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安阳美食 >> 美食访谈 >> 浏览安阳

【味道河南·安阳篇】一碗豆腐脑,一段城南旧事

2015/3/25 11:17:48 点击数: 【字体:


    河南安阳市老城区南关一带属宋相州南城的范围,南关的豆腐脑是安阳有名的民间小吃。老安阳人都说,南关的豆腐脑比别处的香。南关的豆腐脑为什么比其他地方的香?当地人说,跟一段城南旧事有关。

【味道河南·安阳篇】一碗豆腐脑,一段城南旧事

    南关豆腐脑

    安阳在唐代和宋代时称相州。

    据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增筑相州城,城围十九里。也就是说,那时的相州城面积比现在的安阳老城大一倍。南关一带属宋相州南城的范围,古相州城的南门,在今南下关的南小门处。南关历史上有许多民间传说,当地流传的豆腐脑的故事,就是源于来鹤楼的往事。

    当地人介绍,昔日南关在古相州有“三桥九庙井里碑”之誉。南万金渠流经南关,南北街道上有座古桥叫井楼桥,来鹤楼边还有戏楼桥与平桥,戏楼对面有一座火神庙,小井儿的井水清凉甘甜,据说井口是一块会生长的“活石”,曾有“活石甘泉千家用,车推肩挑半个城”的说法。盛夏时节,常有南关居民推着水车到城里卖水。来鹤楼就建在小井儿之上。

    来鹤楼是明代知府陈九纫主持修建的(上世纪60年代初被拆除)。当地百姓传说,楼建成之日,有仙鹤落在楼顶,故名来鹤楼。来鹤楼的仙鹤南归后,村民便雕了一只会打鸣报晓的金鸡置于楼顶。一天夜晚,这只金鸡与贼人搏斗,不幸被杀,且肝脑涂地,于是便有了南关豆腐脑好喝的说法。

    当地人流传的南关豆腐脑另外一个版本跟明朝学者、安阳人崔铣有关。传说此处原有一座崔铣少年时习文读书的来鹤亭,亭旁柏树古井之间有一只报晓鸡,后来拆亭建楼时恰好盖在鸡头之上,把鸡脑压了出来,从此,南关豆腐脑味道鲜美,远近闻名。

【味道河南·安阳篇】一碗豆腐脑,一段城南旧事

    炒三不粘

    炒三不粘也是安阳的一道名品,又名“桂花蛋”。

    传说古相州有位县令,其父喜食花生,但因牙齿脱落,难飨其味,县令命家厨每天做花生糊、蛋糕供老父食用。时间长了,老人吃厌烦了,家厨便挖空心思不断变换花样。有一次,家厨用蛋黄加水、放糖炒了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炒蛋黄,老人食后大加赞扬。

    后来,县令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寿宴上,自然少不了这道“三不粘”。平时做这道菜的时候,厨师总是用小锅烹调,一次炒一盘菜。庆贺寿辰这天,吃饭的客人多,小锅出菜少,厨师就改用大锅来炒。可是,因为是第一次用大锅做此菜,该放多少料,厨师的心里没有底。炒好之后,才发现蛋黄太稀,就连忙往里面添加粉芡,一边炒一边往里添油。结果,炒出来的“三不粘”较以往更为油润光泽、香甜可口,且出锅时不粘锅、勺,盛装时不粘食具,进食时不粘匙、牙,宾客连声叫绝,后便起名“三不粘”,很快就在安阳声名鹊起,风行开来。

    清乾隆下江南驻跸安阳时,当地官员向乾隆献膳,其中就有一道安阳特产“三不粘”。乾隆食后大悦,御厨便将此菜的制作方法带回宫中。此后,“三不粘”便在宫廷、府衙、市肆、百姓家广为流传。

    这道菜的制作要旨跟开封的炒红薯泥很相像,食材极简,制作却最见功力。要把蛋黄(红薯泥)放在炒成的糖汁里,用勺子来回不停地搅匀、淋油,让糖汁渗进蛋黄(红薯泥)里,其间,还要根据成色变换火候。如此十分钟左右才成。

    这道名叫“三不粘”的风味小吃从发源于古相州时(唐宋时,安阳被称为“相州”)算起,至今最少有千年历史了。一道小吃为什么穿越千年还风行不止?当地人是这么解释的:“蛋黄好找,可孝心难尽。当年,就是因为那位县令对老父的一片孝心,才有了这道‘孝心’菜。‘三不粘’的精髓不仅是美味,蕴含的更有中国人修身齐家的入世思想。这是安阳人的骄傲,也是安阳人的节操。”

【味道河南·安阳篇】一碗豆腐脑,一段城南旧事

    安阳皮渣

    家里的粉条快吃完时,最后总会留下许多碎碎的粉条,扔掉可惜,做成菜又夹不起来,后来,安阳人便想出来一种吃法:将这些碎粉条收集起来,加上其他的配料蒸成碗状,再切开,或煎、或炸、或炒、或煮、或凉拌,既方便食用,又不浪费,由此还成就了安阳的一道美食:皮渣。

   如果还不是特别好理解,那么,这样解释吧:安阳皮渣与郑州、新乡的民间小食——焖子大致相同,只不过,无论郑州,还是新乡街头,焖子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跟最初的制作理念不同,现在的安阳皮渣大部分用的是完整的粉条批量制作的。煮熟的粉条里加入粉芡、姜丝、白菜叶、肉馅等,搅拌均匀,平铺在地锅上,大火蒸上半个小时。刚出锅的皮渣,浓香软糯,切下一小块,就可以直接吃。当然最美味的吃法还是将它切成方块晾凉,再切成小薄片,拌上辣椒、姜丝、白菜叶醋熘,这样的美味通常会让一个花样般的安阳女孩子一次至少干掉一大盘。

    土生土长的安阳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张娟说:“离开家之后,我也吃过其他城市的炒焖子,但都远远不及家乡的美味、诱人……”

    家乡、血脉

    “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食物和菜系在文化交流中是一个强大的符号、一种文化的载体,能让人通过日常的消费不知不觉地感受某种特殊的文化气氛。当遭遇外来食物时,就必然要在接受和坚持之间作出妥协和调整。”

    但一个人哪怕走遍天涯海角,可能最想念的还是家乡风味的菜肴。

    余光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今,长大了,乡愁却变成了一杯茶、一碗粥和一盘菜,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血液如何被同化,但骨子里的地域、族群特征、宗亲意识,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渐行渐远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强化。

    所以,一个在外多年的游子,无论他的口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他的思想发生了何种变迁,可对妈妈那碗粥、家乡某道菜的执著依旧会凸显他的家乡身份。于是,饮食与传统,就这样被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并深深地烙上河南印、广东印以及所有的家乡印。作者:马红丽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大河网-河南商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味道河南·安阳篇】安阳城事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