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由洛阳发轫,呈巨大的“人”字一撇一捺伸出永济渠、通济渠两大河段。如果说洛阳是“人”字的头部,大运河郑州段正好是撇捺相交的重要部分。
近日,采访团一行来到郑州市惠济区,探寻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故事。
一座桥历尽千年沧桑
入选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立即列入项目”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主要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包括现存地面的索须河部分河段和掩埋于地下的惠济桥段,全长约16公里。
在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惠济桥村中部,已被全部开挖出土的惠济桥挺立在一处狭长的坑道内,姿态雄浑威武。
我们看到,惠济桥桥面基本与村子地面齐平,已经没了栏杆,但设置栏杆的石坑尚存。桥面铺满大型条石,两道深深的车辙非常醒目,贯穿于桥面,一看便知历经岁月洗礼。
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张振明介绍,三孔结构的惠济桥高约6米、长约40米、宽约5米。惠济桥始建于隋唐时期,后经历代加固修复,现存于世的这座桥修建于元朝。
“大运河申遗中国行”活动志愿者、洛阳酒家有限责任公司真不同饭店副总经理李彦庭注意到,在桥的两翼,有不少层层码砌的石磙、石碾、石磨,这些石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如果由官方修复,这些石材规格应统一,如今这些石材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很可能是由很多人提供的,以‘官办民助’的形式加固修复惠济桥。”张振明说。
78岁的赵随义是惠济桥村人,讲起惠济桥的过往,老人十分兴奋。据老人回忆,在他幼年时,惠济桥桥头两侧建有八卦亭,附近还有一些建筑于明清年间的房屋,供南来北往的客商囤货、居住。当时,惠济桥下的河床尚未像现在被淤塞掩埋,40多米宽的河面上,常有人垂钓戏水。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专家汪松枝介绍,通过对惠济桥始建年代的估算可知,它跟名扬海内外的河北赵州桥应该修建于同一时期。清朝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当时的《荥泽县志》赞美惠济桥称:“野店山桥送马蹄,白沙青石洗无泥。泊船秋夜经春草,明日看云还杖藜。”
“虽历经战乱、洪水洗礼,但造桥的精髓依然被保存下来。”汪松枝说起这座桥现在还能过载重汽车时,李彦庭连连赞叹前人造桥工艺之高明。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惠济桥下河水逐渐干涸,这里渐渐就变得荒凉起来,“文革”期间,八卦亭被拆除。
汪松枝介绍,也许正因为惠济桥有着显赫的过往,它渐渐成了这一区域的发展地标。经考证,惠济桥村及惠济区名称追根溯源,都与惠济桥有关。
一条河展现古大运河风貌
离开惠济桥,我们来到郑州市惠济区弓寨村。
村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两岸柳树成荫,清风徐徐。
“这条河就是索须河,由发源于郑州西的索水和须水交汇而成。”汪松枝说。
唐代诗人白居易游览大运河通济渠时诗兴大发,赋诗热情赞美让其如醉如痴的河岸胜景,诗曰:“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通济渠不仅是当时的全国交通运输大动脉,也是景色秀丽的游览胜地。当年隋炀帝曾率领庞大船队“全国旅游”,地方官员为了让龙心大悦,在渠两侧隋堤沿途遍植柳树,叠翠成行,柳絮随风腾起似烟,清晨半含烟雾半含愁的迷离风景更是奇妙,故而得誉“隋堤烟柳”。
隋后,荥阳、郑州、开封、商丘等地的地方政府都以“隋堤烟柳”为豪,皆将此列为当地“八景”之一。
“索须河就是大运河通济渠的历史河道,较好地保持了大运河的原始风貌。”汪松枝介绍,索须河始于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水系,后为隋唐大运河沿用,习称汴渠、汴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汴口”引黄河水,对通济渠的顺畅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维修基本完成
汪松枝表示,早在公元前4世纪,魏国就在郑州境内开凿鸿沟用于漕运,成为中国北方建造运河之始。对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来讲,郑州是引黄河水与淮河水贯通的起始点。有了这个起点,才有了通向江南的大运河。
“大运河对郑州的城市发展影响非常大。”张振明说,当时郑州既是运河的码头,又是陆路的驿站,很多东西在这里交换。驿站彻夜不关城门,来来往往的商旅、信使络绎不绝,一派繁华景象。同时,大运河把南北交通有机联系起来,把南方的农副产品运到北方来,把北方的工业品运到南方去,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记者从郑州市文物部门了解到,目前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遗产调查已经结束,遗产文物本体的保护维修基本完成。(记者戚帅华/文鲁博/图)(原标题:大运河郑州段:展现运河风貌 演绎几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