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现郑州 能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水准

2013/5/6 17:00:38 点击数: 【字体:

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现郑州 能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水准

    5月4日,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一处闹中取静杂草丛生的空地上,静静地放置着一些石头。

    走近它们,可以看到上边的精美图案。一些长条形的石柱上雕刻着八仙、龙凤、神犼和仙鹿,在夕阳的映射下,似乎在述说着什么。

    专程来此考察的郑州大学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郑东军教授说,这是郑州市唯一一座乾隆二十二年建的孝义石牌坊。

    因1958年修水库及1967年破四旧,它被村内有心的村民埋在地下保护起来,最近几年才重见天日。

    石牌坊周身,大量运用了雕刻手法中的透雕和镂雕,建造工艺精美,雕刻手法细腻,人物表情生动丰富,尤其是把动物身上的羽毛雕刻得细致入微,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准,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据说,龙凤雕刻图案一般是出现在皇家建筑上,而在孝义坊上出现了龙凤雕刻,这证明了它的规格等级极其高。

    柏庙村孙氏研究会会长孙进忠说,最近经村民一致同意,准备把这座孝义坊重新竖立起来,让更多的人前来欣赏和观看。

    据“汜水县志”记载:这座孝义石牌坊的主人,名叫孙苪,是乾隆二十二年间的太学生,因善事、孝父母,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亲自下旨建造,以表彰孙苪的孝行和善事。

    正拆迁的废墟中

    老汉默默守护晚清古建筑

    昨天下午,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58岁的孙宝珠坐在城中村的废墟中,久久不愿离开。

    当天,郑州市建设西路和西四环交叉口的孙庄村内,十几台挖掘机正在拆迁。

    这里有一处古宅,在一片断墙和弯曲的钢筋中,显得有些萧瑟。

    孙宝珠守护的,正是这幢晚清时期的古宅,陪伴他的,只有一只看门的狗狗。

    这座古建筑四周,被城中村里常见的水泥出租房包围,青灰色的砖上沾满了拆迁带来的灰尘,斑驳的拱门上方有三个大字:“翰林院”。

    古宅旁边,一间被拆去门窗的房间里,放着一张床和一些生活用品,这是一个出租房。这栋出租房房顶上,58岁的孙宝珠,一直注视着古宅旁边没有停歇的挖掘机。

    忽然,他匆匆跑下楼,跳到挖掘机旁,隔着玻璃跟操作手说:“一会儿你拆那堵墙时,别让砖头砸到老宅子。”

    孙宝珠口中的老宅子,很有些来头。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孙庄村孙氏家族先后有二十余人荣任清廷学政、道台、郎中、知府、知州等职,有七人受皇封,郑州市西郊到荥阳一带,自晚清以来一直传颂着孙氏家族“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

    这幢老宅子,就是孙氏家族的古屋之一。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孙氏古屋,郑州市一些文物专家也认为古宅很有保存价值。

    由于时代变迁,孙家古屋建筑群如今已所剩无几,孙宝珠看护的这个老宅子叫“东翰林院”,还有一幢“西翰林院”,都面临着城中村改造将被拆迁的境地。

    “城中村改造好是好,可是这些老宅子要是就这么拆了,太可惜了。”孙宝珠说,中原区政府和街道办的负责人和他说过,会跟开发商协商古宅的拆迁问题。

    但他仍旧为宅子的命运担心,唯一能做的,就是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它。

    评论

    传统与现代不该分裂

    东方今报评论员 徐战方

    文化这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文化传承,也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关。

    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发现的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到郑州西四环孙庄村老孙家面临拆迁的晚清古宅,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说明,郑州不只是一个火车拉出来的现代化都市,也是一个很多地方都能展现文化底蕴的城市,只是,有时候我们忙于工作疲于奔波而无暇顾及,有时候我们只忙于发展而疏于保护。

    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本不该有隔阂,更不该分裂,传承与创新,本来就该一脉相承。

    孝义石牌坊历经风雨才幸存下来,老孙家的晚清古宅见证着家族荣耀,文物的兴衰,对某些人来说或许只是一念之间,但它背后沉淀的历史文化,却历经时代变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需要实实在在的举动,更体现在对待文化的每一个细节。

    有多少传统文化尚待挖掘与创新,有多少有价值的“文物”需要发现与保护,对决策者来说是一道考题,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不该成为问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原标题: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现郑州 能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水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今报网(2013-05-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