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十五年,地方志记载,“自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一直有西路大梆戏。”更为详实的文献史料,是清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之后。“清光绪年前,浚县西街有个叫端木光仁的人,是端木子贡后裔,是国子监贡生,它在家蓄养大梆戏戏班,俗称端家班。”李景星称,“端家班的领班主演便是张玉琴的先祖张润田。”
张润田是西路大平调知名演员张法旺(道妞)的曾祖父,张润田父子演艺精湛,念唱俱佳,使得端家班红极一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浚县办起了“头皂大梆戏戏班”,领班主演是张法旺的父亲张兴明,小名黑妞,其“唱腔宏亮,吐字真切,音韵圆满,戏功高深,表演精湛”,颇享盛名,被誉为“黑大旗”。1934年,浚县南街朱老文和北街李老景合伙,办起了西路大平调“小梆戏”戏班。郑海军解释说:“之所以叫小梆戏,不是因为乐器与调式有所改变,而是因为演员都是小孩子,最大的年仅16岁。”主要演员有王枫林、陈广皂(旺妞)、王道修等。“小梆戏”戏班的演出活动一直延续到1947年。
据不完全统计,清末以来,浚县西路大梆戏班社就有14个,此起彼落,兴亡交替,从未间断,小唱班更是多达100多个。1949年11月,为区别于其他唱法,“大梆戏”更名“大平调”。
在浚县,源于清代的西路大平调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一个数百年不变的规则:七东八西莫乱窜,韵调不同把脸翻。意思是说,当时已有七个东路大平调和八个西路大平调在活动,并且形成了严格的东、西路之分,而且东、西路的分界主要是音乐唱腔不同,告诫演员不要乱串班,否则观众是不买账的。正是这则数百年不变的诂训,才让西路大平调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唱腔与表演方式。
李景星说:“如果说要给浚县大平调著书立说,那么张玉琴一家七代的从艺经历,就是一部完整的西路大平调史。”(侨报特约记者王永记)【原标题:大平调:中原大梆戏唱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