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胡同
主事胡同南起书院街,北至东大街,长280米,宽3米,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原叫张家义巷。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郡人阴化阳,字太乙、中举后,历任户部主事,即从城东圃田,迁居张家义巷,遂呼该巷为主事胡同。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郡人孟莹,字筱亭,中了进士,历任礼部主事,恰亦居住在此胡同内,主事胡同所以能历几百年而不变,就是因为有阴、孟前后两个主事,荣居于此,名耀当时,至今未变。这是现存最早很幽静的老胡同,也是郑州现存下来的10条胡同中,惟一保存有《郑州创开义巷记》石碑的胡同。因碑文最早记载的是“张家义巷”,后改为主事胡同。石碑上的很多字迹虽有些模糊,但居民们还很珍惜,想个办法把它镶到胡同南口一固定建筑民房的临街墙上。
最长的胡同
大东胡同位于东三马路南侧,长500米,宽5米。自京汉、陇海铁路通车后,郑州成为各地货物集散地,特别是棉花交易蒸蒸日上。当时铁路当局为了运输安全,规定棉花往外托运,必须轧成非常结实不易被火点燃的铁包(每包250公斤)才能外运,这样就使郑州很快兴起机械制造业。1920年,上海厂商林应民筹措资金2万元到郑州择址今东三马路西头路南一空地建一厂房,创办大东机器制造厂,专门生产打包机、轧花机等产品。从此这里一天天热闹起来,形成街道,因南北狭窄,便叫大东胡同。2007年大东胡同经过延伸整修,已成为一条有300多家卖服装的胡同市场,每天顾客熙熙攘攘,是一个最长而热闹的胡同。
最短的胡同
赵家胡同位于金水区紫荆山路与东里路交叉口路西南侧。成街于清代中期,该胡同姓赵的住户多,故名赵家胡同。原来长100米,宽2米。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今只剩下60米,扩宽为4米。胡同口西墙上还悬挂着20世纪60年代从天津定制的“北关大街赵家胡同”蓝底白字的搪瓷牌,以显示厚重。截至目前,应是郑州最短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