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一处闹中取静杂草丛生的空地上,静静地放置着一些石头。
走近它们,可以看到上边的精美图案。一些长条形的石柱上雕刻着八仙、龙凤、神犼和仙鹿,在夕阳的映射下,似乎在述说着什么。
专程来此考察的郑州大学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郑东军教授说,这是郑州市唯一一座乾隆二十二年建的孝义石牌坊。
因1958年修水库及1967年破四旧,它被村内有心的村民埋在地下保护起来,最近几年才重见天日。
石牌坊周身,大量运用了雕刻手法中的透雕和镂雕,建造工艺精美,雕刻手法细腻,人物表情生动丰富,尤其是把动物身上的羽毛雕刻得细致入微,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准,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据说,龙凤雕刻图案一般是出现在皇家建筑上,而在孝义坊上出现了龙凤雕刻,这证明了它的规格等级极其高。
柏庙村孙氏研究会会长孙进忠说,最近经村民一致同意,准备把这座孝义坊重新竖立起来,让更多的人前来欣赏和观看。
据“汜水县志”记载:这座孝义石牌坊的主人,名叫孙苪,是乾隆二十二年间的太学生,因善事、孝父母,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亲自下旨建造,以表彰孙苪的孝行和善事。
正拆迁的废墟中
老汉默默守护晚清古建筑
昨天下午,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58岁的孙宝珠坐在城中村的废墟中,久久不愿离开。
当天,郑州市建设西路和西四环交叉口的孙庄村内,十几台挖掘机正在拆迁。
这里有一处古宅,在一片断墙和弯曲的钢筋中,显得有些萧瑟。
孙宝珠守护的,正是这幢晚清时期的古宅,陪伴他的,只有一只看门的狗狗。
这座古建筑四周,被城中村里常见的水泥出租房包围,青灰色的砖上沾满了拆迁带来的灰尘,斑驳的拱门上方有三个大字:“翰林院”。
古宅旁边,一间被拆去门窗的房间里,放着一张床和一些生活用品,这是一个出租房。这栋出租房房顶上,58岁的孙宝珠,一直注视着古宅旁边没有停歇的挖掘机。
忽然,他匆匆跑下楼,跳到挖掘机旁,隔着玻璃跟操作手说:“一会儿你拆那堵墙时,别让砖头砸到老宅子。”
孙宝珠口中的老宅子,很有些来头。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孙庄村孙氏家族先后有二十余人荣任清廷学政、道台、郎中、知府、知州等职,有七人受皇封,郑州市西郊到荥阳一带,自晚清以来一直传颂着孙氏家族“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
这幢老宅子,就是孙氏家族的古屋之一。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孙氏古屋,郑州市一些文物专家也认为古宅很有保存价值。
由于时代变迁,孙家古屋建筑群如今已所剩无几,孙宝珠看护的这个老宅子叫“东翰林院”,还有一幢“西翰林院”,都面临着城中村改造将被拆迁的境地。
“城中村改造好是好,可是这些老宅子要是就这么拆了,太可惜了。”孙宝珠说,中原区政府和街道办的负责人和他说过,会跟开发商协商古宅的拆迁问题。
但他仍旧为宅子的命运担心,唯一能做的,就是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它。
评论
传统与现代不该分裂
东方今报评论员 徐战方
文化这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文化传承,也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关。
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发现的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到郑州西四环孙庄村老孙家面临拆迁的晚清古宅,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说明,郑州不只是一个火车拉出来的现代化都市,也是一个很多地方都能展现文化底蕴的城市,只是,有时候我们忙于工作疲于奔波而无暇顾及,有时候我们只忙于发展而疏于保护。
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本不该有隔阂,更不该分裂,传承与创新,本来就该一脉相承。
孝义石牌坊历经风雨才幸存下来,老孙家的晚清古宅见证着家族荣耀,文物的兴衰,对某些人来说或许只是一念之间,但它背后沉淀的历史文化,却历经时代变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需要实实在在的举动,更体现在对待文化的每一个细节。
有多少传统文化尚待挖掘与创新,有多少有价值的“文物”需要发现与保护,对决策者来说是一道考题,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不该成为问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原标题:乾隆年间孝义石牌坊现郑州 能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