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郑州

《朝阳沟》人物命运沉浮录

2013/4/27 14:43:15 点击数: 【字体:

45年前,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戏曲《朝阳沟》让该剧女主人公原型赵银环成了当时妇孺皆知的楷模,河南登封大冶镇的朝阳沟村也随之声名远播。45年后的今天,随着豫剧《朝阳沟》不久前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人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这部优秀现代戏。女主人公原型赵银环现在的生活情况如何?“拴保”的情况怎样?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银环”当上酒店经理 

    《朝阳沟》一剧的主人公“银环”的生活原型赵银环不久前被郑州市一家酒店请到了郑州,要聘请她做该店的大堂经理。然而就在做大堂经理之前,厄运却像恶魔一样一直缠住这个年逾花甲的女人。先是他们家所办的厂矿被人骗而倒闭,接着她的二儿子遭遇车祸身亡。就在一家人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时,她15岁的孙女又不幸患上了癌症。面对这接踵而来的灾祸,赵银环脸上依然挂着笑。在无数人的目光下,这位历尽人生酸甜的女人因生活所迫又在登封市区的街头摆起了卖熟玉米的小摊。

    赵银环是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人。1957年,著名剧作家杨兰春到朝阳沟体验生活,当时的朝阳沟村还叫曹村。在生活中杨兰春和曹村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杨兰春以银环为主人公原型写出了著名的豫剧《朝阳沟》。1963年,《朝阳沟》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银环的原型赵银环名声大震,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和楷模,并被推选为河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和河南省妇女代表。

    据赵银环介绍,剧作家杨兰春1957年到朝阳沟体验生活时,她才十五六岁。“当时很多人都坐着车来找我,俺村门口都快成汽车站了。”提起那一段往事,银环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杨兰春根据当时的劳动积极分子赵银环、赵栓柱、赵汝山、冯春花、巧珍等人的性格特点,创作出了豫剧《朝阳沟》剧本。1958年,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演员们在这里体验生活后,成功地推出了豫剧《朝阳沟》。1963年,该剧被搬上银幕,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现代豫剧。 

    “银环”和“拴保”并非一家人 

    在《朝阳沟》中,银环和拴保是一家人,而生活中的“银环”和“拴保”却是同村同姓同辈,没有婚姻关系。赵银环今年60岁,瘦瘦高高的个子,长脸,双眼皮儿,言谈举止还略显当年的风韵。提起当年的风光,赵银环的眼睛显得格外明亮。豫剧《朝阳沟》唱响全国后,赵银环也成了名人,曾被推选为河南省五届人大代表和省妇女代表,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接见。

    1983年,赵银环到大冶镇做计划生育工作,她泼辣能干,把镇里的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杨兰春知道后,专程赶到朝阳沟,创作了《朝阳沟后传》。银环有3个儿子,丈夫张平炎老实能干,在家门口开矿生产耐火材料,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还算殷实。

    1997年,银环“内退”回家,因不是正式职工,镇里每月只发给她170元的生活费,而老实本分的银环却很知足。知足的日子没过几天,丈夫的企业突然倒闭,家里背上了22万元的债务。大儿媳和大儿子离了婚,留下8岁的孙女张雯雯和一个破败的家。银环的二儿子开拖拉机替人送砖时,出车祸身亡。几天前,银环才得知孙女雯雯得了骨癌。一辈子不爱给人找麻烦的银环,为了挣钱给孙女治病,来到郑州一家酒店打工。 

    “拴保”隐姓“嫁”他乡 

    找朝阳沟的“拴保”真是费尽了周折,因为他早在30年前,就“嫁”到了卢店镇吴岗村。经过四处打听,终于在吴岗村的一处煤矿上,见到了他。

    今年已61岁的“拴保”,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他说剧中的拴保不完全是他,只是有一点像。“拴保”名叫赵栓柱。1957年,剧作家杨兰春在朝阳沟驻队时,听别人讲起“拴保”抗旱的事情后,把他编进了剧本,成了《朝阳沟》里的主人公。

    据赵栓柱讲,他第一次看到剧本的时间是1958年。说话的时候,他顺手拿起一本农家历,说当时剧本就像农家历一样薄,故事情节也简单。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剧本才做了大的改动。他说,《朝阳沟》第一次公演是豫剧三团王善朴、魏云、马琳等那批名演员在曹村演出的。当时天下着小雨,群众打着伞挤得人山人海,谁也不愿离开。从那以后,不管《朝阳沟》唱得多红,他这个原型总是躲得远远地不愿露头。

    到了1962年,“拴保”的父母相继去世,集体食堂散了,哥嫂也另立门户,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过日子。后来他到吴岗村当了上门女婿。他的妻子叫刘春孩,比他小10岁。按当地的风俗,上门后要改名换姓,于是“拴保”便改名为现在的刘现省。

    刘现省家的生活状况并不富裕。农忙的时候,他和家人一起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他就跑到煤矿上当矿工,以补贴家用。 

    巧珍与“巧真”相差不多 

    在《朝阳沟》剧中,人物形象与原型反差最小的恐怕就属“巧真”了。剧中的巧真是一个快言快语、敢恨敢爱的辣妹子。而生活中的巧珍,也是心直口快、爱说爱笑、干活毫不惜力的人。

    在朝阳沟南邻垌头,记者见到了巧珍。65岁的巧珍早已当上了奶奶,她比生活中的“银环”和“拴保”大几岁,辈分却最小。平时在村里,一旦遇上了,她都会热情地叫他们“银环姑”和“栓保叔”。巧珍在家排行老大,家里缺劳力,她只上了一年学,就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8岁的时候,家人就给她订了一门娃娃亲。到19岁家人带着她一起和男方到公社登记结婚时,她才第一次见到丈夫。结婚时,婆家共花了10元钱,买了一个床单、一斤棉花,就把巧珍娶到了家。说起当年结婚时的场景,巧珍笑着说:“哪像现在的年轻人,又是房子,又是汽车。我结婚时,娘家在食堂煮了一桶红薯,婆家做了一桶面条,就算把事办了。”巧珍的丈夫叫李根松,老实本分。几年前,两人曾搞过运输,整天忙个不停,如今年纪大了,两人就在家歇着。据巧珍介绍,当年杨兰春到朝阳沟写剧本时,非常喜欢她的性格,见面时总爱半真半假地说:“这妞儿老好!”《朝阳沟》剧中的“巧真”,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巧珍的翻版。个性没变,言谈举止没变,就连头上的两个羊角辫子也与原型巧珍一模一样。

    排练时,扮演“巧真”的高颂喜在巧珍家住了好长时间,并对原型巧珍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仔细观察,反复模仿,才演得那么形象逼真。 

    《朝阳沟》演员忆往昔 

    面对记者的采访,老艺术家魏云、王善朴、杨华瑞把思绪翻回到了1958年。

    据魏云介绍,当时,杨兰春的剧本创作出来后,河南省豫剧三团就开始进行排练。当年,参加演出的  所有演职员,全部来到了曹村(现在的朝阳沟)体验生活。热情好客的曹村群众高兴得没法说。他们按照杨兰春和大队支书的分配,每家每户都腾出了房子,让剧组的客人吃住在家。当时大部分演员都是“对号入座”。扮演银环的魏云很自然地就被分到了赵银环家。虽然是排戏,但每天都要和赵银环同吃同住同劳动,除此之外,就是认真观察赵银环平时的言谈举止。随着戏的走红,两人感情也与日俱增,成了要好的朋友,像亲姐妹一样,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

    演“拴保”的王善朴今年75岁,精神非常好。他说,当年到曹村体验生活的时候,对赵栓柱的印象很深。虽然剧中的拴保与现实中的赵栓柱有出入,但赵栓柱的朴实和高涨的劳动热情,让他很受感动。当听说赵栓柱60多岁了还要下煤窑劳动时,王善朴显得很激动,他说:“栓柱这个人太老实了!”

    演银环母亲的杨华瑞今年71岁,和《朝阳沟》剧中拴保的扮演者王善朴老人是一家人。两人一提起一同参与排演的《朝阳沟》,仍有说不完的话。她说,当时到曹村体验生活时,她被安排在村民冯考虑家,生活中的银环母亲实际上脾气并不暴躁。现实生活中的银环母亲已过世多年,但她在剧中的形象,经过杨华瑞老师精心刻画后,永远地留给了大家。 

    剧作家细评析《朝阳沟》 

    著名剧作家、今年83岁的杨兰春提起《朝阳沟》里的银环和拴保,仍然显得很兴奋。他说:“为了创作这个剧本,我在曹村待了很长时间,每天与村民们一起下地劳动,闲的时候,就和他们聊天。我记得当时正逢曹村大旱,村民为了浇地,都是担着水桶一桶一桶地翻山把水挑到地里。我在劳动中,发现有一个叫赵银环的小姑娘非常能干,经过多次的接触,我从她身上看到了青年人的高尚情操。她虽然身板瘦小,却担着水桶和人们一起抗旱浇地。后来听说她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的故事,就把她作为剧中人物的原型,勾画出一个叫银环的姑娘。当然,在我的剧本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是把许多生活中人物的性格进行综合加工而成的。”

    提起拴保这个人物,杨兰春老人停顿了一下,他说,之所以把剧中的男主人公叫拴保,主要是因为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让自家比较娇贵的男孩健康地活下来,一般要到庙里求一根红绳,然后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手腕上避邪。老百姓把这种做法叫“拴宝”,因此,在当地,叫“拴宝”的孩子很多。在编写《朝阳沟》剧本时,他故意把主人公的名字叫做拴保(“拴宝”二字的谐音),主要是想让村民们感到更亲切一点。

    杨兰春老人说,认识拴保的生活原型赵栓柱是很偶然的。当时,村民们在吃饭或歇晌时,爱凑在一起闲聊。他就是从和村民的闲聊中得知有赵栓柱这个人的。他听人讲,赵栓柱干起活来非常积极,从不叫苦叫累,属于热血青年。后来也见过几次,感觉小伙子人不错,当时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拴保,就有部分赵栓柱的影子。

    杨老说,要写一个好剧本,就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朝阳沟》让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也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朝阳沟”沉寂40年 
1964年,《朝阳沟》进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的亲切接见。时隔37年,2001年5月,《朝阳沟》再次进京演出,仍然轰动北京。在长安大戏院里,观众为《朝阳沟》甚至拍红了巴掌。

    几十年来,“朝阳沟”的影响早已走出了戏剧领域,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为各方所关注。中国文化战略研究会研究员白华曾撰文认为,《朝阳沟》是可供不断深入开掘的文化宝藏。但银环的家乡曹村并没有感觉到生活应该比以往多些什么。1974年年初,曹村群众开始觉醒,联合上报公社,要求将曹村大队改为朝阳沟大队,一直沿用至今。

    改革开放使人的经济意识增强了,朝阳沟人渐渐懂得了名牌的价值和效应。豫剧《朝阳沟》这个名牌本身所蕴涵的商机,也终于被手拿锄头的农民们看到。上个世纪90年代,登封市朝阳沟村写出了《朝阳沟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出了建设朝阳沟风景区,使登封西有千年古刹少林寺,东有全国闻名朝阳沟。开发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0多万元,修建了大门、水上观景台、旅游船、旅游度假村以及农家院落等。【原标题:《朝阳沟》人物命运沉浮录】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2009年11月26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