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人物画技法》是杨之光先生于1979年出版的一本书。在本书的前两个章节中,他既强调了生活与写生的无比重要性,也强调了技术的特殊重要性。他这样写道:“技术对于技巧,对于内容和政治有很大的反作用,没有精熟的、先进的绘画技术,就不可能创作出杰出的艺术形象,内容与政治就无从体现出来。”(2)
依现在的观点看,杨之光先生在上面的说法,还明显带有特定年代的痕迹,但道理却是十分中肯的。那就是强调技术对于内容、观念表达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杨之光先生与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的论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为后者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如果没有具体的技术支撑,所谓观念并不存在。与此相反,任何重观念内容,轻技术制作的想法都是十分错误的。为此,杜夫海纳还专门举例说明了搭脚手架技术的发明对于修建著名的哥特教堂是多么重要。
那么,杨之光先生又是如何根据创作的需要去创造人物画表现新程式的呢?
实际上,无论是从杨之光先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来看,还是从《中国画人物画技法》一书的内容来看,这位艺术家尽管十分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即强调要从对象身上捕捉生动有趣的东西加以表现,以防止概念化、模式化的创作方法,但他从来都没有简单地用毛笔去画素描或画水彩,即全面地、机械地以西式写实法去改造中国画,而是机智地将客观对象转化为了具有独立审美趣味的笔墨结构。他一向认为,倘不根据中国画的媒材特点与美学特点去援用西式写生法——包括明暗法、透视法、人体解剖法、水彩法等等——并大肆追求对客观人物的精微表现,不但会使笔墨表现本身受到莫大的伤害,还会使意境的表现与自我表现受到巨大影响。因此,长期以来,杨之光先生致力解决的艺术问题一直是:如何用全新的笔墨程式去表现现代人物。应该说,杨之光先生的这种追求与他的学艺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启蒙老师曹铭的指导下,他临摹过石涛、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的作品。后经曹的引荐,拜上海著名书法家李健为师,时间达六年之久。18岁那年,他从上海回到广东,经李介绍又投师高剑父。在此期间,他不仅学习了素描、水彩、透视法、明暗法、解剖学等,还临摹了日本的《景年花鸟画谱》和《梅嶺画谱》等。杨之光先生在与我的通话中强调指出,这两本画谱是高剑父对入室弟子要求的必修功课,其特点是直接根据对象的结构提炼线条,并追求对真实感受的准确表达。不过,他跟随高剑父学画时间并不长。作为一个人物画家,他的写实造型能力,主要还是得自于中央美院一批卓越的老师,其中包括徐悲鸿、蒋兆和与叶浅予等人。(3)由此看来,因为杨之光先生学习的范围兼及书法、山水画、花鸟画、水彩、素描与速写,所以,当他后来进行“融西于中”的艺术探索时,既能根据写实的需要,创造性地提炼、重组或再创中国画的新表现程式,又能依据中国画媒材的特点,想办法将西方的明暗法、透视法、人体解剖法、水彩法等等加以水墨性的转换。恰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在他的人物画中,行草书般的笔划总是能集形状、色彩、笔墨于一身,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显得自由流畅、秀润苍茫,充分拓展了人物画的表现空间。与此同时,杨之光先生还大胆改变了传统人物画中的作画方法。比如,根据人物的结构特点,他在一部分肌肉与一部分肌肉产生转折的地方,常用断线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人体部位的生长特点,常分别采用短直线、长直线、短弧线与长弧线等方式处理;此外,根据光线的特点,他常在亮处用无线、虚线、细线、单线、淡墨处理,在暗部用粗线、复线或重墨处理;即使是表现阴影处,他也强调用“活墨”来显示“笔路”,有时还巧妙地借用了山水画中的“皴擦法”与花鸟画中的“没骨法”;而在落墨上色时,不光强调对“焦、浓、重、淡、轻”的墨色处理,也强调对于“冲线”、“避线”、“色破线”、“线破色”、“淡破浓”、“浓破淡”等方法的灵活运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毫无疑问,也正是由于杨之光先生总是能够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与对象追求不同的笔墨表现,结果不仅每每出新,而且使得他创造的“杨氏画法”完全超出于历代人物画大师之外自立门户。杨之光先生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在准确、自如、潇洒地表现人物的形体与神采时,能够充分发挥笔墨的特长,进而创造具有个人特点的笔墨表现程式。在这方面,还没几个人与之比肩。难怪理论家李伟铭认为:“在徐悲鸿、蒋兆和等先驱者开创的写实主义人物画发展史上,杨先生是有效地推动历史发展的承前启后者。”(4)杨之光先生曾说:“借鉴古洋寻我法 ,平生最忌食残羹”(5)这足以表明,他在艺术创作中是十分反对重复自己与提倡创新的,而他在中年时受摄影与油画的启示,大胆将“逆光法”引入中国画创作;晚年时受敦煌壁画的启示,致力于以“没骨法”画舞蹈人物与女人体都是他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艺术新境界的具体体现。(6)我认为,正是有着这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他才能根据对于现实的感受,不断塑造新意象,经营新意境,抒发内在情感,寄托真实怀抱。很明显,没有对传统中国画程式的熟练掌握,没有对西方写实绘画的深入研究,没有巧妙的融会贯通,没有对客观对象的切身感受与提炼,没有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绝然达不到如此高超的艺术境界。
2009年10月3日于武昌大东门 作者:鲁虹【原标题:创造人物画表现的新程式】
注:
(1)《中国美术的特色》载《外国学者论中国画》22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9月版。
(2)见《中国画人物画技法》4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1月版。(3)见《借鉴古洋寻我法 ,平生最忌食残羹》,韦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