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宗祠
门框上的精美石雕,方顶村几乎家家都有。
完整保存了100多座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方顶村,面临着开发
如今荒凉凋敝,只有30多人还在坚守,曾经的民风淳朴、烟火气息已不在
阅读提示古村落应该怎样保护?这个看似冷门的话题随着云南、浙江等地古村落红红火火的旅游开发,逐渐升温。位于郑州上街区峡窝镇的方顶村,也试图效仿平遥、周庄等古城的模式,保留建筑,迁出村民,进行整体旅游开发。
把没有了人的建筑华丽包装、推上舞台,还是容纳村民继续生活、保持原生态?哪种开发方式,真正适合方顶村?古村落保护,到底该不该“留人”?
村中30多位留守老人,满怀无奈与彷徨,也在寻找答案。
现在 曾经充满烟火气,如今荒凉凋敝
家住郑州市上街区的诗人沈乡(化名),最近心情很复杂,两年前她因为工作关系来到方顶村采访,与村民交往颇深。然而两年后的再度拜访,却让她伤透了心。
“前一段,我带着朋友去玩儿,没想到村子一片荒凉的景象,村民几乎搬空了,整个村子没几个人,我都迷路了。”打听之下,沈乡才知道,原来方顶村不少房屋已经拆迁,绝大多数村民都去了附近的柏庙村租房住,等待着新型城镇化楼房新居的建成。
“以前我来采访的时候,村子里人还很多,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到吃饭时间,每家门口都站着端着饭碗的村民,彼此说说笑笑。”沈乡说,现在站在空无一人的老街上,脑海里浮现出的却是两年前盛夏的阳光下,一个穿旗袍的小姑娘欢笑着跑来跑去的身影,心里一阵凄凉。
大河报记者两度探访方顶村发现,全村400多户人家,如今只有30多位村民留守。11月19日上午9点多,十来位老人围坐在村委会对面一处已被拆掉了围墙的民居前晒太阳。街道空荡荡的,偶尔有一两只流浪狗慢悠悠地走过,寒冬中更显萧瑟。
未来 民俗游景点还是房地产开发?让人困惑的未来
沈乡的忧虑变成了困惑:这个一度以中原明清建筑群落闻名的村庄,究竟怎么了?
尽管属于郑州市辖区,地处丘陵地带的方顶村,却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粉尘雾霾,与都市生活毫不相关,纯净得就像是世外桃源。
然而,从2010年起,这个几乎遗世独立的村子突然出了名。
方顶村村委会主任方联奎回忆,当时一位专家偶然发现,方顶村竟完整保存了100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很有历史价值。传开后,吸引了不少来自郑州市区甚至是其他市地的骑友把这里当做周末骑行的终点站,更不时有古建筑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来这里观赏、创作。
据了解,去年郑州市上街区政府就方顶明清古文化村落开发,与北京一家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投资数十亿元,计划把方顶村打造成民俗游景点。
沈乡说,那时村民们一度很高兴,因为自家的老宅能保留下来,说不定还能产生旅游收入。然而预想的景点还没有开发,村民们就被告知要拆迁了。
方联奎说,现在的方顶村有点儿特殊,处于过渡期,拆迁是为了让村民住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楼房,不过在2015年交房之前,只能先发动大家搬出去租房住。针对30多位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顺利租房外迁的老人,村里还专门安排了房屋集中居住。至于为何旅游开发迟迟没有进展,方联奎解释是因为手续繁琐,“不过基本已经能确定了”。
村里一位老人告诉大河报记者,听说附近要挖个叫做“顶湖”的人工湖,把村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干涸的河流注上水,周围连起一片水系,在湖周围修建别墅区。不过这个说法,被方联奎否认了,“都是讹传。”他说。
然而无论方顶村的未来如何,似乎都与村民无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大河报记者,村里从未开村民大会讨论过这些与每一位村民都息息相关的所谓蓝图,直接就告知了大家拆迁的消息。
方联奎说,关于村子的未来,村里开过几次党员大会,规划也都已经传达给了大家,作为村主任,他也一直在忧虑,一个没有了人气的村庄,老建筑要怎么维护?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是:老人为了守住老宅留下来的同时,失去了同住子女的照顾,又该怎么办?
过去 老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
方顶村当初能够引起关注,与它的形神兼备分不开。
建筑的历史价值自不用说,明洪武年间,山西一支方姓族人经过长途跋涉,到此定居,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方顶村拥有古建筑房屋100余座,300余间,是目前郑州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群。
更加难得的,是这里的明清老宅,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处丘陵地区,注重与自然相辅相成,院落多为四合院,且因地制宜,依山挖成被学术界称为“靠崖窑”的窑洞,内为木质结构,土木混合,靠黄土包裹就能减小温差。
大河报记者两次到访,都舍不得从村民家里出来,因为窑洞内的温度像春天,而外面是寒冬。沈乡说,两年前她曾在村民方联军家里睡了个午觉,正值酷暑,窑洞内只有十几摄氏度。
今天,方顶村祖辈流传下来的淳朴民风依然在村民中传承。
在戏台附近,曾竖立着一个“戒赌碑”,上面刻着:“在村中除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九可以玩牌外,一年内其他时间一律不准打牌赌博。”它的存在,时刻提醒村民形成良好的村规民风。一个叫做“擂鼓台”的地方,据说见证了李世民亲自击鼓、以少胜多的某场战役。老街是八卦布局,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村里出了一个官至四品、曾任皇帝老师的清代进士赵东阶,此后就成了出名的“教师村”,老师数量全镇最多,现在在职老师就有30位。
夕阳西下,老人们仍然谈兴正浓。
村中不知哪户人家遗留的秋千,孤零零地随风摇晃。
说起家中宽4米、高5米的“圈拱”,方联军自豪不已,窑洞拱顶的砖是用修建长城的糯米掺白灰的方法砌成。
村中随处可见的精美木刻、石雕。
方家院里的这棵石榴树,已经上百岁了,门楣上的“卜云其吉”出自《诗经》。
方顶村的留守者,满怀无奈与彷徨不愿搬离
有专家认为,古村旅游开发必备的基础是老宅、家具和老人
留守
最现实的忧虑:医生搬走了,看病怎么办
仍然留守在方顶村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无所事事的他们,每天只能聚在一起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88岁的方老先生,热情地拉着记者聊天,却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老规矩,名字哪能随便乱传。”看到沈乡戴着一顶礼帽,他饶有兴趣地要来端详:“这可不是毡,是呢子,毡好着哩。”原来,方老先生曾是专做帽子的手艺人。
“这村里原先住着木匠、铁匠,这不,还有做帽子的,各行各业的手艺人,现在都走了。”沈乡惋惜地说。
方老先生告诉大河报记者,拆迁是从今年春节后开始的,现在没有自己的房子,生活也很不方便,“最发愁的是没法儿看病,医生也搬出去租房了,离这儿有五六里地远,万一半夜有个头疼发烧的,咋办?”
78岁的赵军容说,外出租房一年要七八千元,老人们负担不起。
85岁的焦全普,宁愿留守在村里,也不愿去郑州市区和儿子同住。
30岁的范宇宙,是坐在墙根儿晒太阳的老人堆里唯一的年轻人。尚未结婚的他,不时打些零工维持生计,他留守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最孤寂的坚守:方家大院随便一个物件都上百岁
老街上多数宅子都大门紧闭,只有包括方联军家在内的寥寥几户维持着日常生活。
11月19日上午,大河报记者和一个不知来自哪个单位的“旅行团”,在村主任方联奎的带领下,走进了方联军家的宅院。
75岁的方联军是一名退休的理化教师,方家世代为师,堪称书香门第。村中虽然随处可见汉砖、明代石砌墙等,可真正如方家,从内到外保存完整的古民宅,屈指可数。这里俨然是一座民间“博物馆”,随便一个物件都“上百岁”。
整座宅院始建于方家从山西迁过来的明朝洪武年间;大门上“明五暗六”,刀拨不开、砍不断的“顶门杠”是明朝时的防盗设施;窑洞拱顶的砖是用修建长城的糯米掺白灰的方法砌成;屋内的竹制屏风和雕刻着花鸟的木制书柜,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就连院子里一棵歪歪扭扭、长相毫不起眼的石榴树,也栽种于百余年前。
正因此,这座“博物馆”每天都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观光客,“周末平均每天有10个人来参观。”方联军说。
方联奎说,拆迁的时候,村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卖家什潮,闻风来收旧物的小贩儿熙熙攘攘,常常到半夜还在往外拉货。
方联军心疼地说,不少村民因为出租屋里装不下,烧掉、扔掉了不少东西。
最难言的要求:方顶村旅游开发应让村民入股
留下来,守着祖屋,是方联军自然而然的选择。可他的留守,始终伴随着忧虑。
方联军不得不为以后打算。一旦旅游开发开始,他很可能要搬出去。尽管儿子在上街给他准备了一套房子,他发愁的却是方家大院的全部家当,该往哪里安置。
方联军的留守,得到了两个儿子的支持,他们一致认为,如果旅游开发开始了,方顶村村民应该可以要求入股或把宅院租赁给开发方。可是这个想法,他们却不知怎样表达出去。
方顶村村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几乎陷入了无人耕种的状态。方联奎说将来会把耕地交给专门的农业公司打理,一位留守村民说:“农民毕竟是农民,离开了土地,心很慌。”
在方联军看来,旅游开发必备的基础是老宅、家具和老人,尤其是老人,承受不了来回搬家的颠簸之苦。如果最后无法如愿留下来,方联军愿意妥协离开,“我们服从上级的安排,但要给我们一条路”。
村民们并不知道,旅游开发何时会开始,新型城镇化住宅几时能够交付。留守者们就像焦全普说的一样:“只能在这儿等着。”
探讨 保护古村落,是否应该把人留住
曾经充满烟火气的方顶村如今成了凋敝萧瑟、甚至不完整的空壳,沈乡很痛心。她害怕,在日后的旅游开发中,会有一些“仿古”的建筑掺杂进来,造假去真,那时就真变成一出后现代的荒诞剧了。沈乡始终坚信,让人们继续生活在村中,维持原貌,再去完善周边设施发展旅游,才是真正的保护。
常年致力于古民居保护工作的志愿者彭保红,也对方顶村的现状感到忧虑。彭保红发现,这个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美丽古村,“现在变成僵尸了”,村民搬离、村庄拆迁,完整和原生态的东西都被破坏了,一旦被注入商业元素,古村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吸引力,更别说发展旅游了。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东军,非常关注河南省古村落的保护。郑东军说,保护古村落,好的选择应该是把人留住,保留原生态的乡村生活方式,成体系开发,并让原住民在开发中受益。拿周庄来说,迁走了居民,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慢慢就不再受欢迎了;反观适度开发的西塘,受到追捧,因为游客能够看到洗衣、做菜这样的乡村生活场景。
郑东军表示,虽然方顶村有古民居、庙宇、寨墙,有地理高差,甚至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标语,题材丰富,风貌完好,更需要成体系开发,把资源真正充分利用起来。具体来说,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民居、庙宇等进行修复,让村民继续居住,同时开发完善周边的设施。“说白了,人为啥要来旅游?不是为了住,是为了看当地人的生活。”郑东军说。(原标题:郑州方顶村古村落面临开发 留村不留人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