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蒲公英
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在时下野菜当令的季节,可以换换口味了。野菜因其“野”而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因其“野”而美味充盈。野菜是大俗大雅之物,过去穷人用它充饥,如今因其清雅淡爽备受都市人追捧。眼下,正逢野菜生长,大河报记者抢先替你拟好采挖线路图,这个周末,带着家人去挖野菜吧!
[东线]
中牟县刘集镇、万滩镇(沿郑开大道向东到万三公路北拐,穿过高速桥下向北)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辛弃疾的诗句。昨天上午,记者沿万三公路进入中牟县刘集镇境内,发现路两边有大片的林地和麦田。一些拿着小铲、提着小篮的男女老乡,在田地间和树林里,悠闲地采挖荠荠菜。
“挖荠荠菜时要挑选没花蕾的,鲜嫩、好吃。荠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很高,不要去根吃。不能久烧久煮,否则会破坏营养成分。”据当地村民张先生介绍,除了这里外,在刘集镇北边的万滩镇,也有大片的麦田和林地,能采挖到荠荠菜、蒲公英、面条菜、白蒿、花樱菜、地樱菜、水萝卜棵和毛毛樱等野菜。
“现在的野菜可是奢侈品呀!”带着3岁儿子到麦田里挖野菜的刘女士说,以前在家门口附近就能挖到,现在城区已难觅野菜的踪影,需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郊县寻找了。她认为,带孩子挖野菜,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还能让孩子长见识。
[西线]
二七区马寨镇张家湾村(西四环与公安路交叉口西约4公里路两边山坡上)水磨村(从马寨镇东方路向南,水磨村水磨桥东侧)
“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苏轼诗中的茵陈,老百姓俗称白蒿。
昨天上午,大河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西郊的张家湾村。在村南的道路两边,沟沟壑壑中布满嫩绿的野菜,尤其是从去年老根处新发芽的白蒿,让那些前来挖野菜的市民兴奋不已。除白蒿外,这里还有婆婆纳和苦菜等野菜。
水磨村水磨桥东侧“山谷”中,是一望无际的树林。在树林中仔细寻找,可发现白蒿、蒲公英、荠荠菜等野菜。水磨村的村民介绍,白蒿三四月份是采摘季节,到
了五月就不能吃了。该村林地中生长的野菜种类繁多,常吃的能找到十余种,若能下场春雨,地面上会长满野菜,怎么挖也挖不完。
6名骑自行车到此游玩的郑大男生说,他们从网上听说这里适合游玩,便代表班里的同学,到这里探春,回去后,将组织全班同学到这里春游。看到有人在此挖野菜,男生们顿时来了精神,放下单车,上前打探究竟。“早就听说野菜好吃,我们却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男生表示,回去后,一定上网查询野菜方面的知识。
[南线]
郑州树木园(沿郑密路向南走,过去侯寨大桥约3公里处见路牌向西转)侯寨桐树洼村(沿郑密路向南到侯寨乡桐树洼村左拐不到一公里的山坡上)
“不慕红花不羡仙,绣绒吐雾舞流鹃。”这是描写蒲公英的诗。3月9日上午,在郑州市树木园的林地中,许多人正在采挖着蒲公英的幼苗。
郑州树木园建设面积4200多亩,引进树木500多种,不仅是郑州地区首屈一指的树木种植资源库,也是市民挖野菜的首选之地。一把小铲、一个小提篮,便可实现挖野菜的梦想。“这是蒲公英,长大后会长出一个绒球,轻轻一吹,便会出现无数把小白伞,飘呀飘呀,特别好看。”一位年轻的母亲,边挖野菜,边给女儿讲解。
来自郑州陇西小学的冯元畅,提着小篮,握着小铲,每发现一棵蒲公英,便兴奋地大声叫妈妈过来。
在二七区侯寨乡桐树洼村至下李河桥之间的山坡上,随处可见一丛丛形如韭菜的山泽蒜。来此挖野菜的王先生说,泽蒜爱扎堆,只要找到一丛,很容易在其周边找到一大片,采挖起来十分过瘾。“泽蒜可以包饺子、做菜饼、下面条、炒鸡蛋,鲜美得很。”王先生说,采挖泽蒜,一定要连根部的蒜球一起挖走,因为蒜球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叶子。
[北线]
黄河大堤两岸林地和滩地
“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在黄河大堤周边的滩区里,刚发出嫩芽的苜蓿,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
家住中方园小区的胡先生说,小时候粮食不够吃,常常要靠苜蓿充饥。现在来采摘苜蓿,是为了尝鲜换口味。除了苜蓿外,这里还能采挖到荠菜、马兰头、苦苣菜、米米蒿、猪毛菜、菊花脑、藿香等。
据在此开办有机农场的郭亮介绍,因农民在田间长期使用锄草剂,导致多种野菜不再生长,以前常见的面条菜、马齿菜等,如今踪迹难觅,只有一些不打农药的荒野和林地间,能找到这种美味。
(顺南阳路到江山路向北到黄河大堤)
/提/醒/
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要采
吃野菜,取材要新鲜,烹调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维生素的损失。野菜不可多吃,因多数野菜性寒凉,易造成脾虚胃寒等病,一定要适量。
此外,靠近马路边的野菜,最好不采。因公路灰尘多,长期受汽车尾气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易附在叶子上。 (原标题:郑州采挖野菜线路出炉 周末带着家人去挖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