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秦家大院出生:始建于1759年经历:2006年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年底政府投资开始修葺
阅读提示
经过900多天的等待,修葺一新的荥阳秦家大院,近日终于开门纳客。
这处古宅,始建于1759年,占地近2000平方米,房屋设置布局堪称中原古建典范,且砖瓦用材别具匠心。2006年,它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修复完善,让产权人高兴,但对它的保护,又让产权人担忧:因为力不从心。
城镇化进程中,让不少像秦家大院的古建,陷入尴尬处境——怎样对它们实施长效、有力的保护,将是未来会频繁遇到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不断探索。
[现状]200多万元修复古宅变“青春”
秦家大院,坐落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西头,当地人又称秦氏旧宅(2012年11月15日,本报曾作报道)。
昨天上午10点多钟,记者在油坊村看到,经过修缮,这座始建于1759年的民宅,3层高建筑巍峨挺拔,外观更加气势恢宏。它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前院、后院,由7座主体建筑构成一座两重封闭式四合院。
前院,一棵生长了252年的腊梅枝叶繁茂,另一棵石榴树也是果挂枝头。两棵树旁,复建的一个养鱼池并没有注入水源,“孩子们光来这儿玩,害怕他们不小心掉进去。”62岁的房屋主人马女士说,“修这座房子,政府花了200多万元。”作为秦家的儿媳,她从入门那一天起,就听长辈们口耳相传秦家大院的历史。古宅修复竣工后,政府就交由她照看。
历时一年半的修复,这处她朝夕相处的老宅变得既亲切又陌生。让她亲切的是,古宅的门窗、砖雕等核心部件,是由其丈夫和族人口述整理资料,再由修复工匠们以此为依据让它们重现于世;然而,她又感到陌生的是,每天置身于古宅中,并不能生火做饭,使得古宅与他们的生活既交融却又“不搭”。
[记忆]秦家古宅见证豫商兴衰
豫商的发展虽没晋商、徽商那样声名远播,但在中国古代商业史上,它拥有的地位不可小觑。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存留的清朝时修建的10多处古民宅,见证了古代豫商创业的历程。
秦家大院东约200米处,竖立着秦氏家庙,它由秦家后人捐资修复,目前保存得不错。作为一座家庙,它对于秦家族人来说,是停足歇息、出发再战的心灵驿站。油坊村95%的居民都姓秦,秦川是这个家族勃兴的核心人物。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五子周定王的女婿,依靠这层关系,精明的秦姓人四处经商,很快富甲一方。到了清朝,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做生意富足的秦家人返乡建楼院、修祠堂。当年水运发达,秦姓人把贸易做到全国各地,从河南到北京,沿途有不少的秦家商户。
[症结]个人能力有限,保护古建效果堪忧
“这处老房子,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我们手里也有它的产权证。”马女士说,政府出巨资把古宅修复一新,他们打心眼儿里高兴。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是,尽管平日由她出面看护古宅,但政府不准在房子里面生火做饭、留宿,“害怕火患。”
马女士说,也因为此,她只能每日奔波于住宅和老宅之间,辛苦不说,还揪心,生怕老宅出点儿事。她直言,既然老宅是省级文物,不如交由政府全面管理,那样自己省心了,也不用提心吊胆出岔子。
在荥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刘其山副主任看来,马女士的担忧不无道理。刘其山称,古建民宅产权不明晰,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监管办法,是政府将古民宅从马女士手中回购,并派出专业人员看护;此外,亦可以由政府牵头搞旅游开发,引导马女士将古宅,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这样一来,既能保护古宅,又可以取得经济效益。
刘其山说,在城镇化进程当中,像秦家大院这类零星的古宅,怎样对它们实施长效、有力的保护,将是未来会频繁遇到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不断探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汪松枝认为,秦家大院是中原地区典型的古村落,按照文物法规定,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由政府出资修缮,但对其的保护可以由古建所有人承担。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保护古建效果并不如意。
他说,保护这类古宅、古建,自己也赞同通过整村开发的形式,交由政府统一规划保护,借鉴云南丽江、湘西凤凰古城的开发经验,将古宅区域与现代民居分开,让一座座古宅、古建,存留住一代代人的乡愁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