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坡型彩陶:仰韶文化中的一种。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考古学界根据时间和地区的差异将陶器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
2、庙底沟型彩陶:仰韶文化中的一种,因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它晚于半坡型彩陶。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此外还有敛口浅腹盆、敛口罐、长颈罐、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绘主要用黑或紫黑色,纹饰有几何形图案,如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带状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同时也有仿生纹和植物纹等。
3、马家窑文化彩陶: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它上承庙底沟文化,下启齐家文化。马家窑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与其它彩陶比较,其画彩的部位更加广泛,不仅在许多细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满了花纹,而且在许多大口径器物的里面和其他夹砂的炊器上画上彩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其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表明这一时期无论是陶器的烧制,还是绘彩的技术,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
4、半山文化彩陶:出土于甘肃广河(宁定)半山墓。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
5、马厂文化彩陶:出土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边墙村。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属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图案以大圆圈纹、锯齿纹,漩涡纹、波浪纹等为最流行的纹样母题.,显然有别于马家窑时期的彩陶艺术纹样及其所呈现的观念内涵
6、大汶口文化彩陶:1953年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遗址出土,属于新石器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色彩主要有黑、白、红、褐、赭、黄等诸色。在烧制方面,已开始利用氧化焰、还原焰来赋予陶器以各种不同的色调。花纹图案主要以植物纹和几何形纹样为主,未见鱼、蛙等动物以及人物纹样。主要有花瓣纹、八角星纹、菱形纹、卷云纹、云雷纹、太阳纹、水波纹、辐射条纹、圆点纹、圆圈纹、宽带纹、折线纹、人字纹、斜线纹、平行线纹、网纹、三角纹、勾连纹、连栅纹、方格纹、连弧纹、母字编织纹、饕餮纹、贝纹、涡漩纹、饕餮纹等。这些花纹图案,结构复杂巧妙,题材丰富多样,一般以平行线作界隔,中间绘三角纹。器形方面,主要器形有觚形杯、单把杯、尊形杯、单把杯、钵形鼎、豆、单把豆、罐、壶、背壶、釜、器座、盆、钵、单把钵、碗、鼓、鬶、盉等。
7、齐家彩陶:出土于甘肃广河齐家坪,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此发现与仰韶文化截然不同的单色压花陶器,以及与古希腊、罗马的安佛拉瓶造型类似的双大耳罐,齐家文化彩陶便由此地而得名。
齐家文化兴起于马家窑文化衰退之时,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个过渡型文化。齐家文化陶器独具特色,种类繁多,有泥制红陶、橙黄陶、灰陶和夹砂红陶。多手制,轮制较少。陶质细腻,器型较小,多素陶,器型丰富,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双大耳罐。彩陶极少,种类也不多,彩陶已显著衰落。所出现的彩陶,以红褐色为主,纹饰简单,以菱形网纹和三角纹及变化纹样为主,图案简单疏朗。
参考资料:《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中国画论研究》,伍蠡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台北:丹青图书公司1987;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美出版社,2000年;李永林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谢赫《古画品序》,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王微《叙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陈友冰摘编【原标题: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一):新石器时代陶器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