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文章

卵石画,斑斓妖艳在方寸间

2013/8/29 16:17:32 点击数: 【字体:

卵石画,斑斓妖艳在方寸间

卵石画,斑斓妖艳在方寸间
每天24小时,李名麟至少要花15个小时在桌前埋头苦干。本报记者 施培琦 摄

    他在小小的鹅卵石上作画,独创“卵石画”,画成了民间艺术家。他就是李名麟,绘有红楼人物、水浒108将等鹅卵石画作,笔触细腻精巧,人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每天24小时,李名麟至少要花15个小时在桌前埋头苦干。他的时间和心血,化成了鹅卵石上一羽飞翔的猎鹰、折扇上曲折的驿馆春梅,火柴头上红通通的关公……如今,世博来临,他又倾力作画,要用“卵石画”,让更多的中外来宾,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本版撰文唐骋华

  “方寸之间”追寻艺术

  又一次坐到写字台前,李名麟从盒子里拿出一块鹅卵石,掂了掂,“半两多吧。”他轻声说。画了20年的“卵石画”,对于鹅卵石,李名麟熟悉到了骨髓,“什么分量,掂一掂就知道。”抛出这句话,他开始向作者展示自己的“分量”。

  只见他先仔细观察鹅卵石的形状、色泽,之后闭起眼睛,用手指轻轻摩挲。不大一会儿工夫,他提起毛笔,啜上颜料——画什么、怎么画,已经胸有成竹了。果然,几笔勾描点染之后,一只活灵活现的百灵便呈现到作者眼前。仔细观察,这块鹅卵石比巴掌还要小许多。“这远远不算最小的。”李名麟说,“有的才黄豆那样大。”这真可谓“方寸之间的艺术”。

  “很像很不错。”观赏着栩栩如生的百灵,作者感叹。李名麟却连连摇摇头。对自己的作品,他总是苛刻到近乎残酷,不达到完美境界,誓不罢休。于是,放下“急就章”,向作者展示精品之作,有鹦鹉,有老鹰,有画眉,有白头翁……多为工笔画,极精细,每根羽毛都历历在目,似乎将挣脱方寸之间,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为“卵石画”得“痴呆症”

  但是怎么能让这些鸟真的挣脱呢?要知道,它们所“栖息”的卵石,来之不易。“每块鹅卵石都经过精挑细选的。”李名麟经常跑花鸟市场,在那儿一蹲就是半天,翻遍装卵石的麻袋,从中挑选合适的石材。“数百上千块石头中,往往只能选出几枚。”买回家后,由妻子负责,将石头表面用砂皮打磨。“要很光滑,才好作画。”

  选完石头,还要制作画笔。“小号画笔上的毛须一根根精选,有时候笔毛被拔得只剩下几根了。”作品绘成后,还得上光、烘烤、装潢,只有经过那么多道复杂工序,一枚“卵石中国画”才算大功告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绘画对象细节的把握。为了能画得栩栩如生,李名麟经常跑去野外观察、写生,还购买了大量鸟类画册,练成了专家。他总结经验:“温和的鸟儿眼睛离嘴比较远;相反,像秃鹫、猎鹰等猛禽,眼睛距离嘴就很近。”如今,李名麟已在卵石上描绘了上千种鸟类,“不管什么鸟,我想一想,就能勾勒出来。”

  为此,李名麟经常在工作台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无论春夏秋冬,似乎都失去了感知,只知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天地。用妻子戴翔云的话说:“他不吃饭、不说话,仿佛得了痴呆症!”

  不过,“痴呆症”也有“痴呆症”的好处——他成功了。李名麟参加过许多展览,颇受观众欢迎。专家评论,李名麟的“卵石中国画”既有内壶画之美妙精巧,也有微刻微画之细腻精确,又独具自然与人工的综合美。

  至今,李名麟已绘制了数千枚卵石中国画作品,或工或写,或彩或墨。除了《千鸟图》,还有《水浒108将》。像李逵、秦明、宋江等人物,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前不久有日本朋友来我家参观,愿意花上百万元买我的《水浒108将》。我想了想,还是不舍得啊!”此外,还有《百景图》、《红楼人物》等系列作品,也颇受关注。

  彩蛋画师转型“卵石画”

  放着大好画布不用,为什么偏要在方寸之间作画?“因为不甘心啊!”李名麟脱口而出。1980年代,李名麟从新疆返回上海,褪去知青身份,却因为找不到工作,成为“待业青年”。“当时非常苦闷,也觉得命运待我不公正,怎么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了呢?”

  为了谋生,凭借美术功底,李名麟靠画彩蛋卖点小钱。李名麟的父亲养鱼,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鱼缸里的鹅卵石大小和鸡蛋差不多。“我很好奇,拿出一枚放在手心端详,很小,就像我的生活,很逼仄。”然而李名麟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即便如此,我也要让它多姿多彩。”

  于是,他把色彩搬到鹅卵石上,试着画了一个《海棠绶带》。“效果很好,意料之外的好。”至今,李名麟仍然无法平复当年的激动。朋友见到他这枚独创的“卵石画”,拿到一家工艺品小卖部代销,翌日就卖了5元钱。“5块钱啊,20年前的5块钱是什么概念?!”李名麟对记者比划着,激动得几乎掉泪。

  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认可,让处于迷茫状态的李名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尽管不久就找到了正式工作,但对“卵石画”的迷恋已无法收拾,卵石中国画的大量绘制自此开始。

  20多年来,李名麟巧妙地利用卵石的造型、质地、色泽、斑纹,在卵石上颇具匠心地勾画了一幅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凡能在纸上画的,在卵石上也都能表现。”他自豪地表示。一枚枚大到方寸之间,小似黄豆绿豆般的卵石,就这样经过他的挑选、打磨、绘制、烘烤、上光、装潢,变成了颇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品——卵石中国画。

  火柴头、烙铁皆可作画

  在“方寸之间”游走许久,李名麟作画的空间越来越“窄”——不再局限于鹅卵石,而向更小的火柴头发展。他向作者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火柴头画”,基本是京剧脸谱,有张飞、窦尔墩、关羽、曹操等,黑脸、蓝脸、红脸、白脸,一应俱全。

  “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可以说是娘胎里结下的戏缘。”李名麟的母亲在天蟾舞台工作了18年,因此他小时候就泡在戏园子里。“那时,我经常坐在剧场里的空位上看戏,如果没坐位,就站着。”从盖叫天到周信芳的代表作,他都有幸亲眼目睹、亲耳聆听。

  本来,喜爱京剧和作画似乎没多大关系,但自从画了卵石画,李名麟就把不少京剧脸谱搬到了石头上。“我后来想,能不能在更小的地方画呢?”他想到了火柴头。可是这年头哪儿去搜集那么多火柴呢?“工厂、饭店,四处跑呗。”为了突发奇想,他跑遍上海滩,终于“收购”来不少火柴。

  “没那么简单,火柴头也要精选。”李名麟介绍,只有那些光滑、圆润的火柴头才有用。“一盒火柴里有两三根能用就很好了。”有了“卵石画”做基础,再通过苦练,没多久,李名麟就把“火柴头画”练得炉火纯青,以至于一枚原本不值钱的火柴头,经他妙手,身价倍增。

  同时,李名麟又爱上了“烙铁作画”。原来,他去参观某位画家的烙铁画画展,觉得自己也行,便动手炮制。“练得很苦,手都烫出了一个个泡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也开办了个人烙铁画展,引来无数赞叹。

  迎世博,培养下一代

  眼看世博即将来临,李名麟的心眼又活动开了。“希望我的卵石画能向世界各国朋友展示,让他们借此进一步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为此,李名麟已经和有关部门联手,要在世博期间重点展示他的“卵石画”、“火柴头画”等。“我很幸运能为世博会作出贡献。”

  除此之外,李名麟现在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培养下一代。他告诉作者,自己之所以热爱绘画、文学,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熏陶。“我的父母都是搞文艺工作的,对我影响很深。”为此,李名麟曾希望两个女儿长大能成为艺术家,规定两个女儿每天必须画一张画、写一页字。

  大女儿小时候学习中国工笔画,初中时习作获得过区级少年画展一等奖。不过可能被逼得太紧了,长大后她告诉父亲,她其实一点也不想画,是因为看见老爸害怕,被逼无奈才画了几年。小女儿呢?四五岁时就天天要写毛笔字。到小学三年级时,她代表学校参加市和区的少儿书法比赛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可惜,也没能坚持……

  现在,李名麟把目光投向了外孙女李易桐。她7岁了,上学之余也学习钢琴、绘画、舞蹈、外语,有一阵还学过围棋。“说孩子觉得累,我们老两口也觉得心疼。”李名麟为外孙女说着好话,也是老实话,“我看这孩子画画有悟性,课余就学学画、弹弹钢琴吧。”

  李名麟觉得,应该把这样的文化传承下去。【原标题:卵石画,斑斓妖艳在方寸间】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青年报 2009.06.2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