他手里的道具不多,再加上一些道具遗失或被耗损,索辛酉于是跑山西、入陕西,自己掏钱去购买行头,少则三五百元,多则千把元,索辛酉一有钱就拿出来添置东西。而自己家里的生活用品,他却从来没有操过心。索辛酉粗略计算,仅皮影道具在他手内就换了两茬。头茬在山西买的,二茬在陕西买的,花费少说也有万把块钱。
    剧目通俗 农民朋友喜欢
   
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农村根本请不起大剧团唱戏,而农民们又十分渴望文化生活。索辛酉作为一名活跃在偏远农村的农民艺人,与一些戏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哪个村子的群众想看戏了,只要打个招呼,他都会尽量赶去。索辛酉经常演主角,每场戏结束后,都会累得满头大汗。索辛酉演戏时一般只收百来块甚至几十块钱的本钱,特别受农民朋友欢迎。农村里遇到婚丧嫁娶时,请索辛酉的戏班子去是常有的事。
    索辛酉唱的剧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教育人、启发人的剧目很多,主要以道家戏为主,有《高老庄》、《湘子归山》、《收吴兰》等。另外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如《小二姐做梦》、《小货郎翻箱子》等,约四五十部。索辛酉唱的戏寓教于乐,赏心悦目,群众都特别喜欢看。索辛酉喜爱唱戏,而且唱起戏来从不知疲倦,饿了,在舞台后面啃个馒头;渴了,就随便喝点凉水。
    有一次,索辛酉去卢氏县徐家湾乡演出。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演出中,那些诙谐幽默的生活小戏让群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拍手叫好。而有些意味深长、情真意切的剧目又让观众感动得直掉眼泪。那晚演出结束时,台下的掌声一次次地响起,朴实厚道的老大爷、老大妈紧紧拉着演员们的手,一声声地恳求道:“再来一场!”索辛酉的心灵被震撼了。接下来,他和剧团又连续演了两场,一直演到次日3点钟才勉强收场。剧团要走时,村里的父老乡亲们都来送行,帮助整理演出道具。有的还从家里拿来土特产,送给索辛酉。车子开动后,乡亲们还一个劲儿地跟索辛酉打招呼:“明年还去接你呀!”提起这些,索辛酉动情地说:“碰上这种时候,自己总忍不住要掉泪,心里特别激动……”
    情寄梨园  一生甘愿清贫
   
俗话说:“唱戏的人不发家。”那么,唱道情的则更不用说了。五六个人唱一晚,每人只能分到几块钱是常有的事。然而,索辛酉即便是碗里没有肉吃,却不能3天不开口唱戏。对道情的痴迷,使他根本不去计较挣钱的多少。
    索辛酉有4个儿子和1个女儿,家里生活拮据。妻子赵兰英是个十分贤惠的人,为了让他唱好戏,培养儿女、赡养老人等重担都落到了她的身上。1961年和1962年,生活极端困难,索辛酉的父亲害病瘫痪卧床不起,儿女们又小。他整天唱戏不在家,家里缺少劳动力,几乎天天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此,村里一些人都说他“不务正业”,然而家人没有任何怨言。
    唱戏是个苦差事,又不能养家,儿女们感受其苦,虽没人愿意跟索辛酉学唱戏,但都十分支持他。 
    灵宝道情  老外竟也痴迷
   
1990年,山西省的侯马皮影研究室在临汾大学召开国际戏剧研讨会,共有7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索辛酉演唱灵宝道情一炮走红,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称赞。据了解,法中艺术协会会长吉乃木曾3次来灵宝,每次都邀请索辛酉去法国演出。在此期间,索辛酉的道情声名鹊起。在1992年郑州国际少林艺术节中原文化大观园演展活动中,索辛酉的道情皮影获“皮影艺术”优秀奖。1992年10月,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授予他“民间皮影艺术家”称号。
    1996年春天,对索辛酉来说是一段十分特别的日子。应法中友好协会的邀请,索辛酉在法国巴黎的“中国城”举办的“中国五千年文化展”活动中演出,受到法国人的热烈欢迎。索辛酉当时在巴黎的3个月里,共演出百余场,且场场爆满。这些延续几百年的中国古文化,令外国人感到惊讶不已。他们一个个翘起大拇指,纷纷称赞:“OK!OK!”有一天,前来观看演出的外国人竟把演出场地围得水泄不通。演出结束后,外国人纷纷和索辛酉合影留念。每次演出,台下的许多摄像机和照相机总是不停地拍摄,当地电视台、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索辛酉说,当时演出的多以道家戏为主,如《高老庄》、《湘子归山》等,另外还有24孝的《郭巨埋儿》、《丁兰刻木》、《董永卖身》等。 
    中国国宝多少钱也不卖
   
此次赴奥地利演出地点是在菌斯布鲁科州的一处皇宫,同样接受邀请的还有日本和印度的民间艺术团。同样是容纳五六十人的演出场馆,但首场演出后,日本和印度的演出场馆便因无人观看而被迫关门,唯有中国的道情皮影深深地吸引了观众。艺术是相通的,老艺人地道的灵宝话,连本国的翻译都戏称比英文都难懂,戏文也根本难以用德文准确地表述,但观众的兴趣却越来越浓。连续15天演出40场,场场爆满。不管是《通天河》,还是《西山观景》、《小货郎翻箱子》,灯影里变幻的神话、老艺术家沧桑的唱腔、独具韵味的音乐,这古老东方的民间“童话”,令那里的观众不断爆发出掌声。他们说,皮影戏是最早的中国电影。 
    老艺人们在奥地利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那里的人们对艺术的喜爱和尊重令他们感动。有一位老太太连着看了6场,在看到第5场中的《小货郎翻箱子》一段时,由于怕超过15分钟的规定演出时间,表演者省略了小货郎踢了箱子一脚的动作。演出结束后,老太太跑到后台,比划着说,自己没看到这一脚。第二天,老太太又来看了一场,并带来了一盒精致的巧克力,亲手发到老艺人的手上,表达自己的敬意。 
    菌斯布鲁科州观众对皮影的迷恋出乎皮影老艺人们的预料。看完演出后,观众走上后台,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充满好奇地拿起皮影比划几下。更有一些观众,表示要出高价购买索老先生带去的一套供展览用的清朝传下来的皮影道具。索老先生让翻译告诉对方,这是我们的国宝,是祖辈传下来的,多少钱也不卖。
    在多年的演出生涯中,索辛酉除了两次出国演出外,还先后应邀赴北京、广州、天津、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国内大中城市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目前,道情皮影已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得到专项资金的扶持。西车村正着手培养年轻人学习皮影,索老先生正在手把手地教6名小学生学戏。【原标题:灵宝艺人唱道情 国内国外都有名】
    来源:大河报  时间:2005-04-17  作者:邢博
责任编辑:admin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洛阳海神乐社为公众演奏海神乐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