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安阳

大平调:中原大梆戏唱古今(2)

2013/11/13 11:42:30 点击数: 【字体:

  “大梆戏”至今保持原始野性作为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浚县的地方戏大平调,虽然是戏曲,也登上了舞台,但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野性”。

  之所以称之为西路大平调,是因为它一直活跃豫北、冀南、鲁西晋东南一带,有别于鲁中的一种地方戏,当地人称“平调”或“大平调”。大铙、大钹、大梆、大弦是西路大平调乐器中的四大扇,也是必须品,击节用的大梆子是当地独有的枣木掏凿而成,与农耕时代卖油小贩走街穿巷的道具一样,因此西路大平调又称“大梆戏”。除了乐器,表演所用道具多为真刀真枪,镗镰皆由铁匠打制而成,彩头由草人、红血袋、人头、布手等捆绑缝制,獠牙用牛角磨制……表演风格粗犷豪放,身段造型酷似社火、灯笼画,又似寺庙壁画,惊险刺激,令人震惊。

  现年66岁的李景星,13岁进入浚县大平调剧团,迄今已53年,对大平调有着独特的情感:“西路大平调的音乐形式较为单一,其调式为C调,这是它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难以像大剧种一样,被中国各地民众所接受的原因。”自家伴奏自家吟 百转回肠戏中戏李景星与现任大平调保护中心负责人郑海军对大平调都有深刻的研究,“大平调与秦腔一样,是根植土地,最原汁原味的一种表演形式,它将社火表演中的技艺与戏曲音律有机结合在一起,豪放质朴,直取率真。”李景星介绍:“大平调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用经纬分明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粗懂平调的人,只要一看脸,就知道出场角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性格。特别是花脸的表演,风格粗犷豪放,身段造型酷似社火、灯笼画、寺庙壁画。《胡奎下山》中的胡奎,《闯幽州》中的杨七郎和《镇江府》中飘篙过江的四个红脸,为突出表现性格,都是脱下上衣,赤膊光背,煞是惊人。”在大平调传统的武打戏中,最能表现原汁原味的当数演员手中的刀枪,郑海军说:“演出过程中,真刀真枪对打是常有之事,这种表演酷似民间武术对打。”这些表演在《打登州》、《战洛阳》等剧中,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对于表演者来说,每次表演都是一种挑战。戏曲《收卢俊义》中的武打特技“镗镰削柳椽”,一个演员背负鸭蛋粗的柳杆,一个演员手持镗镰,对打一次,削掉一截柳杆,碎片纷飞,节节脱落,直至削完,其惊险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与其他戏种不同的是,一些脸谱在许多戏曲中通用,但西路大平调的脸谱艺术自成体系,郑海军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搜集到的脸谱有一百多幅,特别是花脸和丑角的脸谱勾画更是丰富多样。”《胡笛骂阎》中的独角鬼,为增强喜剧效果,演员头顶一支高靴为独角,脸谱画在肚皮上,更显下半身矮小,加上演员的滑稽表演,观众无不为之捧腹。此外,西路大平调为使演出更具惊险,斩杀时往往用彩头处理。大平调中所说的彩头就是用稻草、服饰、颜料做成的假人,《铡美案》中铡陈世美时,对着观众按铡,陈世美尸首分离,鲜血喷涌,令人毛骨悚然。浚县西路大平调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其音乐唱腔有独道之处,它的锣鼓、曲牌、板式名目繁多,素有“锣鼓曲牌四百支,自家伴奏自家吟,唱腔板式八十种,百转回肠唱古今”之说。李景星称,“秋凉双过板”、“三打腔”、“五字音”等板式均为西路大平调独有,各行当都有大小嗓相结合的唱法,实为罕见。在浚县,令郑海军等人最为得意的要数绝迹舞台半个多世纪的《花开戏》。李景星说:“这出戏的演出形式非常独特,集班社全部弦乐、打击乐、吹奏乐、独唱、合唱于一体,囊括了西路大平调的主要锣鼓、曲牌。场面宏大而有序,位置错落而有致,曲牌繁多有章法,演唱顺序有定式。”演出时直面观众,音乐由缓到急,慢若荷塘行舟,快如万马奔腾;颇似古希腊戏剧合唱队的合唱,生、旦、净、末领唱穿插其间;整个演出如行云流水,衔接自如,天衣无缝,各个艺术门类有机配合美轮美奂。

  梨园世家传七代 人生如戏调不平过去 经历坎坷悲苦现年72岁的张玉琴是西路大平调张派嫡传弟子。出生40天,张玉琴便被带到戏院,8岁学戏,10岁登台。一天两顿饭,外出表演,不是住庙里就是牛棚。

  “那年我16岁,前一次出场演出二公主,再次出场已是两个小时之后,于是我便在戏箱之间睡着了,该我上场时,母亲把我叫醒,轮到我唱时竟唱不出来了。从舞台上还未下来,父亲手执道具便砸了过来,他不允许他的演员有丁点失误,而我当时犯的可是大错。卸装时,戏妆都被打到头皮里了,血顺着脸往下流,但我都不敢哭出声来。”从那之后,只要演出,即便没有自己的角色,张玉琴也会身着戏妆留在后台,以备救场。

  在过去,大平调与其他戏曲演员的一样,非常没有地位:“演出前,连学校都不让住,只能住庙里,唱戏三辈不能入祖坟,这在当时是最严厉的惩罚。那时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上午是小米稀饭,唱完之后再吃一顿小米稀饭。我这一辈子,经过的事太多,太苦,不想让儿女跟我一样被人鄙视,不想让他们像我一样没有文化,所以我没让儿女学戏。”张玉琴说。

  “平调的女旦角自张玉琴开始。”浚县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李文新称,“在此之前,舞台上的旦角都是由男人反串。”她的出现,改变了平调史上“男旦角”的历史,也正因为此,张玉琴被称为平调界女旦角的“泰山北斗”。张玉琴是张发旺的独生女儿,父亲毕生的心血都传给了她,加上自身的天赋,让她过去的几十年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连母亲去世都未在跟前。只要提起此事,年过七旬总是激动万分,不断得复一句话:“女儿不孝哇!”现在 梨园世家引以为豪对于张家来说,过去连祖坟都难进的世代戏子,今天竟然被民众尊称为梨园世家,这令张玉琴颇感欣慰:时代变了,戏子也有地位了。

  “张家平调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五代了,我的儿媳、孙女都唱平调,七代传承是实实在在的,此外,我的亲传弟子有五个。”张玉琴深以五个弟子为豪,在她眼中,五个弟子就是西路大平调传承与发扬的希望。

  在冀南、鲁西、豫北几十个县,几十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要一听说张老师到来,方圆几十公里的民众,都会提前一天到戏场。张玉琴独一无二的唱腔,影响三代数百万民众,直到今天,不少演员都在模仿她的唱腔。

  作为梨园世家,自端家班之后,张玉琴一家七代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每一代周围又都汇聚一大批平调表演者,李文新说:“每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天,上一代老艺人都会举行类似于研讨会活动,老艺人相互聊聊天,后辈间相互沟通,并向前辈切磋请教,我们能整理资料大量资料,一为传承,二为保护。”自古戏子身卑微 正史哪有详记载在浚县,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筛打锣,锣大笛(尖子号),姥娘门口有台戏。啥戏?大梆戏,嘟!嘟!嘟!(尖子号吹奏声)刹了戏”。

 童谣科技然无法证实大平调源于何时,但至少可以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李景星说:“大平调的出现,最迟不会晚于明弘治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98年。”如今,当地出土的一块庙碑的一句话,成为关于西路大平调最早的史料佐证。《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曾这样记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此后,清顺治和同治年间庙碑陆续有关于西路大平调的记载,但都与《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一样,只是在行文零星提到,而未有详细记录。“这与封建时代,戏子卑贱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李景星说。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侨报网 2013-08-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