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中原图书大厦走过十年——讲述一座城与书的故事

2013/11/13 11:29:21 点击数: 【字体:

中原图书大厦走过十年——讲述一座城与书的故事

中原图书大厦走过十年——讲述一座城与书的故事

中原图书大厦走过十年——讲述一座城与书的故事

中原图书大厦走过十年——讲述一座城与书的故事

中原图书大厦走过十年——讲述一座城与书的故事

文体新闻中心策划

  □记者 王峰 实习生 建子豪 文 记者 李康 摄影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一直在失去。

  那些渐行渐远的人和事,从我们身边轻轻滑过,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无论你是否察觉。

  中原图书大厦,注定是要在我们与这座城的文化记忆中出现的。

  她如书页中飘来的女子,沉静地在繁华的人民路守候了十年。一条路的喧闹在这里止步,几扇玻璃门将城市在这里格成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今天,让我们通过三位普通读书人与两位图书经营者的共同讲述,走进我们这座城的“文化湿地”,深呼吸,心徜徉。

  十年是个节点,未来十年可期。

  阅读犹如呼吸,于一呼一吸之间延续着人们的精神生命。遍布城市角落的大大小小书店,组成这个城市的肺,抑或毛孔,悄无声息地为呼吸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商业气味日益浓厚的当今社会中,成为人们为数不多的精神家园。

  正处于地铁施工期的人民路上,中原图书大厦有些寂寥地躲在一块地铁施工牌后面,忙着赶路的、购物的、看病的人们大多不会注意到它,由于门前场地狭小,它甚至不是一个临时泊车的最佳选择。

  我们的故事,偏偏就从这里开始了……

  故事1    :交友记

  李南如今42岁,家在郑州,工作在外地,每个周末都会回郑州和家人小聚,也会去各个书店溜达。

  三四年前,李南第一次去中原图书大厦时,心情很不好,当她进门看到一堆成功学、畅销书、网络书籍扑面而来时,让她原本就不好的心情顿时就蒙上了一层雾霾,对于一个喜爱阅读,爱逛实体书店的人来说,看到这些书籍是不能忍的,李南当时甚至产生了一种想帮书店规整书籍的冲动,她怀揣着这种情绪遇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她:“你们的书没有条理,不会吸引到第一次去的人。不要把幼儿区的东西放在门口,还有那些畅销书、成功书放在门口,哗一下铺到眼前,看到很反感。”

  抛下很多意见后,李南就走了,事后隐隐觉得“他们会不会不高兴?”后来有一天她再去书店,她发现居然按照她的意见改进了许多。再后来,李南和那位工作人员成为了朋友,因为她想看某一本书,对方就会及时告诉她书在哪儿,还建议她应该再找点哪类书,而刚巧她推荐的书籍都是李南感兴趣的。

  每个周末去一趟,每次两三本……渐渐地,李南成了中原图书大厦的老朋友。

  虽然网上购书已经很方便,遇到找不到的书,李南也经常去网上淘,但她总觉得还是平时在实体店读书买书靠谱些,这种感觉大抵和网店再怎么标榜自己的服装是正品,拆开包裹后总觉得这里那里有着的山寨痕迹,想想还是在商场里试完付账走人才安心一样吧!用文艺点的话来说,李南总认为如果所有喜欢书的人都在网上买书,那可能导致在现实中失去了精神家园,李南总把书店当作约见好友的地方,她也有意无意地老是担心实体书店的生存问题,从而产生了条件反射,如果去外地出差,什么都不带,就去几个书店带几本书回来,她觉得自己和书店之间已经算是朋友,既然是朋友,总得帮衬着点儿。有一次,她在北京的人民大学南门遇到了一个小书店,很有品位,在她看来很有意思,她也习惯性地操心在北京高租价的状况下,如此特立独行的小书店如何生存,后来营业员骄傲的回答让她顿时心里轻松许多。“没事儿,我们老板隔壁开了个火锅店!”

  之后,李南总觉得自己对国营书店的要求过于苛刻了,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除了书,中原图书大厦的咖啡厅、茶室成了吸引李南的又一道风景,闲暇之日,约三五知己,品茗之间交流共同的话题是个不错的休闲方式,只是地铁竣工之日依然遥远,去一趟挺费劲的。

  通过书交到各种好友,其实让李南最过瘾的还是跟书的作者交朋友,有些人就生活在你身边,你天天见他,可是你对他一点感觉都没有。有的人你从来都没见过,不是你身边的人,甚至更不是你这个时代的人,但你却觉得他是你的至交好友,这种感觉李南觉得非常奇妙。当她读到“有朋自远方来”时,觉得孔子就是她的知音,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走到自己身边。

  故事2    :成长记

  张梦佳是一名17岁的高三女生,本月她就要参加高校保送考试,她想报考处于“江浙沪包邮”地区的大学,她认为那里的人文气息比较浓厚,而她钟情的专业是东亚文化。

  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张梦佳就开始在中原图书大厦蹭书看,她最喜欢的是推理、侦探、科幻、悬疑类小说,《哈利·波特》的七部小说就是在这里蹭着看完的,从初中时开始正式买书,东野圭吾、阿加莎·克里斯蒂等是她的最爱。蹭着、买着、看着……张梦佳就这样迎来了高中生活。

  虽然在一所以“外国语”命名的中学,但张梦佳自谦“英语水平其实可一般”,操着“一般”的英语水平,她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看了一点《傲慢与偏见》,借过一部英文版的《飘》,结果也没看完,其实并不是读懂读不懂的问题,虽然有生词,但连蒙带猜还是能看明白的。

  张梦佳的兴趣体现在她想学的专业方面——东亚文化。

  她对《红楼梦》、《源氏物语》更感兴趣,不知是高一还是高二的那一年,她无意之中看了一本杂志,叫《中国美色》,是讲颜色的,这让她更加对东亚文化感兴趣了。

  其实张梦佳对书籍、对文化的爱好来自于父亲,她的父亲喜爱看书,也从小就让她看书,而不限定她的读书范围,但很少推荐她看啥书,反正家里堆着一摞摞的书,不愁来源,但张梦佳觉得父亲读的书太难懂了,有一次父亲买了一本《哈扎尔辞典》,她翻了几页,感觉是一部辞典体小说,太晦涩难懂了,但是父亲就是喜欢看。

  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父亲的反应只是一句:“搞研究很苦啊!”但她觉得无所谓,能苦到哪里呢?反正自己的理想状态就是“像民国时期的那些大师”,至于毕业之后的事儿,她已经想好了,“就在大学里待着,当老师呗”。

  由于过的是住校生活,张梦佳每周只有周六下午可以离校回家,从家里搜罗父亲的书便成了最大的消遣,这周她拿走的是德国人策拉姆著的《神祇、陵墓与学者》,还有一本王世襄著的《谈古论艺》。

  故事 3   :运动记

  孙岩近段正在认真研读一个案件,那就是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凯西案,从案发到审判,围绕着一名未婚少女的有罪无罪推论,美国司法界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论证,这起案件被写成了一本书,叫做《未完成的审判》,这本书也成为孙岩近期工作以外的全部消遣。

  49岁的孙岩从事的是财务工作,但喜欢的书籍是社会、政治、法律方面的书籍,一般人觉得这类书挺无聊,但孙岩对这类书情有独钟,感觉读多了会觉得生活很有意思,人一生走动的范围有限,但通过读书,就能了解外面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运动。

  除了思想上的运动,孙岩还把读书转化成一项身体运动,每天下午下班后,他经常步行到中原图书大厦去看书。孙岩很享受这种方式,但大多数都是他自己走,家人老嫌远,不想跟着一起走。

  孙岩喜欢逛书店,但讨厌书店里的书都有封皮包着,所以他喜欢去中原图书大厦的原因之一就是那里每一类书都会留下一本不包封皮的书让人们翻阅,他觉得这是一种信任,既然你吸引了爱书的人来看,那么就得相信我们不会损害这些书。他和李南一样,一边读书买书,一边还为书店着想,既然国营书店经营困难,为什么书店不试着和作者建立关系呢?像以前的叶圣陶书店,老的三联书店,书店和作者关系是很密切的,现在的书店和出版商的关系可能会更密切一些。要是书店拿出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还有金钱培养几个有潜力的作家,局面恐怕会大不一样吧?

  虽然也在网上买书,但孙岩绝对不在网上看书,原因很简单,在网上看的书记不住,要是看完一部纸质书,孙岩能大段大段复述其中的段落,但盯着电脑看完一本书,挺累,记住的也不多,孙岩不喜欢这种感觉。另外他也很佩服能写书的人,他经常跟家人说,只要一本书里有三句话对自己有启发,那这本书就买得值。因为“我可以给你说很多,但要是把我想表达的东西很有逻辑性地形成文字,是要下很大功夫的。”所以他喜欢读大部头的书,却不喜欢那些在微博、QQ空间里转来转去的人生格言,有些人自己都不看就转了,有啥用呢?

  喜欢走路去读书,多年累积了两千多本政法书籍。说到底,孙岩还是喜欢通过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

  □记者 梁宁 文 李康 摄影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记事本,投射着每一代人的成长故事。它不仅记录着读者们的心路历程,更有站在其背后,甘苦与共的书业人。

  讲述 1   :单价太低,盈利空间小

  每次开车经过人民路,看到地铁施工牌后的中原图书大厦,王红心里都是一阵五味杂陈的感觉。1994年大学毕业后直接投身书业的她,2005年便被聘为中原图书大厦总经理,尽管在两年前因个人原因离开这个行业而成为一个局外人,但每次经过中原图书大厦时,王红都会忍不住回头凝望,因为这里见证了她与书店一起走过的成长岁月。

  “我是2005年7月来到中原图书大厦工作,大厦已经开业一年零八个月了,属于省内比较大的书店卖场。”王红骄傲地说,“那时我们卖场面积、硬件设施配备,都是相当先进的。”

  在王红的记忆里,开业后的中原图书大厦似乎立刻就走上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王红还清晰地记得在任期间每年的销售码洋,“2004年中原图书大厦的销售码洋是2000万,2005年是2580万,2006年的时候是3100万,2007年的时候已经到了4000万,到了2009年,直接达到5000万码洋,这个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王红是幸运的,她没有经历网络书店和人们阅读习惯改变所给书城生存带来的巨大冲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书店经营就是一帆风顺的。“当时还没怎么感觉到网上书店的冲击,但主要的困难也体现在经营一块。由于书城经营商品的单价太低,很多书也就二三十块钱,导致书城销售盈利空间实在太小。”让王红感到震惊的是,当拿大厦的销售和对面客流量差不多的邻居丹尼斯做对比时发现,“我们一年的销售总额都顶不上丹尼斯一个平安夜的销售量。”这样的反差,让王红觉得很心酸,“虽然说书店属于精神产业,但价值空间也实在太低,尽管我们的图书销售数量也以每年20%的数量在增长,但与人力、物业方面的成本增长速度相比,还是不成比例的,幸亏还没有场租上的压力,不然账面显示就一定是亏损的了。”

  除了内部利润空间的狭小,就算处在飞速发展时期,书业生存也还面临着种种外部压力。对于各大书店都屡禁不止的撕书客和防不胜防的偷书贼,王红感觉那些年就像跟他们打仗一样,“当时书店消费者撕书现象很严重,少儿区的儿童读物,更是被翻得破旧不堪,但这起码还证明大家都是在阅读。”最让王红印象深刻、现在回想起来都还会有些好笑的就是团伙儿偷书,“那个时候河北有一个村庄,全村的人都沿着京广铁路线,拿着订单过来偷书,他们会通过消磁各种手段躲过监视。”这种“大扫荡”的行为,也给图书大厦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最厉害的时候,偷书造成的亏损达到图书总量的1%,损耗量非常大,浙江图书大厦的老总也说,无论多么认真敬业,职业小偷总是防不胜防。”

  对于王红来说,一个城市书城的落寞,就是一个城市精神灵魂的没落,“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帖子,大家都会总结一个城市必须去的地方,郑州也有一个‘在郑州谈恋爱应该去的地方’,这里面从来没有书店。这让我觉得挺感慨的。”在看到有些书城和独立书店倒闭消失的新闻时,王红更加痛心。

  讲述  2  :书城要生存,不能单靠书

  当网络书店开始大行其道、人们渐渐形成电子阅读习惯的时候,王红已经幸运地避开了这场书业灾难,而这些变化,也让一直坚守在新华书店书业经营20多年的王延东,有些猝不及防。

  王延东是河南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副总经理,从学校毕业后就坚守在书业岗位上的他,已经在新华书店走过了20多个年头。在经历了图书市场“出书难、流通难、买书难”到良莠不齐的图书泡沫等一系列的困境后,王延东无奈地承认,“实体书城遇到了最致命的打击,那就是网络书店。”

  “每逢节假日,图书大厦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人气与最旺的超市相比毫不逊色,尤其是暑假期间,席地而坐捧着图书阅读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但慢慢的,许多人来这里都只是看书、抄书而不买书,或者抄了书名再去网上购买。图书大厦已经成了图书馆的阅览室,成了网上书店的样本室,网民购书的‘试衣间’。”

  “艰难中前行”,在描述图书大厦目前经营状况时,王延东几乎是脱口而出。作为一个微利的行业,无论是一直攀升的用工、物业等经营成本,还是上缴的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等多项税费,以及老企业沉重的人员负担,这一切都令中原图书大厦雪上加霜。

  “书店是个精神文化产业,有很大的社会公益性在里面,对于书店经营者来说,不能只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相反的还要牺牲一些经济效益,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王延东心中,对书店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书城要想获得生存,将来就要把书店做成复合式的城市文化综合体,不能单靠图书,还要做相关文化产品的多元复合的经营,除了图书我们还有红酒、茶艺、陶艺、小饰品等具有时尚文化气息的产品;同时,让主题讲座、文化沙龙活动也将成为一种常规形态,书店不仅是销售,更是文化建设平台,到了这里可以享受文化,为自己做一次精神spa,而这一切都还在探索之中。”(原标题:中原图书大厦走过十年——讲述一座城与书的故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3-11-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