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风中少林》武刚劲 化茧成蝶天地新
武舞融合动人心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山巅风吼处,英雄照古今。 舞剧《风中少林》讲述的是一名少林武僧的传奇故事,演绎了一场正气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和一出包蕴东方隐忍之美的爱情悲剧。
那是一阵雄武旋风。武僧们踏着生命的节拍,武!武!武!于闪、展、腾、挪之间体现出铿锵节律;于劈、剐、撩、刺之中展示动静之美。勺子、木盆、抹布,在他们手中成了各有所长的兵器,饭桌的板面、庙堂的地板、后山的陡崖,都成为他们飞檐走壁的场所。他们击溃强寇,护寺救民,雪恨复仇,威武雄壮。
那是一阵至情柔风。天元和恋人素水听从内心的召唤,舞!舞!舞!以手、眼、身、法、步表达深沉爱恋;以提、沉、冲、靠、含、腆、移传递分离的凄苦、重逢的喜悦与爱而不能的伤痛。素水的柔曼身段与天元的俊武英姿交相辉映,他们在独舞与双人舞中展示小我与大爱,艺术人文气象在其中自然生长。
那还是一阵悲悯之风,慈善之风,济度之风。禅、武、医高度融合。当开场少林方丈用木磐敲响铜钟,佛家的慈悲情怀就弥漫开来。随剧情展开,慧山大师率众僧为天元疗伤,帮助寻找素水,为其剃度,让其习武,个体生命、民族斗争、人性探究和道德判断等诸多人文涵义熔于一炉,匡扶正义,济度众生成为全剧的主题和灵魂,传递出少林文化的内涵和真谛。
在《风中少林》里,武就是舞,古老的武术文化被放在当代舞蹈艺术审美理念的器皿中沉淀、发酵、锻造,最终升华为舞剧中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形式。
2004年10月,由郑州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河南人民会堂首演,引起轰动。
2005年,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评价:《风中少林》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创新,是近年来少有的一台好戏。整个剧目文武结合,刚柔并济,以情感人,以舞动人,以技惊人,达到了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舞与武的完美结合,在中国舞剧史上是一个创举。它赋予《风中少林》以深远的意境、文化的内涵、英雄的气势,使之成为一枝扎根于中原文化沃土的艺术之花。
体制创新乘风飞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精品才有市场”,丁世显的话梳理出郑州市文艺精品剧目创作工程的思路。
在位于郑州繁华闹市的紫荆山路上,有两座被深灰与大红色调装饰着的相对而立的建筑,庄重大方之外透着动感与时尚。这两座建筑环抱成的院落,属于国内最年轻的歌舞剧院——郑州歌舞剧院。
2004年3月,郑州市组建了郑州历史上第一家歌舞剧院。郑州歌舞剧院从建院伊始,就确立了以改革创新的全新理念贯穿于剧目创作、生产、演出的始终,决心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实行“投资主体股份制、市场运营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创作人员委约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的机制创新模式。
2005年11月,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从此,郑州歌舞剧院就不仅仅是一个创作表演团体,作为以国有资本为投资主体的股份制公司,它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一系列改革都得到了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政策、资金上对郑州歌舞剧院给予重点倾斜扶持。有了源头活水,年轻的郑州歌舞剧院书写了一系列惊人之举:
从全国11个省3000多人中,精选出50多名演员;借四海之力,积极吸纳各地文化人才,汇聚各路艺术家,组织打造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一经推出,好评如潮。
2005年6月24日,《风中少林》首次进京,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给予高度评价:“舞剧把武术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非常具有中原特色,哪一出戏的武打都没有这出好。”
专家们毫不掩饰对《风中少林》的喜爱。时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认为,《风中少林》呈现特色鲜明的中原文化,营造出气势宏大的舞台诗意,在当前的舞剧创作结构上有很大的突破,达到了相当的历史层面和文化高度。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舞蹈学博士罗斌,中国歌舞剧院原院长汪曙云等专家则认为该剧发掘了一种用高雅艺术演绎古老传统题材的现代形式,具备了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国际交流价值,是当之无愧的精品之作。
此剧开河南原创舞剧先河,它获得的很多奖项和荣誉对于我省来说都是第一次:
2005年11月,《风中少林》夺得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金奖,这是河南舞剧第一次获此殊荣。时任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丽萍,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齐岸青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6年初,该剧获河南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2006年11月,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文艺精品剧目”;2007年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2007年11月,获第十二届“文华奖”新剧目奖。
它是河南第一部真正走上市场的舞剧。屡屡捧回大奖的同时,舞剧《风中少林》在演出市场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先后在我国30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连演百场,至今盛演不衰。
《风中少林》诞生之初,郑州歌舞剧院就定下了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宏大的远景目标:要借助少林禅武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以国际化的舞蹈语汇,诠释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品牌,搭建起一座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
2007年1月份、9月份,《风中少林》随“中原文化港澳行”活动两度赴我国香港演出。2008年7月,《风中少林》成功赴新加坡演出并引起轰动,剧组受到新加坡总统纳丹等的接见;同年9月,该剧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参加澳亚艺术节的闭幕式演出。2009年1月至3月份,《风中少林》再度赴澳,先后在堪培拉、墨尔本和悉尼3个城市进行了33场商业性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激起空前的社会反响。《风中少林》的澳洲巡演,不但创下了国内文艺精品剧目海外商演场次的纪录,还赢得了令人满意的票房和口碑。
郑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李宪敏说,打造艺术精品,目的是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郑州市打造的文艺精品剧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于宣传中原文化、宣传河南具有积极影响,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当时“郑州歌舞剧院模式”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一个大胆尝试。新华社记者发表长篇报道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也拥有全世界最多“吃皇粮”的文艺工作者,在市场上如何独立生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能借鉴郑州歌舞剧院的成功模式,守住传统文化的根、把准市场的脉,就能在广阔的文化舞台上大有作为。
风华源自底蕴深
他先后十多次到登封少林寺,在路上颠簸,宛若朝圣。他在寺院住下,看武僧凌晨三点钟起来练功,一站半晌听师父讲经;看僧人就地取材,采集山上的药草,精心炮制后无偿发给附近的村民;和德建大师交谈,一直到深夜,忘了点灯,只是两个灵魂在谈对。他领悟到禅、武、医相交融而成少林文化,也由此找到如何把僧人生活搬上舞台的方式,解决了创作难题。
他是《风中少林》编剧冯双白。
他曾在山色微明的初春晨雾中伫立,等候少林晨钟木磬声响起,参悟佛家慈悲愿怀。为了寻找“风”的感觉,他还曾在冬日徒步攀登嵩山。凛冽的山风呼啸,巍峨的峭壁和简陋的山路在风中岿然不动,雄浑的旋律和着大慈大悲的梵音,在他心里一点点模糊又一次次浮现。整部舞剧的音乐品格由此奠定:坚韧、庄重、饱含深情。
他是《风中少林》作曲唐建平。
那天,他们从少林寺出来,走到嵩山的少室山脚下,那里是一处世界地貌公园,展示的是上亿年前地壳运动后的结果——整座山被翻转过来,上百米、上千米高的山岩倒插进地面,那些光秃秃的层层叠叠的岩石从他们头顶斜耸入云际。他们长久而无语地站立,只有震撼。他们写道:也许,《风中少林》的构想从那时、那地已经开始……当时的心情支撑着他们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没休息过一个节假日,卧薪尝胆,打造精品。
他们是《风中少林》编导张弋、刘小荷。
一禅一武,闻名世界;千古禅灯,一直传到今天。
古老的少林文化滋养着创作者的才思,他们的努力则让《风中少林》立于舞台。
最终让《风中少林》等精品好剧落地生根,则要归功于一支经得起摔打的高水准舞蹈团队。
郑州歌舞剧院建立伊始,面向全国招聘,对象大都是16岁到18岁的大中专毕业生。稚嫩的他们经受了重重磨练。排演《风中少林》,在位于郑州西南郊临时租用的排练场,演员们封闭训练。隔绝了繁华与浮躁,所有人都用坚强的意志经历反复排演,熬过辛酸和寂寞。舞蹈演员和武术演员最初互不搭调,练武术的一听音乐就傻了,就好像做操一样喊数,配着节奏走;而这群刚从舞蹈学院毕业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舞剧,表演很稚嫩。他们从训练基本功开始,一点一滴打磨。到后来两队演员难分彼此,心照不宣,武术的动作和舞蹈的节奏协调起来,群舞演员和主演配合默契,“舞”与“武”、“舞”与“僧”完美结合,让《风中少林》大放异彩。
9年过去,这支队伍以令人惊喜的速度成长。2010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舞蹈队闪亮登场,这是省内歌舞院团首登央视春晚。同年7月,他们亮相上海世博会,赢得海内外游人的高度赞赏。2011年,舞蹈队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武术节开幕式等多个大型节会。2012年,郑州歌舞剧院的舞蹈《我们在黄河岸边》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作品金奖,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