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后,杜甫还活着。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10日电 语文课本上容貌清癯、一脸愁容的杜甫画像,忽然被网友们尽情涂鸦,这位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一会儿手持机枪凝视远方,一会儿戴墨镜骑电动车购物等。
斥责涂鸦者浅薄的有之,淡然一笑者有之,曾发动民间集资修建杜甫陵园的河南巩义民间人士刘黑记却说:“我认为不是恶搞,其实反映出人们对杜甫的怀念。”
实际上,千百年来,故乡人对杜甫的纪念与祟敬不曾停止过。
走进河南巩义,杜甫的印记无处不在,有以杜甫为名的街道,街头小游园里立着刻有杜甫诗的诗柱,大家津津乐道的杜甫诗句则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公元712年,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笔架山下,当地至今留有一孔“工部窑”。不久前占地近400亩的杜甫故里纪念馆落成开馆,了却不少巩义人的心愿。“老头儿的庄子建不起来,出去脸上都没光,这下老头儿的事可办成了。”巩义市民翟宝宪言语中流露出无限欣慰。口称“老头儿”,这股亲切劲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念叨自家父兄。开馆那日,数万市民涌入。
在教科书上,杜甫被尊为“诗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在故乡人心中,他只是一个又穷又倔、心地善良的老头子,尽管隔着一千多年的风霜岁月,杜甫“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这么伟大的诗人连自己生活都保障不了,孩子饿死,多可怜哪!”66岁的河南书法家协会会员、巩义人徐殿庭花了整整10个月时间,用小排毛笔抄录完杜甫全集。白天嘈杂容易出错,每天凌晨2点到5点,成为他的固定抄录时间,静夜里听着毛笔摩擦纸页的嚓嚓声,他心里涌起对杜甫强烈的理解、热爱与同情。
或许因为共饮黄河水、共受河洛文化熏陶,与别处单纯的崇敬之意不同,故乡人对杜甫有一种天然的理解和心灵上的贴近。“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在巩义走访中,这句诗多次被提到。讲到杜甫的潦倒,当地人往往叹息着像同情邻家的老头儿。
在长期研究杜甫的巩义民间文化人孙现周看来,杜甫本身并不是“苦脸”的性格。他也有过欢畅的时辰,年轻时“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甚至骑马把腿都摔断了,豪迈之气可见一斑。“只是际遇太坏了,谁性格再好,吃不上饭也写不出欢快的诗句。”
杜甫广为人知的形象是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屡试不第,43岁才混迹官场,成为看管武器仓库、门禁锁钥的小官,与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尽管本人常年靠朋友周济度日,他却能推己及人,写出大量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丑恶的诗文,“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脍炙人口,成为研究唐代由盛至衰的绝佳范本。
“倔强的老头子,一根筋!”孙现周评价,杜甫敢说敢做,在一片颂扬盛世的声音中,他保持了独立的人格,“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困于长安时,为求官杜甫献三大礼赋与权贵,理解他的人说,那也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河南省社科院杜甫研究所副所长姜海宽:“他虽说也想当官、想攀高枝,但始终没有离开老百姓。”
巩义人对杜甫的好心地也是津津乐道。姜海宽说,杜甫家里种了一棵枣树,穷人去摘枣,他从不让佣人制止。“他有过安逸的生活,100亩田,40亩果园,房前屋后还能种菜,收获了都布施给百姓。”
他们对杜甫的认识显然已超出诗的范畴,而是在深刻理解后把诗故事化,还原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杜甫。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显得可敬可亲。“我到哪去都有骄傲感,说起来都是‘我是杜甫老家的’。”姜海宽的话说出了许多杜甫乡人的心声。
多年来,巩义有一大批民间热心人士投入到保护、传承杜甫文化的事业上。刘黑记原是银行信贷员,上个世纪80年代凭着一股热情,他发起社会投资建成了杜甫陵园。如今陵园内碑刻林立、花木葱茏,凭古访幽气息浓郁,醒目的杜甫垂首像也是他们几个热心人定的。“低着头有亲民的感觉,符合忧国忧民的形象。原先是让他拿斗笠,后来改成一把伞,想到北方不常下雨,最后确定为书。”时隔多年,刘黑记说起来还是神采飞扬。如今这一通高7.7米的花岗岩雕像已成为人们广泛认可的杜甫标准像。
一位文学评论家有过这样的评语:杜甫传世诗作有一千四百余首,杜甫之诗构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美学眼光、人生情感和文化记忆。
建杜甫陵园,写杜甫传,整理杜甫诗集,开杜甫研讨会,重走杜甫路。一千多年过去了,杜甫这位人民与大地的诗人,并没有被人民遗忘,依然是人们心中形象鲜活的“老头儿”。(原标题:1300年了,杜甫还是活在故乡人心中的“老头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