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郑州

几度兴衰少林寺(二)

2015/8/28 10:33:40 点击数:150 【字体:


  少林寺里的立雪亭有一点像程门立雪的故事。相传二祖慧可为向达摩求法,屡屡不成。当时下大雪,二祖慧可站在达摩诵经的屋外,积雪没膝,慧可仍站在那里。达摩出来见到说除非天降红雪方可传法,二祖便断臂明志,终于感动达摩,传授衣钵,光大禅宗。后人立此碑纪念。两边的对联是:禅宗初祖达摩僧;断臂求法立雪人。据说,少林寺的和尚都是单手行礼,就是为了纪念二祖慧可,他们披的红色袈裟和露出的一侧肩膀也是为了纪念慧可。
  
  最后的一座大殿是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内最有名的就是那48个深浅不同的脚窝。它们共有4行,前后左右相隔2米有余,最深的有50厘米。这些脚窝是千百年来少林寺的和尚们练武踏成的。

  少林寺最著名的传说就要数“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了,这也是电影《少林寺》中的主要情节。在少林寺白衣殿内的墙上,就绘有壁画,看来这并不是传说而是确有其事,并且还有证物。在大雄宝殿前,有李世民当年亲笔签署的圣旨,就刻在《太宗文皇帝御碑》之上。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李世民当皇上之后对少林寺僧的封赐项目和十三棍僧的法名。碑上还有李世民草签的“世民”二字。据《少林寺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十三僧救驾的时间,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当时,李世民被王世充的兵马围困洛阳,少林寺的十三个武功高强的僧人,连夜救驾,因此传为佳话。少林寺也是从此招起了僧兵,练武之风大兴。“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
  
  少林寺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佛儒道三教合流于少林。在地藏殿内,有儒家的二十四孝图,在天王殿内有道家的哼哈二将,而且在大雄宝殿前还立起了一块《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的碑,碑上有一幅图,画着释迦、孔子、老子的合体像,从正面看是佛门祖师释迦牟尼佛,从右面看是头戴儒巾的孔子,从左面看是头挽发髻的李老子。三人肌体、衣褶相连不可分割。汇合诸家之长,这也是少林寺长久兴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林武术雄风犹在
  
  少林寺的出名是与武功不可分的,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相传当年达摩祖师面壁之时,为了锻炼身体,自己琢磨并模仿山中野兽的动作,逐步创立了少林拳。此后,少林寺的僧众均练武,代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术体系。自从电影《少林寺》放映以后,少林寺声震海内外,许多人慕名而来。少林寺中的历史传说与故事多与武术有关,由此可见少林武术源远流长。
  
  陪同我们参观的释延禅就是现在少林武僧团的成员,他十几岁就入少林寺习武,他介绍说,少林寺的武术不拘于地方的大小都可施展,而且实用性极强。少林武术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取长补短,所以历久不衰。在为我们特意准备的表演中,少林寺武僧团的僧众表演的武术套路很多,尤以象形拳最为丰富,有猴拳、狗拳、蝎子拳、蛤蟆拳以及醉拳等。而且,武僧们表演的摔打都是真打真摔,砖地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样一定伤痕累累吧。延禅告诉我们,没事,他们从小就这么练的,已经习惯了。
  
  少林寺的武术是一笔财富,这不,2000年,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把目光投向了他们。于是,一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少林雄风》出笼了,该剧由少林武僧团的僧众表演,分为春、夏、秋、冬四部分。这台节目去年曾在北京演出过,而且远渡重洋,在美国、欧洲巡演,每每轰动。目前,少林武僧团共有180多人,最小的只有五六岁,他们分5个队,轮换在外演出。今年8月份,他们又将来京演出了。
  
  今日少林生活
  
  说实话我是带着一大串疑问来到少林寺的,比如,僧人的生活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清苦吗;武僧光吃素食哪有力气练武呀;他们听不听流行音乐;小沙弥们有没有玩具等等。由于有延禅的带领,我们在少林寺通行无阻,真切地体会了一把僧人的生活。
  
  延禅介绍说,少林寺内的僧人不论文武都要每天5点起床,先去爬山(他们叫跑山),我也试验了一把,从少林寺爬到达摩洞至少要1个多小时,中途累得几欲罢手。而延禅果然训练有素,不到半小时,他已在山顶向我们挥手了。他说少林寺的僧人绝对恪守成规,文僧、武僧都一样练武诵经,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别以为文和尚就手无缚鸡之力,他们也有武功底子。而且身体是要锻炼,不是靠吃,所以武僧们的身体都格外强壮。
  
  跑山之后,就是上早课、吃早饭,吃完早饭,武僧们就要开始练武了。中午11:30,少林寺的僧人开始吃午饭了,我们被破例地引进了他们的食堂,一间有着许多条桌的大殿。殿里有电扇,僧人们打好了饭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吃饭。我们赶上的午饭是豆腐丝拌黄瓜和烧茄子,主食是米饭和馒头,还有汤。原以为一定难以下咽,谁知味道还是不错的,连一向节食的我也把满满一大碗饭菜全吃光了。延禅看到我们吃完了很高兴,又说他们晚上通常是吃面条。平时,他们吃豆制品比较多,鸡蛋是他们能吃的在我们看来最有营养的东西了,但他们是不喝牛奶的。
  
  下午,武僧们要上文化课了。刚刚8岁的释小宝是练童子功的,他说自己现在上的课有数学、语文、英语。15岁的释小虎还要上历史课。延禅介绍说,现在武僧团的文化课增加了,专门请了4个老师教他们,这也是对外交流的需要,有的武僧已学到大专的水平了,还有的武僧英语已能运用自如了。武僧们平时每周可以看一次电视,也可以用电脑。我问他们听不听流行歌曲,追不追星,他们表情漠然地说,我们的佛教音乐很好听,我们从小就过这种生活,习惯了。
  
  晚上5点,僧人们要做晚课了,我有幸跟着做了一回,40分钟下来,还真有点累,可那些僧人无论老幼都十分虔诚。仪式结束,每人发了一张小黄纸条,原来这是记考勤的,无故缺课太多,会受惩罚,关几天禁闭。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华人教育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