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在笑天影城,安阳县淮调剧团40多名演员忙着舞台布景,调节音响,这天是安阳县淮调剧团汇报演出的日子。剧团团长孙国计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跟随老艺人苗秀臣、王少顺等学艺,主攻老生、武生。只见他一手拿镜子,一手往脸上抹胭脂,不一会儿,一张惟妙惟肖的脸谱就画成了。15时30分,大幕拉开,好戏开场,台下黑压压的观众时而注目倾听,时而鼓掌叫好。
“梆子一响,脚底就痒;听了淮调,酒肉不香。”过足戏瘾的戏迷离场回家,等演员们卸完装、吃完饭,时针已指向23时50分,看着他们疲惫不堪地挨个睡在地铺上,孙国计动情地说:“剧团发展困难重重,尽管演员收入微薄,他们仍对淮调充满热爱之情。”这番话,让笔者心里泛起层层涟漪。
□通讯员 李昌奇 文 王海民 图
历史:郎神庙见证淮调辉煌
淮调属梆子腔声腔族群中的一个地方剧种。据《河南新志》记载:河南梆子稍事变通,行于沁阳一带者,曰怀调,亦曰怀梆,又称漳河老调,是在豫北、冀南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剧种,流行地域涉及旧治彰德(安阳)府,卫辉(卫辉)府、顺德(邢台)府、广平(永年)府和大名府,故也有五府淮调之谓。《安阳县文化志》记载:早在隋唐时期,淮调就开始流行于黄河两岸。当时的淮调是以弦索调为基础,其艺术风格已初步形成。随后,淮调时断时续,时兴时衰,既没有突破性发展,也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