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红脸五道眉,敬德黑脸三块瓦,杨七花脸自来笑,张飞黑花倒丝钩,牛皋铜铃两竖眉……当看到这些惟妙惟肖的脸谱时,我不得不佩服罗卷戏艺人们的高明。仅从脸谱上,就可以看出各种角色鲜明的人物性格,也可以领悟到民间戏曲艺术的魅力。
丰富多彩的脸谱仅仅是罗卷戏的一个表面,在有着悠久历史的罗卷戏的背后,还蕴含着更深的文化积淀。
乍听之下,罗卷戏这个名字有些怪,令人颇为费解。记者经过一番查考之后,才知道罗卷戏最初并非是独立的剧种,罗戏是罗戏,卷戏是卷戏。后来,经过艺人们的探索和发展,把它们合二为一,形成了如今的罗卷戏。与众不同的罗卷戏平时难得一见,记者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目前在内黄县还有罗卷戏的踪迹。
唐太宗梦中看大戏
罗卷戏俗称喇叭戏,在中州大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是它的起源一直是个谜,至今也没有找到有据可考的史料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着的一些故事,印证着罗卷戏的历史。
相传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因为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世民经常微服私访,来到民间查访百姓的疾苦。有一天,他带着几个随从走出皇宫,来到京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走访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刚到村口,就听见一连串的叫好声,还有此起彼伏的掌声。他们连忙走进村中,就见许多人围成一圈,当中有两位老汉在表演节目。
可别小看这两位表演者,1000多年前可还没有“戏”这种表演形式,最好的表演就是一个人孤零零跳一段舞蹈。这种一唱一和的表演让当时的人眼前一亮,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唐太宗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趣的表演,表演内容虽然简单,却被两位老汉演绎得淋漓尽致。
晚上回到宫中,李世民还在想着表演的场景,躺到床上后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梦中,李世民来到了天上,一场盛大的宴会刚刚开始,舞台上正在表演节目,和他白天看到的表演有些相似,只是表演者的人数多了,音乐也更加动听了。
一觉醒来,李世民立即召集了文武大臣,把自己梦中见到的情况告诉大家,并且要求据此编写戏本,组织人员表演。大臣们下去后纷纷准备,很快戏本就编写完成。李世民随即下旨挑选聪明伶俐的年轻人,让他们按照戏文进行排练,排练纯熟之后,就在皇宫里正式上演。李世民和皇室内眷一起观看了表演,大家赞不绝口,夸奖演得好。于是李世民下旨把表演命名为“乐眷戏”,此戏渐渐流传开来,民间也开始进行表演。
由于读音的误差,“乐眷戏”这个名字被老百姓讹传为“罗卷戏”,时间一长,“罗卷戏”竟代替了“乐眷戏”这个原名。
因为来源于宫廷,罗卷戏的地位相对要比其他的剧种高一些,许多艺人也认为罗卷戏是戏曲的正统。据说过去每逢庙会搭台唱戏时,只要有罗卷戏班子来唱戏,无论到场早晚,都要占据正台演出,而其他剧种的戏班子会自动退到偏台表演。唐太宗李世民与罗卷戏的故事多半不可信,应是后世闲人杜撰而来。
合二为一的罗卷戏
当年罗戏和卷戏如何融为一体,在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介绍,何年何月形成了罗卷戏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据一些民间艺人介绍,罗戏和卷戏能够相互融合,可能是两者在唱腔上能够产生共鸣,都是采用宫调式,间或有徵调式,音域以中音和高音为主,唱腔粗犷豪爽,奔放高昂,具有我国北方戏曲的典型风格。
和后世流行的罗卷戏相比,罗戏和卷戏都有着翔实的历史记载。
罗戏本名锣戏,如今还有很多艺人称之为“锣戏”,究其原因应是和使用的乐器有关。史料记载,罗戏是从傩戏演变而来的,而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祭祀仪式。到了元末明初,这种仪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以歌舞排演故事,等到钟馗的形象出现之后,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是从小说中移植而来的。
艺人们在长期的表演中逐渐去除了傩戏的一些弊端,增加了利于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傩戏的特点越来越少,逐渐过渡到了罗戏。
罗戏是从舞蹈演变而来的,因此保留了很多舞蹈的动作,特别是一些武打场面,最初的道具都是真刀真枪,对打起来惊险刺激,演员们常常还在表演时增加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以真功夫博得观众的掌声。可以说,罗戏的特点在动作,即体现在“武”上。
卷戏则正好相反,崇尚文绉绉的表演,这和它的历史渊源有着很深的关系。卷戏的“卷”字取自佛门圣地的僧人们修行研习时所念的一本经书——《卷经》。在做道场时,除了诵经念佛外,还会伴以吹奏、敲打、哼唱着的一种音乐,僧人们称之为“卷调”。
相传明惠帝朱允炆即位之时,他的叔叔燕王朱棣欲夺取皇位,遂在北京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挥师南下时曾在河南省汝南县县城外15公里处驻扎。后来,朱棣做了皇帝,再次来到汝南,就在当年驻扎军队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取名燕王庙,并将驻军之处取名为燕亭店。
到了明代末期,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汝南后,一把火烧毁了燕王庙,庙里的一部分僧人被迫还俗到当地民间。别无所长的僧人没有办法,只好靠演奏“卷调”维持生计,他们又将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和传说故事加入到“卷调”的演奏之中,使“卷调”逐步演变成了带有故事情节的“卷戏”。久而久之,卷戏得到了当地人的一致认可,随后迅速向外地扩展,豫东、豫北等地开始广泛流行卷戏。当时在汝南县、内黄县、通许县等地都有卷戏班子,逢年过节搭台唱戏成为地方上的重要事项。
不知何时,罗戏和卷戏相遇,一种戏善于动作表演,一种戏着重于腔调语句,两者自然而然同行互补。开始时,往往一个剧目的表演分为上下半场,前面唱卷戏,后面唱罗戏。后来,艺人们渐渐摸索总结,终于把两者合二为一。老百姓也不再分别称呼了,把它统一称为“罗卷戏”或“卷罗戏”。
吸取了罗戏和卷戏两大剧种优点的罗卷戏在清朝康熙年间达到了顶峰,可惜随着清末战乱,罗卷戏陷入了低谷,到民国时期,全国仅剩下三五家罗卷戏班子。
期待罗卷戏的崛起
由于卷戏脱胎于《卷经》,因此罗卷戏和艰涩难懂的经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尤其体现在唱词上。罗卷戏的唱词有着自己很独特的地方,每一大段唱词都由一组一组的三长一短的句子组成,非常类似于我国古典诗词中词牌,时至今日仍然是按照传统沿袭下来,丝毫没有改变。
在罗卷戏的传统剧目中,每出戏的唱词都极为讲究,词格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不仅韵味十足,而且优美华丽,和普通的地方戏曲相比明显高出一等。一些戏曲专家称,这很可能是在罗卷戏鼎盛时形成的,许多文人墨客对其进行了仔细加工,才能够达到这种高度。
唱词非同一般,唱腔也有独特之处,极为讲究音韵,时而婉转清新、优雅高贵,时而豪迈雄壮、粗犷奔放。
罗卷戏的行当也很有特色,生、旦、净、丑样样俱全,可以表演多种性格的人物。各表演行当从不同角度把武术、杂技、舞蹈、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吸收进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历史上罗卷戏的传统剧目有三四百出,以反映历史故事的“袍带戏”为主,同时也有少量以民间生活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只是随着罗卷戏的衰落,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一些曲牌也随之失传。目前知名的剧目只剩下几十出,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我们期待着罗卷戏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