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1日电(记者刘雅鸣、桂娟)从1958年3月在郑州首次公演至今,豫剧《朝阳沟》已深深印在了亿万百姓的心中:从城市到乡村,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兴致勃勃地传唱;当年首演的演员们,一出现在公众面前,立刻会赢得陈阵掌声;不少地方举办的各种晚会上,也少不了它的旋律。
这部首演时布景、道具总共花了十余元钱、从未获得过显赫大奖的戏,为何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在我国戏剧舞台上长盛不衰?在纪念《朝阳沟》首演50周年之际,记者探访剧组主创人员,再次印证了那个朴素的道理:生活永远是艺术的生命。
一部《朝阳沟》 一出新农村活剧
走进创演《朝阳沟》的河南省豫剧三团的会议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当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怀仁堂看完《朝阳沟》后与全体演职员的合影。它铺满了整个墙面,记录着《朝阳沟》最辉煌的时刻,也是三团最幸福的回忆和最珍贵的财富。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年逾七旬的老团长、《朝阳沟》导演之一许欣,激动得一夜没睡好:“《朝阳沟》是一出有生活、反映人间真情真爱的戏,这正是老百姓百看不厌的原因。”
许欣说,《朝阳沟》诞生在大跃进年代,写的却是人间真情。其中既有银环与拴保的爱情,也反映了婆媳、姑嫂、邻里等感情,还有建设美好家乡的热情等,表现了中原淳朴热诚的民情民风民俗,这使得它能超越时代而不衰。
《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有着丰厚的生活底子。他抗战时期投身革命,打过日本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并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乡曹村的群众结下了深情。后来,这里就成了他戏曲创作的生活基地。
1957年,杨兰春回到曹村,白天同群众一起担水上山抗旱点种,晚上串门拉家常。村里各种各样人物的身世、脾气、语言甚至走路姿态都很熟悉。他还走遍全国各地的知青区,采访了数十个不同经历的知识青年。1958年,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烈情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朝阳沟》。
“这来自于多年生活的积累,生活中的银环就在今天的朝阳沟村,拴保是自己老家一个青年人的名字,老支书、拴保娘、二大娘的语言,都是群众生活中来的。”杨兰春说。
《朝阳沟》搬上舞台后,在城市只演了几场,剧团就分成两个小分队,身背行李,肩扛道具服装,到太行山区演出,接受老百姓的检验。
“我们到达红旗渠所在的林县,村民们敲锣打鼓在村头迎接。”许欣忆及当年,“演员们白天和群众一起修水库,晚上联欢演出《朝阳沟》,真是亲如一家人。”
2001年,三团复排《朝阳沟》,许欣又带领老中青三代演员到毛主席曾经批示过的河南郏县广阔天地乡体验生活,还请了20多名知青代表畅谈经历,让演员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拴保的扮演者王善朴和知青典型卢忠阳,保持了50年的友谊。今年78岁的卢忠阳原是郏县知识青年,高中毕业后毅然回乡,成为典型。“他是我的偶像。我一直记着他妈妈送他上学时说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毕业后回来给咱村记工分。’这成为拴保回乡为农民服务、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王善朴说。
因为《朝阳沟》的缘故,曹村把村名改为朝阳沟村,并成为三团的生活基地,演员们经常到朝阳沟村“走亲戚”。
“走马观花不如下马看花,下马看花不如亲自种花。”在杨兰春的教导下,三团形成了一条死规定:每年有3个月时间深入生活,至少一个月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好戏源自创新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朝阳沟》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朝阳沟》从此红遍大江南北,其拷贝发行量位居当年第一。50年来,《朝阳沟》的中文、外文版本共计20多种,舞台戏在全国各地演出了3000多场。
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地方色彩的戏种,缘何能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人们的喜爱?
“《朝阳沟》有很多段好的唱腔,如‘亲家母对唱’‘人也留来地也留’‘高兴得我心里没法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这是它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基础。”许欣说,“《朝阳沟》在豫西豫东调的基础上,吸取了吕剧、武安落子、道情等多种戏曲元素,形成了新的唱腔风格和豫剧流派,它呈现出的清新、明快、活泼、热烈、豪放的舞台气氛,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此外,《朝阳沟》所塑造的银环、拴保、老支书、拴保娘、银环妈、二大娘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就连没有一句唱词的巧真也形象鲜明。《朝阳沟》真正做到了角色与演员融为一体,在观众心中,银环就是魏云,拴保就是王善朴。去年12月,71岁的魏云辞世,引发了人们无尽怀念。
“我们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可一到街上,大家看见杨华瑞,还喊她银环妈。”王善朴总这样自豪地说起自己的老伴。
把戏曲当作神圣的事业
作为我国现代戏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朝阳沟》无疑已成为经典。剧中表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事件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仍然闪耀着现实的光彩,并给今天的人们带来诸多启示。
王善朴说,《朝阳沟》全体演职人员都把这个戏、把戏曲舞台,看成了最神圣的事业,“舞台就是殿堂”。
在复排《朝阳沟》时,需要用到的一些小道具,如银环挑水用的扁担、水桶,背的书包,锄下来的麦苗,还有老支书的烟袋等,还都是原来剧组制作的。这些个“老家什”被三团的“老道具”刘庆生像宝贝一样地认真保存着,严格地看管着。“刘庆生管理的道具谁也不能随便动,三团都知道。”
今年春节过后,为配合新农村建设,河南省豫剧三团到安阳县李珍村演出。听说《朝阳沟》来了,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从四面八方赶来,早早地就把戏台围住。演出开始后,许多人和着铿锵的锣鼓,打着节拍,随着台上的演员一起唱。团长汪荃珍说,这么多年,只要是三团下乡演出,必带《朝阳沟》。“我是听着《朝阳沟》长大的”,这是三团人下乡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50年了,朝阳沟没有得过一个大奖,但让观众记住比啥都强。”许欣说,“它活在百姓的口碑里,是永远的《朝阳沟》、不朽的《朝阳沟》。”【原标题:生活永远是艺术的生命——豫剧《朝阳沟》50年长盛不衰的启示】