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上街区孙氏宗祠沿袭民间拜祖的人文传统面临异地重建威胁
2013/6/4 18:38:3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座乾隆年间修建的古祠堂,木梁布满蛀孔却挺立不倒;一座拜祭和教学合一的小院落却成为孙氏散布各地子孙们拜祖的精神家园。郑州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孙氏宗祠至今仍沿袭着民间拜祖的人文传统,现在却可能要因为道路扩宽而被“异地重建”。孙氏后人却觉得,在原地保留宗祠更能体现中原人文精神。
●历经风雨的乾隆古祠堂
在柏庙村中央,有一条横穿东西的五云路,与之交叉的是正在施工的郑州至上街快速通道工程。在两条路交叉口的东南角,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民房,上书“孙氏祠堂”四个大字。
进入祠堂大门,西侧有一间厢房,沿着碎石路向前走10米左右,是一座祭祖亭,再往里就是祠堂正堂。
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会长孙进忠住在祠堂东侧的耳房里,看护着这座古祠堂。这两天,有个消息让他寝食难安。“上周五,上街区城管局的领导和村支书带人来祠堂周围测量,他们说,五云路要拓宽改造,祠堂在规划红线以内,要拆掉异地重建。”孙进忠说,“孙氏宗祠在这儿立了276年,一旦离开原址,意义就没有了。”
他介绍,孙氏祠堂始建于1737年,是乾隆早期孙氏后人孙苪筹资修建的,西侧20亩为祠堂,东侧40亩为学堂。据“汜水县志”记载:孙苪是乾隆二十二年间的太学生,因善事、孝父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下旨建造孝义石牌坊,以表彰孙苪的孝行和善事,这座牌坊至今还被村民保留着(本报5月6日曾报道)。
孙氏祠堂也历经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后曾当过生产队的仓库、村卫生所、小提琴盒工厂等,“文革”期间,祠堂屋脊、屋檐上的精美砖雕在各种运动中毁掉。2006~2008年,眼看祠堂逐渐破败,孙进忠和同村人在全国各地寻找孙氏后人“化缘”,筹资20多万元将祠堂复原。
●祠堂成民间拜祖“活化石”
祠堂西厢房是孙氏家谱屋。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石碑,上面大部分字迹已经模糊。孙进忠说,这上面刻的是孙氏各个分支家谱,原来散落村里各处。
根据孙氏家谱记载,孙氏祖先孙肖二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携三个儿子由山西平阳府(今临汾)洪洞县迁居河南开封。孙肖二三儿子这一支就落户在柏庙村,其余分散至巩义等处。数百年来,孙氏家族开枝散叶,全国各地都有,但若是寻根问祖,柏庙孙氏自然是重要的根脉之一。
放石碑的这间屋子看上去年代久远,房顶的圆木檩条外层大多剥落,露出红褐色的木质,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蛀孔,伸手试着摇晃,木结构纹丝不动。孙氏祠堂存留的老建筑并不多,除了门房、厢房,只有正堂的北、东两面山墙还是最早修建时留下来的,屋脊、屋檐上的砖雕都是后期修复的,学堂则因无钱修缮,已全无当年的风采。
每年清明,孙进忠会和村里孙氏后人来到孙氏祠堂祭拜祖先。孙进忠说,2008~2010年,这里举办过几次大的祭拜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孙氏后人派代表来这里参加。“5年一小拜,10年一大拜”,而柏庙村孙氏后人则是年年都拜。“我真不想看到,过几年各地孙氏后人来拜祖,却找不到祠堂在哪儿了”。
●“初步想法是拆迁异地重建”
孙氏祠堂的命运会怎样?昨天上午,记者向柏庙村村支书孙毅波了解情况。
孙毅波说,目前他还没拿到具体规划和道路拆迁方案,详细情况要问上街区城市管理局,“初步想法是拆迁异地重建”。
记者致电上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五云路拓宽工程规划红线60米宽,现有道路仅有6米多宽,根据区交通局的说法,孙氏祠堂肯定在红线内。
“孙氏祠堂路对面是柏庙村古民居,这个肯定要保留。”该负责人表示,孙氏祠堂内大多是近年修复建筑,真正的古建筑不多,村委会提出的方案是异地重建,最终要怎么办,还要以当地社区和村委会的意见为主。
孙进忠觉得,孙氏祠堂已经存在了200多年,现在还在使用,本身就是中原根亲文化传统的“活化石”,在原地保留宗祠更能体现中原人文精神,一旦异地重建,就失去它代表的意义了。(原标题:郑州上街区孙氏宗祠沿袭民间拜祖的人文传统面临异地重建威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