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安阳

谈吴昌硕的书画造型能力:本来异与故作异

2013/12/2 15:04:08 点击数: 【字体:

谈吴昌硕的书画造型能力:本来异与故作异
梅花篝灯图 吴昌硕作


    吴昌硕的绘画有设色与水墨两种。他的花鸟画既不同于传统设色花鸟的绮罗妩媚,也有异于文人水墨荒寒惨淡的格调。他常以浓艳的设色与淋漓的墨气互为衬托,更显敷色的灿烂明丽与笔墨的浑朴厚重。他画牡丹、芍药、梅树、桃树、菊花、芙蓉、雁来红好用红花墨叶的强烈对比,使整个画面散发出一派热烈强悍的生命气象。即使是那些未曾敷色的作品,也从未流露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寒俭之态。他的作品通常可以以
  
    “粗拙重大”四字概之。这里所说的“粗拙”往往与造型的丑怪与笔墨技巧的粗放化表现有关,“重大”则是指由造型体量或笔墨气质引发的沉雄浑茫的心理感受。
  
    吴昌硕的画脱胎于任伯年,但与任氏的作品面目相去却不啻霄壤。这既是二人相异的笔墨气质使然,也和他们在造型方面的禀赋有关。任伯年精于写生,无论人物、花鸟、山水,一摹即似,不着气力。其笔墨清新活脱,细节刻画到位,造型贴近生活。吴昌硕的具象造型能力远远不及任伯年,故其笔下的艺术形象大都徘徊在“似”与“不似”的边缘,总与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造型感觉同时也影响到其笔墨的表达,使其在造型刻画方面予人特别费力、生拙的印象。如他画梅干往往粗大盘纡如古藤,完全无视传统画梅之法无论疏体、密体皆以瘦硬为上的审美标准。再如他笔下的石头:那些一律大方大圆,既无窍无孔,又缺少起、承、转、合层次的丑石、顽石与瘦皱漏透的传统丑石美学根本无涉,是真正的大朴不雕。他画牡丹既没有心思着意塑造牡丹花瓣晶莹剔透的质感,也不介意花形的粗笨和笔法的重拙,牡丹花片均以质实的色块点厾而成,有时加以复笔,显得厚重浓艳,如铜浇铁铸,有一种突出于缣素的雕塑感,彻底颠覆了前人笔下绮罗香艳的花魁形象。据陈逸梅《小阳秋》载,吴昌硕当初向任伯年学画时,“竹差得形似,梅则臃肿大不类”。其实,即使从成熟阶段的吴画来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的这一“臃肿”的形感特征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并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最终成为吴画极为重要的一大造型特点。比如他通过放大造型尺寸来求取造型分量感的做法就突出地显示了这一点。这本是写意画惯用的方法,但吴画对这一造型特点的表现无疑显得更为突出。吴昌硕画水仙如剑麻,画竹叶如苇叶,画菊如盘,画桃如瓜,皆是此种造型方式的体现。他的这一造型特点被后来的很多大写意画家所继承。如许麟庐就曾谈到初见齐白石的一幅八哥白菜图时,说那只八哥画得比真鸟尺寸要大,感觉特别震撼。这一印象彻底改变了他对花鸟画的认识。齐白石作品的这一造型特点就源于吴昌硕。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书画报 2013年11月21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