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安阳,宝塔众多,我印象最最深刻的,要数三座奇哉妙哉的宝塔:滑县明福寺塔、安阳县唐塔、文峰区文峰塔。
先说说建筑年代在先的安阳县唐塔。
唐塔,也称修定寺塔,位于安阳县磊口乡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内,寺废塔存。此塔建于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到794年(贞元十年),故又称唐塔。原塔通高20米,现存塔身9.3米,每面壁宽8.3米,由119种不同图案的3775块砖雕嵌砌而成。
唐塔的宝贵之处有三:一是中国唯一的琉璃砖花塔。全塔遍嵌模制琉璃花砖,有菱形、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装饰华贵,富丽堂皇,创造了全国之最。二是雕饰内容中外交融兼收并蓄。既有外来佛教中的天王、力士、飞天,又有中国道教中的真人、童子、侍女,还有青龙白虎等民间传统图案。三是整体造型独特,远看如一顶艳丽的方形花轿,堪称中国古塔中的瑰宝。1982年,唐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谈谈建在稍后的滑县明福寺塔。
明福寺塔,位于滑县老城西南隅。明福寺由当地人杜明福施宅而建,故名。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寺内增建明福寺塔一座。可惜历经战乱,殿堂毁弃,唯有塔存。该塔原高九层,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1929年(民国十八年)复修时改为七层,至今保存完好,塔高40米,塔身直径6米,砖石结构。
明福寺塔的奇妙之处在于,疑似无路却有路。从塔内石阶踏蹬十级,石阶中断,举目抬头望去,塔内壁往上还有石阶,但却是断为一截一截的,内壁上的台阶一半有,一半无,再一半有,再一半无,一直到顶,皆为如此。从十级台阶尽头的一个圆券门钻出来,才发现了秘密,原来,登塔需要内半圈,外半圈,内外盘旋而上。而塔外的半圈通道,既陡峭又十分狭窄,登塔人必须贴在塔外墙上,才能徐徐而上,这样巧妙的登塔路径,加上全塔挺拔秀丽,雕刻细腻,可为我国古塔建筑艺术之佳作。2001年,明福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讲讲建在更后的文峰塔。
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位于安阳古城内文峰区大寺前街,建于公元952年(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宋、元、明、清均经重修。清乾隆年间彰德知府黄邦宁为塔门楣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故又名文峰塔。1964年安阳市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的修整。此塔身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共分五层。每面塔壁上都有砖雕佛教故事图画,造型美观,人物栩栩如生。
安阳文峰塔之所以能在全国不计其数的文峰塔中出类拔萃,其独特之处有两个:第一个特点是塔上有塔。进塔门,旋转登72级台级,攀登至五层佛塔之上,塔顶四周有1米多高的女儿墙,墙内平台可容200人左右,中央建有10米高的覆钵式喇嘛塔一座。第二个特点是上大下小。别的塔一律是塔基宽大,往上逐层收缩。而安阳文峰塔与众不同,五层宝塔,由下而上,渐高渐宽,逐级增大,遂呈伞状,风格独特,国内外罕见。2001年,文峰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登塔后赋诗赞曰:“层伞高擎窣堵波,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象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安阳古塔众多,各有奇妙之处。三座宝塔之外,历数还有:位于安阳县宝山灵泉寺东北的北齐双石塔,以我国最早的石塔而独具重要历史价值。同样位于安阳县宝山灵泉寺两侧的万佛沟,计有石窟247个,以我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而著称。位于文峰区宝莲寺镇西郭村的普同宝塔,因塔顶有一块桃形镇塔石,能转换颜色预报晴雨,而被称羡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