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嵩山地区:华夏文明的孵化器——专家热论嵩山文明与早期中国

2013/11/1 10:23:17 点击数: 【字体:

嵩山地区:华夏文明的孵化器——专家热论嵩山文明与早期中国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少林寺

嵩山地区:华夏文明的孵化器——专家热论嵩山文明与早期中国

如画嵩山映衬下的嵩岳寺塔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秦 华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嵩山日记》中写到‘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是什么让徐霞客认为嵩山居五岳之上,是什么吸引着徐霞客游五岳中首登嵩山?就是因为嵩山深厚文化凝聚力!”10月30日~31日,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嵩山文明与早期中国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周昆叔、王幼平、宋豫秦、李维明、邓聪、吕世浩等百余位来自中科院、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的历史、考古专家汇聚一堂,探讨嵩山文明与早期中国的系列关系。会议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

    嵩山与中原

    “与全球其他青铜文明大多首先把青铜铸造这一全新的技术应用于生产或日常生活不同,以嵩山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贵族阶层优先使用这种贵金属制造除了用于祭祀的礼器和近战的兵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许宏告诉记者,这种做法说明,意识形态上提高凝聚力和掌握绝对的打击能力被贵族阶级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正如《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确切地道出了中原国家命脉所在。

    许宏认为,嵩山一带处于通向周围地区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的中心位置,使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成为东亚大陆首次出现的以高度发达和强力辐射为特征的核心文化,而以晚商文明为干,随后在东亚大两河流域又形成了更大的青铜文化交流网,更成为秦汉版图成形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看,嵩山地区显然是孕育了辉煌中国青铜文明的“子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教授周昆叔堪称“嵩山文化代言人”,每每出现在会场,他都不遗余力地为嵩山地区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鼓与呼。“自2005年嵩山文化圈的理念提出后,其中不断有新的古文化发现,如发现了几百处旧石器文化地点、发现10万年的许昌人、4万年的老奶奶庙旧石器文化遗址、2万多年的登封西施石叶石器、1万年的李家沟文化,还发现了丰富的岩画等。”周昆叔表示,这些古文化多是在中原文化演进中具节点意义的关键发现,填补了以往考古发掘的空白,专家学者对此期盼已久,“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嵩山文化圈核心区的内涵,验证了嵩山文化圈的客观存在,也为这里早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更坚实的古文化基础。可以说,嵩山地区就是华夏文明的孵化器。”

    中原与文明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袁广阔认为,河济地区至迟龙山文化时期存在一个统一强大的文化体系,其分布范围西到焦作济源一线,东至山东菏泽聊城,南达商丘、开封,北到安阳以北。“河济地区的后岗二期文化是中原文化和海岱地区东夷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的,大约在4000年前,率先步入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国家阶段,其优于周边各区的文化核心地位逐步得以确立。”

    在河南省社科院郑洁祥看来,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的结束,数千年的文明时代自此开始,“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郑洁祥表示,夏王朝的建立者夏部族是古老的黄帝族的后裔,生活于今嵩山地区,“夏部族是生活于嵩山地区的原著居民,他们在这里兴起发展,并创造出现今的文化,建立起以嵩山地区为中心的夏王朝国家政权。”

    郑州市社科院窦志力认为,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与形成有5个明显特征,即有早熟性、持续性、吸纳性、辐射性和创新性,如何挖掘华夏民族基因中优秀的成分并使之发扬光大是中国学者的使命。

    文化与变迁

    “在最具标志意义的中原腹地,首先被关注为龙山向二里头时期过渡阶段的,无疑是中原腹心地区的王湾三期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新砦类’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常怀颖认为,过渡期遗存,与中原腹地的新砦类遗存的出现一样,都是大时代变革中物质文化的不同演进缩影。

    广东肇庆市博物馆研究员张致政在系统分析了豫东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分期与谱系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豫东对中原文明起源的作用,“龙山时代后期中原地区在文化碰撞中经历着深刻的整合重组,历史已经走到文明诞生的门槛边了。以往由于对豫东在中原文明兴起中作用重视不够,将新砦期文化看作王湾三期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直接中间环节引发了长久的争议,现在看来,王油坊文化-新砦期文化-二里头文化似乎衔接得更为流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的发言题目为《陶寺遗址测年及进展》,张雪莲介绍了陶寺遗址测年工作的进展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分析研究初步得出“陶寺遗址陶寺文化属于二里头文化之前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这一结论,为这一年代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张继华详细介绍了隶属于登封市君召乡南洼村的南洼遗址,该遗址发现有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出土了比较丰富的白陶遗存,张继华从二里头文化前后两大期的划分问题、二里头文化腹心区域聚落的防御设施等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通过分析南洼遗址这一个案,对深化二里头文化研究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农业手工业与社会

     “古代人群的迁移历来是考古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传统的考古学研究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用锶同位素分析技术通过对出土人类牙釉质锶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可以直接确定古代人群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春燕认为,出土人类牙釉质的锶同位素分析对考古学研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根据她的检测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的先民中,本地人占多数,但也存在较高比例的外来移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煜表示,中国古代铜及铜合金的早期利用是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但却并未得到充分地研究,目前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发现的铜制品及冶铸遗物远少于周边地区,因此关于这个时期的金属技术人们知之甚少,“我们对陶寺、新砦、二里头等遗址出土的铜器及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炉渣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和显微结构的分析,结果显示似乎存在铜合金的使用逐渐增加而红铜的使用逐渐减少这一趋势,这些研究有助于构建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的演进之路。”(原标题:嵩山地区:华夏文明的孵化器——专家热论嵩山文明与早期中国)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日报(2011-11-0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