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启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来自“五经之首”的《周易》(又称《易经》)。而创作《易经》的则是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公元前1117 年),史称西伯,是商末周族领袖。他广施仁政,礼贤下士,敬重长者,慈爱晚辈,发展生产,深得人民拥戴,却引起殷纣王的猜忌和不满。于是,殷纣王便在洹(今安阳河)、荡(今汤河)之间的羑里城,画地为牢,囚禁姬昌。姬昌被囚七年,在极其恶劣的境遇中,潜心治学,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系以卦爻辞,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著《周易》。《周易》以占筮的形式解释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提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且许多观点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被誉为 “世界大百科全书”。羑里城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名扬海内外,成为人们朝拜先哲、探索易道的科学殿堂,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王拘而演周易”告诉后人,身处逆境的人,当志存高远。姬昌身在狱中,却心怀天下,这从他自狱中释放回去后的表现可窥见一斑:暗中修德行善,推行善政,众多诸侯都来请他裁决纷争,归附于他,其势力日益强大,而荒淫无道的殷纣王,失道寡助,诸侯多背叛他。除暴安良,取而代之,这个理想成了姬昌顽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成了他自强不息的心头明灯。
“文王拘而演周易”告诉后人,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贝多芬所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人生如水,人处逆境,要善于自我调适,应该多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因为峣峣者易折。惟有那些不只是坚硬而更多一些柔韧性的人,才可能战胜困难,即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传说姬昌在羑里城演易时,殷纣王残忍地将其长子伯邑考杀死做成肉饼逼其吞服。姬昌明知是亲生儿子的肉,却强忍悲痛将其咽下,而后再到演易台后边吐出。后人在此堆起一个土冢,取名吐儿冢。如今人们走进羑里城,便可以看到这座冢。那时,姬昌的臣子闳夭等人,到各处搜求美女、珍宝及良马,献给纣王。纣王得意洋洋地说,有这么一个美女就足以释放西伯,何况有这么多好东西!于是赦免西伯,赠给他弓矢斧钺,让他能够征服其他诸侯,从而使他成为西方诸侯的首领。假如姬昌同殷纣王来个针尖对麦芒,还能推演成《周易》吗?还能让周国迅速崛起吗?
“文王拘而演周易”告诉后人,只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才能把苦难变成财富。社会上曾有人说,苦难是幸福、是财富。愚以为此话缺乏理性思考。试想,苦难带给人的是受罪受累受折磨,咋能是幸福、是财富呢?而只有当你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去打拼并战胜苦难时,它才是财富,有道是“自古雄才多磨难,纨袴子弟少伟男”;反之,当苦难战胜你时,把你压趴窝了,它就是你的屈辱。在这方面,姬昌堪为正视苦难的典范。他被囚七载,志坚如钢,推演《周易》,长年不辍。如今生长在羑里城内演易台旁边的丛丛蓍草,便见证了姬昌用其叶子推演周易的艰难探索。
“文王拘而演周易”让后人明白,只有具有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精神之人,方能干出一番让历史难忘的事业,成就个人的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