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当代河南 >> 真中河南人 >> 浏览文章

3个河南人的山西创业故事

2012/1/13 14:34:43 点击数:408 【字体:


    8月30日,豫商大会落幕,河南正式提出了“河南人经济”的口号,“新豫商”品牌呼之欲出。

  河南有句老话:穷闯山西,富闯关东。在山西这个有着古老商业文明的省份里,我们势必要关注:豫商的发展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创业有着怎样的坎坷与辉煌?

  9月11日,由省政协牵头,本报和省会其他媒体组成的“新豫商”采访团,满怀期待踏上了前往山西的探寻豫商之路。

  王国瑞:五年间产值要超百亿

  人物档案:安阳滑县人,山西华通路桥集团董事长。在山西省河南商会会员中,他的资产最多。

  感人经历:1976年,他背着10斤白面,从滑县到山西阳泉打工。他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筑工地上为施工队搬砖,清理土方垃圾。他的布鞋后跟磨烂了,只留下前面的半个鞋帮,他没有钱买新的。脚疼得实在没有办法,他跑到工地附近的河边,从河里捞出一双别人扔了的破鞋穿上。

  亲豫语言:“我就是做得再小,我也承认自己是河南人。”“老家来的人,我见了高兴。”

  老家来人我见了高兴

  10年来王国瑞一直有个生活习惯,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半来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他身体不好,一喝酒,身上的关节就会麻木。可是每次家乡人来了,他都要喝一点,他说,老家来的人,我见了高兴。

  现在,王国瑞的华通路桥集团公司已经是拥有总资产10多亿元,集公路、市政工程施工、工民建筑、拆除爆破、商品混凝土生产与销售、商贸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集团公司。

  从河里捞双破鞋穿上

  但是,就是这个庞大公司的董事长,当年刚到山西时,竟然落魄得难以想象。1976年,他背着10斤白面,从滑县到山西阳泉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筑工地上为施工队搬砖,清理土方垃圾。那时候他有力气,粗大的铁轨,他能抱起来扔很远。

  阳泉是山区,他的布鞋后跟磨烂了,只留下前面的半个鞋帮,他没有钱买新的。脚疼得实在没有办法,他跑到工地附近的河边,从河里捞出一双别人扔了的破鞋穿上。

  两年后,他回到家乡,带领20多个村里人组成了一个施工队,回到山西承包工程。虽然没有本钱,但是他们诚实,舍得出力气。

  到1987年,他们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当时的滑县劳动局负责人找到了他们,对王国瑞说,咱们劳动局在山西有个滑县第二建筑公司,你把这个公司给带起来吧。

  甩掉“红帽子”做起民营这个“红帽子”他戴了10年。10年里,他把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大公司。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工程也越来越多。

  但他还是把这个帽子脱掉了,1997年国家提倡民营经济,他和另外几个老乡注册了山西华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从此,他做起了民营企业家。

  跟王国瑞谈话,你会发现,他有敢做敢为的性格,一种“硬派”的气质在他身上显现。有一次,他去北京开会,吃饭的时候,一个人对他说,你做大了,当然不怕承认自己是河南人。他眼一瞪说,我就是做得再小,我也承认自己是河南人。

  在山西省河南商会的会员中,他的资产是最多的,但是他不满足:“原来我计划用10年时间,让公司的产值超过100亿元。但是从今年的形势来看,我觉得我们用不了10年,我们5年之内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薛敬雨:从“盲流”到总经理

  人物档案:新乡长垣县人,山西省新晋老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感人经历:18岁离开家乡来到山西,讨饭、做泥水工、跑销售。害怕被抓流窜,他跑了,盖房的工钱也就泡汤了。

  亲豫语言:“人一辈子里,都会有几个恩人。”“看着老家这里的高楼,打心里高兴。”

  最怕抓流窜的泥瓦匠

  薛敬雨是泥瓦匠出身,在建筑工地上,他有过一天垒4000多块砖的纪录。速度最快时,工地上一个人和泥,两个人挑泥,三个人搬砖,都供不上他一个人垒墙。

  1970年,他不再做泥瓦匠,领着十几个人,四处包工。但是在那个年代,从河南跑过来,没有单位介绍,没有证明材料,他的身份是个“盲流”。施工队把房子盖好了,主人悄悄地对他说,你赶快跑吧,抓流窜的人就要来了。因为害怕,他跑了,盖房的工钱也就泡汤了。

    一直到1975年,他和灵石县雷家庄的一个姑娘恋爱了,结婚后把户口迁移到雷家庄。1976年,薛敬雨带领一个小建筑队四处包工。因为工程半路手续出了问题,他曾领着老婆,抱着孩子流落在太原街头。走投无路之际,一个好心的老乡收留了他们。老乡给他介绍了一个山西大学退休的老师,也是河南老乡。

  老乡帮他淘上“金矿”

  “人一辈子里,都会有几个恩人。”薛敬雨说。后来,他无意中发现,山西有很多煤挖出后,运不出去,他觉得里面有很大的商机,就找到那个退休老师。老师找到一个主管火车车皮的学生,给他批了个条子。

  后来,他在当地出了名,所有人都知道他能够搞来车皮,所有人都想拉拢他。灵石县腐脂酸厂厂长找到他问,愿意不愿意到我们厂里当工人?他说愿意。厂长又问,你打算要多少钱工资?他说少了60元我不干,厂长说,60元就60元。

  但因户口在农村,他在厂里依然是个临时工。后来厂里给了几个转工指标,可以由临时工转为合同工。他又找到了那个老师,老师给他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新上任的县长,一封给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他的问题顺利解决了。

  转工后,他被提拔为供销科科长,后来做到经理、总经理。

  看看高楼打心里高兴

  30年来,他在灵石县摸爬滚打,灵石县培养了他,但他很想家。

  每年,他少则回长垣四五次,多了十来次。现在,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回家时绕路去郑州,自己开着车,在郑东新区宽阔的大路上转圈,一转一上午。他说,看着老家的高楼,打心里高兴。

  2004年,他为家乡的两所中学修了学生宿舍和食堂,花了将近700多万元,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比大学宿舍的条件都好。他说,老家的事情,没啥说的。

  他告诉记者,等自己老了,就回老家,长垣是“厨师之乡”,他舍不得家乡的饭。

  陈来运:“垄断”太原市市政工程

  人物档案:周口商水县人,太原市盛玖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裁,资产过亿元。

  感人经历:在太原的1元旅店住了10天后,他们得到了清理排水沟的工作。每天要在40厘米厚的冰渣子上,用镐头、钢钎、锤子砸洞淘水。

  亲豫语言:“咱们是出来干活的,一定要踏实,不玩小聪明。”“老陈这个人实在,不用猜来猜去。”

  1元旅店住了10天

  陈来运一点都不像农民出身,满面红光的他更像一个退休老教授。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缃戠珯棣栭〉鍏充簬鎴戜滑鑱旂郴鎴戜滑瀹㈡埛鏈嶅姟鏈嶅姟鏉℃浜烘墠鎷涜仒浼氬憳娉ㄥ唽绔欏唴鍏憡鍏嶈矗澹版槑鎰忚鍙嶉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鍦板潃锛� 娌冲崡鐪侀儜宸炲競閲戞按璺�305鍙� 閭紪锛�450008
鐢佃瘽锛�0371-86663763 浼犵湡锛�0371-86663763 鐢靛瓙閭欢锛歽xhenan163@163.com
璞獻CP澶�11032303鍙�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