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50多平方米的小屋,面积不大却充满温馨。74岁的刘翠民老人床前,儿媳妇付卫红对她嘘寒问暖:“妈,渴不渴?喝点水吧。”躺在床上的老人虽然因病痛缠身无法起身,口不能言,但是皮肤红润,眼神晶亮,手热乎乎的,不时用唯一能动的左手比画着自己想要什么。这是11月4日晚上,记者在付卫红家见到的温馨一幕。而这一幕只是付卫红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照顾婆婆的缩影。
婆婆瘫痪 扛起重任
付卫红今年43岁,家住北关区曙光路街道办事处盘庚东社区第一橡胶厂家属院。2003年,付卫红和丈夫双双下岗。2005年,付卫红的婆婆刘翠民又突发脑梗塞,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虽保住了性命,但从此腿脚不便、生活无法自理。老人在家不小心摔倒更是摔坏了股骨头,做手术花了2万元,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
家里离不开人,又要赚钱养家,付卫红的丈夫十分担忧,这些心思都被妻子看在了眼里。她坚定地告诉丈夫:“既然我们是夫妻,照顾老人就是我们的责任。咱们少赚点儿钱不怕,在家照顾好老人,让她安度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悉心开导 毫无怨言
老人腿脚不便、心情不好,难免说些难听话,对此,付卫红默默承受。她说:“咱们想吃什么、想去哪里,都是很容易的事,但是老人动不了,本身就很痛苦,我们应该顺着老人,不让她伤心难过。”
付卫红下岗后专职照顾老人,偶尔打打零工贴补家用。女儿还小,丈夫长期在外赚钱养家,家里的活儿自然落到了付卫红一个人身上。但是她从来不为日子过得紧巴、肩上担子重而发脾气,也从不抱怨嫁到丈夫家里20年没享过福。
老太太长期卧床心里急,时间一长便没有了生活的勇气。付卫红就发动亲属邻居来跟婆婆谈心、说话,帮助她走出阴影。老太太不爱看电视,付卫红就买来录音机给老人解闷。老太太还能说话时,逢人就说:“我今生算积德了,有这么一个好儿媳妇,我过得可开心了。”
几多辛劳 用心付出
付卫红的婆婆目前不能说话也不能走路,只有左手还能动动表达自己的意思。付卫红经常为老人洗澡擦身,变着花样为老人做饭,牛奶等营养品更是没有断过。在她的影响下,女儿也变得懂事起来,有好吃的总不忘老人,回家经常陪着老人,讲讲一天的趣事。
老人长期卧床身体僵硬,付卫红一个人为老人翻一次身很不容易。但卧病的老人身下的垫子要经常晒才能保证卫生。于是付卫红和丈夫将老太太睡觉的垫子拆分为三块,中间一块窄的方便老人自己抽动上厕所,头、脚两块方便付卫红在不让老人挪动的情况下,也能随时为老人更换新垫子。脑梗塞的病人,瘫痪在床7年,几乎不生褥疮,每天干干净净。有照顾老人经验的人都知道,这背后付卫红付出了多少辛劳!
付卫红的邻居告诉记者,和付卫红一家做了20多年邻居,付卫红的行动他们都看在眼里。作为一个儿媳,能这样无怨无悔地照顾婆婆,实属不易。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付卫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久病床前,儿媳妇也能很孝顺。本报记者 贾 培 房之梦 郭 雯 刘文博【原标题:亲情她用双肩担起——记敬老好儿媳付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